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清朝最英明的皇帝:千古一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历史趣闻     2019-1-29     点评:179举报

 “康熙帝”是后世对爱新觉罗·玄烨的称呼,他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出生,年仅八的岁的他就荣登帝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康熙帝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堪称是清朝最为英明的一位皇帝!接下来就有奇闻网来为大家讲述“千古一帝”康熙的传奇一生!

康熙皇帝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1.jpg

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一些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是怎么死的?

康熙有子35人,胤是最长,但不是嫡出。嫡出最长者为胤初,于康熙四十七年被废。其他皇子各结党相交,觊觎储位。康熙四十八年,胤初病情好转,又被立为皇太子。不久,皇太子狂疾复发,再次被废。康熙从此再也不提建储之事,但诸皇子夺嫡之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突然死去,不能不令人生疑。

康熙2.jpg

康熙画像

一说康熙帝是因病而亡。《东华录》载:康熙十一月七日身体不适,返回畅春园;十三日病情加剧,于是速召皇四子胤稹,又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说:“皇四子人品贵重,……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随即赶来。不久康熙晏驾,胤稹即位据此,康熙是病逝,胤稹是奉遗命即位。

雍正朝编纂的《大义觉迷录》,其中湖南人曾静的供词指出,康熙是被毒死的,说雍正向病中的康熙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就崩了驾。这样,皇四子就是凶手。

30年代,一些清史研究学者指出,康熙当时病不重突然死亡,而皇四子进过一碗人参汤,故雍正摆脱不掉凶手的嫌疑。况且,他的亲信隆科多掌握着朝廷中的武装力量,川陕总督年羹尧也支持胤稹,都是康熙死亡之谜的关键所在。《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引意大利人马国贤身临其境目击其事的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这则材料也可为佐证。

康熙3.jpg

康熙骑射图

这些年来,随着清史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康熙被毒死无疑。十一月十二日晚,胤稹为夺皇位采取了断然手段,在严密控制畅春园的情况下,隆科多在食物中放入毒药,致使康熙死亡。另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久病缠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症状导致死亡。康熙身边警卫森严,时有提防,不可能被人暗害。两种观点相持不下,谜底尚未解开。

康熙墓在什么地方?

景陵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陵寝,位于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始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二十年(1681年)二月营建告成。康熙皇帝首创了先葬皇后,地宫门不关闭,以待皇帝的先例。

康熙4.jpg

康熙皇帝

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一同奉安入景陵地宫,地宫门未关闭;康熙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孝懿皇后奉安入景陵地宫,地宫门未关闭;《皇朝文献通考》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殡天,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奉安于景陵地宫,掩闭地宫。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二》:景陵在昌瑞山,孝东陵之东。孝诚仁皇后合葬,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祔葬,敬敏皇贵妃(雍正元年追封皇贵妃,连升两级)从葬。

花,是一种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赏花,是没有人不爱的!自古以来,我国文人描写花的诗句、文章是不计其数的!花不但具有观赏的价值,还可以入药,也可以用来制作香料,部分鲜花人体吃了还会有一定的益处!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花卉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那么在我国最为著名的花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

中国十大名花排行TOP.1——梅花

梅(学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梅花1.jpg

梅花

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中国十大名花排行TOP.2——牡丹花

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花1.jpg

牡丹花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第二名。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中国十大名花排行TOP.3——菊花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1.jpg

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第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中国十大名花排行TOP.4——荷花

荷花(Lotus flower):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1.jpg

荷花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

中国十大名花排行TOP.5——月季

月季花(学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月季1.jpg

月季花

有三个自然变种,现代月季花型多样,有单瓣和重瓣,还有高心卷边等优美花型;其色彩艳丽、丰富,不仅有红、粉黄、白等单色,还有混色、银边等品种;多数品种有芳香。月季的品种繁多,世界上已有近万种,中国也有千种以上。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可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适应性强,耐寒、耐寒,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种花篮,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药。也有较好的抗真菌及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有52个城市将他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第五位。

康熙皇后有几位?

康熙帝玄烨的三位皇后,个个出身名门、温柔贤惠、处事得体,可惜均盛年而早逝。

康熙5.jpg

千古一帝康熙

孝诚仁皇后:孝诚仁皇后(1654年02月03日-1674年06月06日),赫舍里氏,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妹平妃。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时年11岁。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

由于她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康熙帝非常思念她,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康熙在她去世后赐谥号仁孝皇后。后因原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晋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

康熙6.jpg

康熙的皇后

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全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孝懿仁皇后(?-1689年),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女,世祖孝康章皇后亲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亲表妹,妹悫惠皇贵妃。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进封为皇贵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八女,闰六月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日立为皇后,时已病亟,翌日崩逝,十二月二十日,葬景陵。全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实际上只当了不到一天的皇后,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

康熙的儿子有多少个?

1、胤褆;2、胤礽;3、胤祉 ;4、胤禛;5、胤祺 ;6、胤祚 ;7、胤佑 ;8、胤禩 ;9、胤禟;10、胤(礻我);11、胤禌;12、胤祹;13、胤祥;14、胤禵;15、胤(礻禺);16、胤禄 ;17、胤礼;18、胤衸;19、胤禝;20、胤祎;21、胤禧;22、胤祜;23、胤祁;24、胤秘。

康熙7.jpg

康熙塑像

对爱新觉罗·玄烨的人物评价?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康熙8.jpg

康熙的扮演者

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称之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康熙所谓的“盛世圣君”形象系后人建构与美化,其实他本人及其统治时期存在许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正德皇帝的奇闻

正德皇帝的奇闻

历史趣闻阅读:2368   点评:26
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罗贯中笔下看刘备

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罗贯中笔下看刘备

历史趣闻阅读:9078   点评:279
历史上算卦最准的人是谁?周文王生百子的传说是真的吗?

历史上算卦最准的人是谁?周文王生百子的传说是真的吗?

历史趣闻阅读:10740   点评:230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268   点评:182
讲历史人物故事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讲历史人物故事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历史趣闻阅读:470   点评:4
郑岩画家简介,美术考古与美术史

郑岩画家简介,美术考古与美术史

历史趣闻阅读:461   点评:13
这面汉代34魔镜34被誉为古代34黑科技34最高巅峰至今无法复制

这面汉代34魔镜34被誉为古代34黑科技34最高巅峰至今无法复制

历史趣闻阅读:419   点评:25
精细考古从给文物吹空调开始

精细考古从给文物吹空调开始

历史趣闻阅读:535   点评:13
长春永宁路,长春的商埠历史

长春永宁路,长春的商埠历史

历史趣闻阅读:435   点评:26
宋子文为何没去台湾?宋子文是被害死的吗?

宋子文为何没去台湾?宋子文是被害死的吗?

历史趣闻阅读:8308   点评:338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