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之前,做官基本靠他人举荐,也就是所谓的察举制。隋炀帝时期,朝廷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普通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但是,即使科举制度开创之后,也并不是唯一的做官途径,还有一种人可以做官,那就是花钱买官做。
李卫,字又玠,清朝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人,出生于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因为从小不爱学习,每当父母让他去私塾读书,他就装病躲避。长大后,李卫大字不识几个,估计也只会写自己的名字。父亲本想让让他继承家业,但李卫却不想做一个享清福的富二代,他有一个崇高的理想,那就是做一个小官,为百姓造福。
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政绩显著,且清正廉洁,令雍正皇帝相当满意,第二年就升迁为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得到皇帝宠信的李卫,升官速度堪比火箭,很快就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雍正四年兼任两浙盐政使。一年后,李卫就官至浙江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李卫在户部工作时,负责钱粮收缴工作。当时有一位亲王分管户部,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所谓“平余”即是各地在征收赋税中以加派、加征的份额解送给户部的。李卫觉得催缴难度极大,再加收十两必定引起反对,从而影响催缴进度。李卫对亲王多次劝谏无效后,于是干脆弄了一个大柜子,上面写着“某王赢余”,放在大厅,把某王弄得非常难堪,于是不得不停止多收。
李卫因此而名声鹊起,不几年,雍正继位后,特意召见他谈话:“其初次召见,问臣出身家世,乃户部事务甚多,不敢琐渎。”这次谈话后,雍正对李卫印象比较清晰判断,事后对臣下高其倬说:“此人但取其心地”,意思就是说他才华和能力不足。然而此后李卫的表现虽有粗狂和张扬,但整个政绩表现让雍正非常意外。
于是雍正对其进行屡次提拔重用,在短短的几年内,李卫从一个云南盐驿道转年变跃升为布政使,第二年又提拔为浙江巡抚,第四年后又兼任两浙盐政,第五年后升任浙江总督并兼任巡抚职务,几乎是一年一提拔,所担任的都是大清当时最好的省份,任职更是重要岗位,其升迁速度犹令同僚侧目。
李卫虽然备受雍正信任,却在教育培养他的问题上大费苦心,二人频繁的文字往来有时很像 “远程教育”。雍正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培养重用李卫,最初源自于李卫的出身非常简单,与朝廷任何党派毫无瓜葛,称他“并未交接一人”。
之后则在于李卫与科举出身官员相比更加敢想敢干,执行法规毫不手软。在复杂的特殊岗位中,敢于铁腕出手,并卓有成效。康熙晚年,盐政废弛,产生大批垄断盐政带有黑社会色彩的利益集团,官商勾结形成黑色产业链条。
李卫从云南弹劾大批涉案官员外,大力整顿了当地盐政,在浙江又打击了大批黑社会盐枭,并擒拿了当时浙江影响最大的盐枭,让雍正激赏不已。正因为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给他办事的官员,雍正就更为担心他的行为招致官场不满,多次告诫他要“谦能”待人,避免“以气凌人之咎”。
但是李卫恃才傲物,对上司粗鲁无礼的毛病还是被人传给雍正,参他称呼总督高其倬、巡抚杨明时为“老高”、“老杨”,在自己出行的牌子上写“钦用”,偶尔还接受他人礼物。雍正在给李卫的批示中嘲讽他的小民意识,不知检点。李卫在奏折中向雍正坦率说:“如果考虑避免嫌疑,万难整顿,惟有依靠礼法才能把事情办好。”最后向雍正保证说:“不敢任性,亦不敢委蛇从事。”雍正很赞赏他的回答。
雍正三年时,雍正提拔李卫做浙江巡抚,让他解决当地百姓吃不饱问题。李卫赴任后立即让商人在长江上游地区收购大量稻米运到浙江,顺利解除这次危机。而且李卫就任浙江巡抚后,浙江连年丰收,让本就深信祥瑞的雍正对李卫更加欣赏。雍正为了进一步施展李卫才能,特意将高其倬调走,让李卫全面接管浙江省务。
不光如此,李卫善于抓捕案犯,善于用使用潜伏手段,让捕快乔装混入盗窝,甚至把二三十年前的旧案都得意侦破。雍正六年特意让李卫将江苏所属七府五州的一切盗案都交给李卫处理,并且多次下发批示让各省官吏学习:“督抚中能察究匪类,惟李卫为第一,尔当仿效之。”。
此后的几年里,雍正依旧多次对李卫在不断批评中得到重用提拔,在总结李卫的工作成绩时,雍正不吝赞美,甚至将李卫功绩上升到整个爱新觉罗家族,很有代表祖宗感谢他的味道:“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
有一回雍正要臣下尹继善评价一下他最喜欢的三位总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问他三位模范总督最该学习谁?尹继善想了想非常巧妙而又生动地说:“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雍正听了哈哈大笑,认为他说到了点子上。
从李卫做官开始,在短短的十年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官(还是闲职),一路高歌猛进,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令人惊讶。那么问题来了,李卫为何能够如此得到雍正皇帝的信任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办事能力超强
虽然李卫算是富二代,但他非常能吃苦,且办事手段强硬,不畏权贵。李卫在管理盐政、缉查私盐方面,是很在行的,对于那些贩私盐的官员,不管其背景有多深,李卫都严查到底,绝不姑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而且,除了缉查私盐,李卫在打击盗贼方面也很有一套,并大力处置那些包庇盗贼的官员。
原因二:为官清廉,体察民情
因为家境优越,李卫从小就不缺钱话,他做官的目的就是为民办事,自己清正廉洁,也决不允许下属贪污受贿。不管身居何职,李卫都能体察民间疾苦,因此深受皇帝的宠信和百姓爱戴。
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后又被任命为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时年51岁,结束了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