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皇室家族里,皇帝是重心人物,与皇帝密切相关的人物除了皇室家族成员,还有两种无法绕开的特殊存在:太监和宫女。相比同为仆人的宫女,太监还有另一种比较体面的称呼为宦官,是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历史上,宦官当政的例子并不少见。他们的权利可以大到把皇帝架空,甚至直接就弑杀君主,独掌大权。相比之下,宫女篡权当政的事情还没有听说过。既然用太监风险这么大,为何还要太监而不是宫女来伺候皇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正的原因吧!
简单的说,就是基于以下四点原因:
在中国的历史上早在殷商就有“寺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监,以后换了很多个叫法,比如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但是都是一个性质——去了势的人。
一、太监有男人的优点,又惹不出男性能惹出的麻烦。太监本是男人身,无论是干体力活还是别的什么都和男人没有什么区别,有力气,也不怕累,更没有自身身体上的不方便,但是太监又不是真正的男人,祛除了皇帝的后顾之忧。他们膝下无子,无人养老送终,无人承欢膝下,只有主子,也就是皇帝,一辈子只能依靠讨好皇帝,依赖着皇恩荫蔽而生存,所以也只能效忠皇帝一人。相比之下,皇帝对他们也就比较放心。
二、太监伺候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后宫淫乱。
皇帝可谓天下主宰者,正如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果在皇帝的身边安排几个贴身服侍的宫女朝夕相处,不定什么时候异性相吸,引起皇上的注意,必然会引起后宫各嫔妃佳人的明争暗斗。这是皇室宗族不愿意看到的。再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什么床笫之欢,生理需要,绵延子嗣的问题早已解决,再安排几个美貌的宫女时时贴身伺候,有可能会让皇帝分心,不能专注于自己的朝庭之事。
三、太监往往自小跟随皇帝左右,更能体察皇帝的内心世界,可以为其分忧。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也有严格的后宫制度约束着,皇帝是不能经常见嫔妃的,而且还必须独睡,所以皇帝也需要有人陪他说话。相对于宫女,太监一直生活在皇家,大多还都认识字,和皇帝也比较有共同语言,因此太监就成为了皇帝说话的伴侣。太监不同于大臣,可以伺俸几代皇帝,太临终其一生也只能陪伴一位皇帝,所以他们会挖空了心思想皇帝之所想,思其所思,忧其所忧。一般来说太监对于皇帝说的话都会守口如瓶,对皇帝的忠诚度也很高,所以皇帝往往很信任太监,也离不开太监。
四、太监伺候皇上是一种传统。
在中国的历史上早在殷商就有太监存在,只是那时候太监叫“寺人”,虽然以后换了很多个叫法,比如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等,但都是一个性质。一直延续下来,皇室宗族无人打破这个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