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乃至宇宙空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传递和循环着能量。然而这些能量源自何方,又怎样循环并归于何处,着实是令关注未来的人们共同探究的一个有趣而深邃的话题。
近一百多年来,人类关于物质与能量的探索一刻也未停止过。人们不仅感知到光、热、辐射等,还演示出物质粒子的结构层次及能级变化,并把探测的目光逐步引向无穷深处。科学家通过对许多自然现象的总结,归纳了一定层面的能量转换、能量守恒规律,热能、电磁能、化学能和原子能等能源相继得到有效利用。在取得初步文明成果的同时,人们正在意识到,从物质与能量的认识层面看,人类认知的广度、深度还相当有限。这意味着如果人类再去恪守这一层面,极易造成人的惯性思维,那将无法超越认知极限,势必难有创新。特别是层出不穷的超现实现象,它引发了来自自然的挑战,人们仅仅用现有的认知理念是不可能做出很好解释的,更谈不上应对。因此,打开能量之窗成为详尽解说自然并谋求人类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
不管人们将从什么角度、何种方式去探寻能量之源,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现在的认知观对能量与宇宙的本质联系所获得的成果,必定会深刻影响和启迪人们做更全面的思考。
能量源自物质终极粒子
现在的物质与能量认知观告诉我们,地球乃至宇宙空间是物质的,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在空间上的无穷无尽,统一在物质与能量的变化之中;物质由基本粒子构成,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科学实验证实了各种场的物质与能量的存在,还一步步地将“原子说”的电子、质子等基本粒子细化到了夸克、轻子等基本粒子的时代……
认知观的不断更新,必然引导人类去充分认识宇宙空间、物质及能量所具有的物质粒子的绝对性和广泛性。宇宙空间内的所有物质有其位置且占有空间,它的存在过程恰好与光、热、辐射等能量以表象特征表达的过程相一致,很好地说明空间、物质、能量间相互关联和转化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反映事物发展的多个方面,又展现了多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宇宙空间里绝不可能存在没有能量的物质,更不可能存在只有能量却没有物质的空间。正是物质与能量在空间形态上的无穷变化才孕育了大干世界的无限生机。科学家对基本粒子的剖析、天际星体的观察等均从不同层面做了很好的印证。
那么,空间、物质、能量这个充满生机的统一体,是靠什么来维系它们的和谐与完善呢?你或许不愿相信,宇宙空间广泛存在的多种自然力均归结于一种无形的空间态自然力;或许更难理解,物质粒子层次结构是依靠这种空间态自然力实现不同层次能级圈的循环更替以达到完整。事实上,空间物质总是以微观粒子到宏观星体的多个层次形态呈现。从现时物质粒子认知层面看,特殊的空间态自然力应该是一种物质与能量粒子转化及循环的结果。虽然目前尚无法用技术手段测定它,但我们可否这样思考,既然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那么空间同样受到粒子能级的普遍约束,即无形自然力必定广泛地存在,那么空间不正好是物质与能量以特有释放方式所表达的表象形态吗?
基于此,笔者推想宇宙空间中存在一种物质的终极粒子,只有这种粒子产生了空间态自然力。
为了便于思考问题,我们不妨把这一假设做些延伸:空间、物质、能量其实是高度统一的,不论物质结构多么复杂,空间、物质、能量最终都归结于终极粒子的基石上。
笔者把推想中的终极粒子命名为“终极Z粒子”。“终极Z粒子”不可再分,有质量,是构成所有粒子的基本元素,是物质能量体的最小单位。由于终极粒子间始终处于交替的无阻尼状态,那么空间物质的能级层次转化和循环无疑会留下终极粒子极速运动的迹象。“终极Z粒子”也可称为空间态物质粒子,它们构架了广义空间。广义空间没有可见或不可见之分,它始终呈现的是气个外在无形、内在有形、终极粒子充盈的粒能团状空间形态。若广义空间的某区域缺失,“终极Z粒子”就称其为虚有状态的“零态空间”。广义空间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与虚有的“零态空间”相互演化,而“零态空间”只存在非物质形式。
以上所做的延伸是简要的,但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在“终极Z粒子”构架的宇宙空间里,能量始终是以物质粒子多形态的不同组合在不断地演化着“无形的空间态自然之力”的表象特征。而均匀分布终极粒子的这种粒能团已赋予了广义空间物质与能量的更深意义,展现给人类广义空间印象的将永远是物质粒能团的空间轮廓。因此,物质的“终极Z粒子”才是真正的空间之形、物质之本、能量之源!
能量循环虚有“零态空间”
能量作为空间粒能团,很自然地演绎着物质形态表象特征的转化,并以空间物质另面形式的“终极Z粒子”组合不同能级层次相互交替表达自己。也可以这么说,物质表象特征的能量由“终极Z粒子”支配多系统能级圈普遍联系且达到相持性的有序守恒循环。应该看到,多系统能级圈相互交替循环是庞大而复杂的、在某些区域出现“突变”不足为奇。诚然,普遍联系的意义就在于事物发展中对特殊联系的包容,正是这种包容才使得事物的发展相对持久和完整。就空间物质能级圈的多系统而言;若终极粒子组合缺失就会出现特殊联系的循环,这时的物质空间化为“虚有”空间。所谓“虚有”就是非物质化,即进入物质形态空间的另一面的虚有“零态空间”。
现时条件下人们尽管能借用高能加速装置等技术手段分割部分基本粒子,但有关粒子能级演化的机理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我们不妨在“终极Z粒子”这一推想的引导下,对广义空间物质能级的演化及归结做些推测。
空间物质世界是一个物质与能量演化并不断更替的世界。“终极Z粒子”无时无刻不在搭建多层次的基本粒子,并不停地穿越不同能级,“修补”物质层,促使各能级层及相应能级圈的形成。在“终极Z粒子”和各种基本粒子共同参与的作用下,产生了交错叠加的能级层次“量”级循环,并最终构成广义空间这个大循环。人们身处于广义空间大循环的包含之中。
广义空间的大循环就总体而言,是有序、守恒的。由于终极粒子与基本粒子的能级在“量”上的差异,难免出现“空间突变”,造成某些层次的转化无序、循环失衡,导致上一层次基本粒子湮灭还原为下一层次基本粒子,最终还原为“终极Z粒子”,或使“终极Z粒子”湮灭于非物质形态的“零态空间”。此时被湮灭的终极粒子的缺失区间内,物质与能量为零,这意味着物质形态的“广义空间”完全消失,以物质表象特征的能量现象完全归结于“零态空间”。至于非物质化的虚有形态——“零态空间”该是什么,笔者尚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