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球激起“火球”横扫世界———
小行星对地球的猛烈冲击,产生了沙粒大小的炙热粒子,继而产生了巨大火球。
2005年4月份的《地质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解释了小行星冲撞地球后形成的火球残余颗粒的来源。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微观的研究、最详细的描述。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从天而降,飞快地撞击地球,掀起上百亿吨尘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都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也就是在这次浩劫中陷入绝境,最终没有逃脱彻底灭绝的命运。
科学家指出,在遭受撞击的过程中,地球曾激起巨大的高温火球,神秘“火球”横扫整个世界……在小行星与地球“亲密接触”的地方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留下了令人类叹为观止的“奇科苏卢布”陨石坑。
对于这些粒子的来源,科学家已经提出不同的解释,新证据支持第三种解释。
一些研究者把自己的观点形成理论,他们认为,在接近地球表面的过程中,小行星与地球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使其自身逐渐熔化,形成粒子,以致汇集成巨大的火球。
另一批科学家则不赞同这一
理论,他们认为,当来自太空的一个巨大天体撞向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时,成千上万公里的地球外壳蒸发、熔化或者弹射出去,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温的火球。
但是,新的证据则认为上述两种解释都不正确。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陨星馆的助理馆长登顿-艾伯尔和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劳伦斯-哥拉斯曼提出了新证据,支持了第三种解释,根据他们的研究,形成火球的粒子是行星冲撞以后形成的蒸气云层带冷却而成的。
对于研究者以“晶矿石”作为研究基础的做法,科学界褒贬不一。
粒子中存在一种富含镁、铁、镍的晶矿石,艾伯尔和哥拉斯曼的结论就是建立在对于晶矿石研究基础之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球化学教授弗兰克-凯特说,他们发表的文章具有很大的进步,有助于人们了解冲击地球的小行星的来源。
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反驳说,冲击中根本不可能形成这样的晶矿石。
晶矿石成为解谜钥匙
一个疑问促使哥拉斯曼开始了对晶矿石的研究
科学界一场持续十年之久的讨论触发了艾伯尔和哥拉斯曼的研究,并使他们把成果发表在《地质学》杂志上。在以往的讨论中,一位科学家提出,白垩纪和第三纪分界线粘土层中存在的晶矿石不可能来自小行星冲撞地球形成的厚重云层,因为其中含有高度氧化的铁。
哥拉斯曼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论断。那么,这些晶矿石又是来自何处呢?正是这个疑问,促使他开始了关于晶矿石的研究。
科学家用模拟系统“还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景
当艾伯尔在实验室中进行陨星分析工作时,当时哥拉斯曼也在专门研究毒气云浓缩而成矿物。他们决定联合两个人在这方面的经验,运用电脑分析技术对白垩纪晶矿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艾伯尔和哥拉斯曼调查了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把其中一些理论运用到自己开发的电脑模拟系统中。于是,电脑模拟系统显示了在几万度的高温中,冲撞中蒸发的岩石怎样浓缩冷却形成一个火球,模拟系统逼真地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含有钙和硅酸盐的奇异的雨水覆盖了地球表面,而这些化学成分也存在于“奇科苏卢布”陨石坑附近的岩石中。
计算结果同实际测量匹配
对于小行星和墨西哥陨石坑岩床化学成分的计算结果显示了晶矿石的成分究竟是什么。这个结果和白垩纪粘土层中晶矿石的成分非常接近。也就是说,艾伯尔和哥拉斯曼的计算结果能够与另一位科学家凯特的实际测量成果相匹配。
■核心观点
当小行星冲撞地球的一刻,巨大的能量被迅速释放出来,使大量岩石被粉碎、熔化和蒸发, 制造了一个火球上升到大气层中。
高温的蒸气云从冲击点扩散开去,并在扩散过程中逐渐冷却。当蒸气完全冷却下来,就凝聚成小粒子,然后一场“粒子雨”冲刷了整个地球。
这场“粒子雨”终于落到地面,漫长的时间和水流把当初透明的玻璃状小球体变成了粘土层,它标志着地球地质史中白垩纪和第三纪之间的分界。而这个分界线也标志了恐龙和其他很多物种的灭绝。
●背景知识
20世纪50年代,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尤卡坦半岛上勘探时发现了一个大坑,它直径180公里,深900米,坑的大部分在海底。这个不同寻常的神秘大坑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经过11年的研究后,研究人员最后把尤卡坦半岛的地心引力不规则现象归因于一次碰撞事件。在一篇1991年发表的地质学文章中,研究者们确定那个大坑是一次天体碰撞地球的结果。碰撞的时间在6500万年前,这与恐龙等物种灭亡的时间正好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