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天津河东,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由于疫情管理等客观因素,一年有余才得以回津探亲;为确保无虞,视情况在限定区域内谨慎溜达(shuabao)一下。
一、天妃宫遗址
天妃灵慈宫,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年),明万历六年重修,清代数次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兵燹(音“显”,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等灾祸),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复建大殿三间,1950年以后,逐渐成为遗址。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天津市考古工作队在天妃宫遗址处发掘出元代建筑基址与明、清时期的天妃宫大殿基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元明清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2000年9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程对遗址进行鉴定,确认大直沽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生点,而天妃宫则是这个原生点的重要标志,是天津历史上唯一极为宝贵的遗迹。为保护天妃宫遗址这一重要历史遗存,天津市政府决定在天妃宫原址上建立遗址博物馆。
2006年,作为元至清的古代遗址,天妃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保碑(2006年,国六)
二、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天津河东大直沽中路,于2002年5月建成,2018年12月提升改造后重新开放,是展示古代建筑基址、妈祖崇拜现象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浓缩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遗址类博物馆。
博物馆前广场正中,矗立一尊柱式雕像。通柱象征桅杆,自下向上雕刻着代表元、明、清三个时期不同的海洋图案。柱顶是妈祖塑像,妈祖像双目远眺,双手合于胸前,似乎期盼与祈祷着远航人群的顺利归途。
三、基本陈列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内,宏大的中央大厅构建在考古发掘的元代建筑基址及明清时期天妃宫大殿基址之上。遗址博物馆共设两层展厅,分为《考古天妃宫》《天妃与天津》两个基本陈列。
在突出遗址本体保护和展示的同时,辅以200余件出土文物及300余幅图片,并配合浮雕、壁画、场景还原、多媒体等多元化手段,共同展示天妃宫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成果,突显出天妃宫遗址及大直沽在天津的城市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历史地位。
中央大厅浮雕
天妃宫遗址本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
之一、《考古天妃宫》
早在元代,天津(时称直沽)就已经成为国内海上漕运的终点和经海路通往东北亚。在此期间,著名的海洋文化——天妃信仰,跟随万千海船涌入津门,在大小直沽等处落地生根。经过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的不断演变积淀,妈祖崇拜最终成为天津海洋文化的显著标志。
天妃宫遗址历经700年沧桑,其间见证了历史上大直沽的兴衰。而大直沽作为元代海上漕运的北方管理中心,其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则早于天津的城市兴建,由此形成“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的历史格局。而天津也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中,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天妃宫遗址本体展示
天妃宫大殿基址发掘于1998年-1999年1月。清代大殿基础平面呈长方形,朝向东南面向海河,包括墙基、散水、磉墩、柱础、月台、踏步等。台基由灰砖垒砌而成,面阔三间,进深8.4米。明代天妃宫大殿建筑基址则被叠压在清代大殿建筑基址之下,平面与清代大殿基本吻合,反映了自晚明重建,经清前期至清晚期数次修建的过程。
覆莲纹石柱础(明)
青釉高足杯(元)
粉彩碗(清)
2、天妃宫遗址考古过程展示
考古层位及标记
3、模拟考古发掘天妃宫
王光英题写博物馆匾额
之二、《天妃与天津》
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开辟了东南沿海到直沽的漕运。其后,为保证海上航运安全,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81—1284)在大直沽兴建天妃灵慈宫,使其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第一座妈祖庙,并与福建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妈祖庙”。
相比建于明代永乐2年(1404年)的天津卫城,大直沽天妃灵慈宫(1281—1284)的诞生更是早了100多年,故此成为天津城市原生点的标志。而大直沽的地理环境以及天妃宫在内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天津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神奇的妈祖
天妃,原名林默,相传北宋建隆元年(960年)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屿,经常拯救海上遇难航船;27岁去世后,广为民间祭拜,并获历代多个皇帝册封,被奉祀为海上保护神,由此逐步形成妈祖文化现象。可见,妈祖文化与海上漕运的发展息息相关。
2、妈祖文化传天下
北宋以后,林墨不断受到推崇和褒封,民祭升为官祭,地位越来越高,封号逐步升级。自宋至清代,共有19位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9次,从宋代的“夫人”“妃”,到元代的“天妃”,再到清代的“天后”。
历代天妃封号表
宝辇模型(民国)
郑和一号宝船模型(1:145)
2号沉船发现于1号沉船南侧约20米处,结构保存较好,仅两侧舷板有损坏,船体木质坚硬、纹理清晰,呈东西向覆扣在北运河河道上,全长约12.66米、船底部最宽处达2.2米,船尾略宽于船头,整体形状为齐头、齐尾、平底,据船底纵向规律分布的九排铁质船钉推测,2号沉船应存在8个船舱。该船修补痕迹明显,在船底板之间的缝隙处多用类似白灰的防水涂料填补,较大的缝隙则是先用碎瓷片填充,再用白灰涂补。在船体四周散落有大量各种形态的船钉,也见有瓷碗、陶罐、韩瓶、青砖、铜钱、骨簪、竹绳、麻绳及兽骨等遗物。
2号沉船
喇叭、铁锚尖、铁斧、铁镐
骨簪、玉饰件、细棕绳
3、天妃在天津
自元代传入天津后,天妃信仰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播演变。在此期间,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由海上漕运转为运河漕运,以及满足天津百姓的多重心理需求,天妃从单一的航海保护神,逐渐演变成求子祛病等的全职全能神,并在其神灵谱系中添加了不少天津本地的世俗神灵。与此同时,天妃的祭祀地点也由大小直沽走向了城乡内外。
青花盘、青花碗、圆形和八角青釉碟
作为海上漕运的终点,元代朝廷在天津(时称直沽)兴建了两座妈祖庙(时称灵慈宫),分别坐落在海河岸边的大直沽和小直沽(今古文化街)。由此,妈祖文化随着浩荡的漕粮船队传入天津。据研究(《元史 祭祀志》),大直沽的妈祖庙应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是天津城市中年代最古老的寺庙。
天津地区历史上奉祀天后宫庙表
各式瓦当和滴水
4、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
妈祖文化在天津的传播与变迁,与天津的古代人地关系变迁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市因港起源的真实写照。
由于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大直沽一带成为高亢地区,并形成多个高台,加之地处海河岸边,成为传统时期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元代,大直沽地区成为当时因海运而产生的人文活动的中心地带,这里设有接运海漕的接运厅、临清万户府、大直沽盐使司等官衙,建有天妃灵慈宫——妈祖文化传入今天津地区的早期见证,堪称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
青花瓷碗(清)
粉彩花卉纹盘、矾红彩寿纹盘(清)
5、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在元代,天津不仅是国内海运航线的终点,还是国际航线的起点之一。据记载,元末大都生活有数万高丽人。来自高丽(今朝鲜、韩国)的商人在大都(今北京)及中国北方地区购置商品后,往往由天津(时称直沽)登船返国。所购之物包括绵绢、绸缎等纺织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书籍等。商船由天津出海后,沿着海岸线北行,绕过辽东半岛,再沿朝鲜西海岸线南下,到达朝鲜半岛中部的王京(今开城)。
- The End -
天妃宫遗址的天妃宫遗址
天妃灵慈宫 ,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中路。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82-1294年),明万历六年重修,清代数次修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兵燹,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复建大殿三间,1950年以后逐渐成为遗址。是我国海上漕运发达的重要遗存。它与天津卫城东门外三岔口海河西岸的天后宫,东西相望,成为海运和内河漕运的交会点。
1998年12月至1999年1月经过天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发掘 ,揭露出元代建筑基址和明清时期大殿基址,出土大量元、明、清时期生活器皿、建筑构建等重要遗物。
天妃宫遗址是天津城市原生点的标志,是天津市区内历史上唯一的极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天妃宫遗址不论从全国,或天津市的文物保护角度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展示古代建筑基址、妈祖崇拜现象及其文化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遗址类博物馆。
天妃宫遗址的建立原因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至一九九九年一月,天津市考古工作队在天妃宫遗址发掘出元代建筑基址与明、清时期的天妃宫大殿基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元、明、清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二000年九月,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程对遗址进行鉴定,确认大直沽是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的原生点,天妃宫则是这个原生点的标志,是天津历史上唯一极为宝贵的遗迹。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存,天津市政府决定在原址建立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