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甲骨文用毛笔怎么写,用毛笔写甲骨文

历史趣闻     2023-8-9     点评:11举报

甲骨文2

四 甲骨文線條分析

繼續上一課,四,甲骨文線條分析。要寫好甲骨文作品,必須對甲骨文的線條有認識。

4.1 殷商時期的書寫

640

很多人有誤會,以為殷商時文字都是刻在甲骨上的。不是這樣,從現在考古發現來看,殷商時期已經普遍使用毛筆寫字,並非都是刻字。這好像秦代,刻石是為了長久保存,但使用文字的主要形式,還是書寫在竹簡上的。

《尚書》(說)

528

惟殷先人,有典有冊。

從甲骨文字看,「冊」是用兩道繩把竹簡編起來。如果下面加上兩個手捧著冊,那就是「典」字。所以殷商時期肯定使用了竹簡,也許還有帛書。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雖然商代的簡帛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可能爛掉了,但甲骨上發現了書寫的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豐富,有幾片甲骨上有完整的毛筆字跡,非常寶貴。當時已經使用硃砂和墨,和後代差不多。

640

這是目前發現字數最多的一片。放大點看,可以清楚看到細節。當時毛筆究竟是什麼樣子,還不得而知。從這幾個字來看,筆頭相當小,但可以聚鋒。

1999年殷墟貴族墓出土的玉璋

640

不但甲骨上有書寫的字跡,當時的玉器上也有。舉例來說,1999年殷墟貴族墓出土了一玉璋,上面這幾個字,就是毛筆寫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640

還有寫在陶器上的,這一片上有墨色寫的「祀」字。A這一筆,橫畫,尖鋒起筆,橫出,有點像兩面換起筆,但我們的兩面換起筆是主動搖腕,這個只是點一下橫出,右下角還有一筆走三號位的,也是先點,後拖出。再看B、C、D這三個豎筆,都是尖起尖收。整個筆畫沒有什麼用筆動作,行筆時會按一下,所以中間部分比兩頭粗。起筆時點了墨,墨色較深,寫到結尾時收筆急促,墨色明顯淡了。這個尖收只是往上提,動作簡單,不是「九用」中的揭筆,近似有些人畫竹葉。

一級課程我已經講過,漢字橫豎撇捺四大筆畫,對應書法四條線:兩條直線,兩條弧線。兩條弧線,也就是兩個方向的内向圈,努是先左後右,裏是先右後左,都要動手腕。看一個人寫字,只要看他怎樣處理這四條線就可以了。

640

把剛才史語所收藏的甲骨上文字分析一下,第一個「丙」字,全部直線。另一個「雨」字外框,可以看到用了左右弧線,在「其」字中尤其明顯,動了手腕。「貞」字也是這樣,右面一豎是先右後左。「今」字第一撇,跟現在差不多。大凡用毛筆寫字,能總結出用筆規律是不容易的,開始總是簡單動作,慢慢就會體驗到手腕的作用,學過書法是主動去運用手腕,沒學過是偶然動作。

4.2 鍥刻對線條的影響

640

甲骨文是刻出來的,很多是直接刻上去的,但也有寫了以後再刻,不過比較少,董作賓先生說,曾發現過這樣的例子。這樣一來,線條就帶有刀味,線質起了變化。這裡有一片中國歷史博物館藏較大的牛骨,我以它為例,來說明刀刻對線條的影響。

640

放大點,我把它分成三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中間和右邊這兩部分,線條很細。而左邊這部分,線條明顯粗了不少。

640

我選幾個字來做對比,上面一排是中間和右邊選出來的,下面一排,選自左邊這一段文字。上面刻手用的刀,刃口比較薄,而且鋒利,所以線條就很細,看起來近於鋼筆寫的。下面刻手用的刀,刃口厚且比較鈍,有時候刀鋒是側行的,所以線條粗,這個人腕力也比較大。一些粗線條的形狀,接近於剛才書寫線條。

640

從其他甲骨文拓片上也可以看到,有些線條非常細,而有些卻比較粗,不是統一的。如果線條粗,而且刻得深,可以看到刀鋒在甲骨上是一節一節前進的。這跟刻印章的效果差不多,刀鋒銳利,線條細就比較光,用鈍刀硬入,線條就毛。這樣,創作甲骨文作品時,你應該想一想選哪一種。線條風格還有軟硬,刻字也是有個人風格的。

640

你看這兩片,兩個刻手風格相差很大,拿「貞」字來比較,左邊這個人線條柔和,接近弧線,這樣的線條如果回復到用毛筆寫出來,必然多動手腕。右邊這人線條挺拔,直線多,進刀果斷,用毛筆寫,手腕動作當然較前者少,但小心平拖,平拖太多就像印刷體了。

"旬"

640

除了線條的粗細、波動、剛柔,還要注意長弧線的寫法。如這個「旬」字,注意甲骨文時期寫法不固定,有時向左,有時向右,這種情況非常多。「旬」字有一根很長的曲線,這不是一刀連續刻成的。甲骨有硬度,刀鋒在甲骨上轉彎不容易,所以往往是逐段逐段刻,慢慢連接而成的。正因為這樣,我們臨寫時當然也可以分幾筆來寫。

《甲骨文合集》559正面

640

又如這一片,《甲骨文合集》559正面拓片,遇到「百」「土」這兩字,有圓框,也是要分幾筆去寫的。照理說,圓框可以分成左右兩個半圓,左邊是努,右邊是裏,理論上左右各用一筆就可以完成。但你仔細看一下,甲骨文中還是分多幾刀刻的。照這樣寫,就比較有甲骨文味道。

640

甲骨文中,圓形也可以把它當作方形來寫。上一課講到「日」,太陽的象形,「日」字本來是一個圓圈,中間加一小橫。用刀刻這個圓圈太費力了,甲骨文把它變成近似方形。一共四筆,上下用直線,左右略帶弧形。上次還講到「丁」字,「丁」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側面看,我們現在的「丁」字就是側面看的。另一種是從上面看,那只有一個圓,表示釘頭,古代建築大門上常有釘頭。 刻甲骨文,乾脆刻成四方形,近似於「口」了,「口」在甲骨文中也是處理成方的,只是兩邊的豎高一點。這是變形,變圓為方,弧線變成了折線。

“祀”字

640

把弧線寫成折線,表明當時還沒有意識到弧線的重要性。金文和小篆,就是在弧線上作了改進,使之越來越美觀。當然可以說,甲骨文限於材料,無奈之下用了折線,但這陶器上的墨書,也是用折線的,說明當時人寫字,主要是單一筆畫。大小篆又稱為「引書」,引是拉長的意思,甲骨文時代還沒有這樣的意念。

《玉堂禁經》(說)

■ 唐?張懷瓘

?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後為書;苟守一途,即為未得。

書法發展到真行草,規則都已具備。以這標準來看,甲骨文只是寫字,不屬於書法。我們創作甲骨文作品,是借用它高古的字形,並且在線條上加以豐富和變化,並非完全照抄。

640

譬如上一課寫的「卜」字,原來的筆畫很直,有些人是完全照原樣寫,但未必好看。我臨寫時動了手腕,兩筆都改為弧線,用筆跟原作不同,改用書法線條來臨寫。

640

我以前給大家講過,《石鼓文》以吳昌碩臨寫最為成功,這跟原來的《石鼓文》,其實是很不同的,一比就知道。他是用新的筆法去改造《石鼓文》,效果好看多了。今天我們臨寫甲骨文,要想想前輩的經驗。

簡言之:

甲骨文單筆多,直線多,經常化圓為方。

雖有粗細,但線形簡單,惟字形高古。

創作時要保持它的特色,適當改變筆法。

千萬不要過分,過分就失去甲骨文的韻味。但全部照寫,恐怕一百人的作品都一個面孔。這就是書法創作的難處,專題課程是講創作,這件事情大不容易。當然,你應該先多臨寫甲骨文,照寫,寫熟了,就會有點主意。初級課程基本功好的同學,現在有優勢了。

五 創作作品欣賞

甲骨文發現不過一百多年,影響深遠。從此商史研究有了實證,也大大推進了古文字研究。在藝術方面,甲骨文迅速進入書法、篆刻等領域,我這裡大略介紹一下早期有影響的兩位書法家,看他們是怎樣創作的。

董作賓

640

第一位是董作賓先生,這是甲骨文研究的傑出學者。1923年他在北大讀研究生時就開始研究甲骨文,1928年起,先後八次參加殷墟考古,甲骨文分五期就是他提出的。1945年發表《殷曆譜》,建立殷商年代學。

202

他早期作品基本上依照甲骨上風格,寫得很規矩。甲骨文本身字都不大,寫成大幅作品比較難。

後來他用筆,很像殷商發現的那種墨跡,減少了刀刻味,線條開始變得厚實。而且收筆未必是尖收,經常用挫筆收,風格自由多了。

640

有些甲骨刻完後,還要填入硃砂,相當漂亮。這啟發了董先生,他創作了很多硃砂紅的作品。這時期他的曲線開始長了,強調毛筆味道。

640

所以他後期的作品,毛筆味道越來越濃,幾乎沒有了刀刻的痕跡,轉變得很成功。

640

董先生還將甲骨文入印,創造了一種新風格。「光宇」初看好像白文漢印,但仔細一看原來是甲骨文,「鳳生」這方印,盡量誇大「鳳」字的尾巴, 幾乎占了一半印面,而「生」字很小,造成強烈的對比。這是兩面印「唐鴻」, 一白一朱,邊款說是急就之作,上下邊框也各有特色。

丁仁

640

第二位是丁仁,字輔之,杭州西泠印社的主要創辦人。他擅於篆刻,能書會畫,詩文都好,尤其嗜好甲骨文書法不但書寫,還編了不少書。先後出版有《商卜文集聯》,《觀水游山集》等。

他跟董作賓不同,堅守鍥刻那種風格,線條非常之瘦硬,斬釘截鐵,也就是純用骨線

180

他也寫比較大尺寸的作品。關於書法作品的形制,我在四級課程中已經講解過,這是立軸,秀雅恭正,一筆不苟。這一張是比較小的橫幅作品,縱向是有摺行的,稱之為一個方向對齊,這是他常用的格式。如果是兩個方向對齊,那就要摺格了。

576

丁輔之堅守整齊的鍥刻風格,創作數量很大,對聯、扇面、冊頁、條幅各種形制都有。和董作賓的毛筆味甲骨作品比較,可謂各有千秋。扇面怎樣安排字數,四級課程也講過的。

他還把甲骨文用於國畫中的題款,別具一格,前輩在甲骨文入書畫這件事上,做了很多探索。現在輪到我們了,我們應該努力。

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殷商書寫線條分析。

?殷商鍥刻線條特點。

?前輩怎樣運用甲骨文創作。

複習思考:

?這是丁仁《商卜文集聯》一書中的甲骨文五言對聯,供人參考。請用一張四尺半切宣紙,摺格,照丁仁的風格寫成正式作品。

?請在網上查董作賓七言對聯:「大好風月對尊酒,小有林泉集眾賓」,用一張四尺半切宣紙摺格,以殷商毛筆墨跡風格書寫。

193

甲骨文用毛笔怎么写,用毛笔写甲骨文

如何学习甲骨文书法?

在世界上以古埃及的圣书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中国的古文字为主的各国古文字中,汉字则是唯一的从产生到现在延续使用数千年还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一棵长青树。
虽然由于文字演变和古今审美意趣变化,厚今文字字体而薄古文字书法的倾向的产生自属“势在必然”,但是古文字书法和今文字书法所能体现的审美范畴,所能造就的艺术意境是完全不同的,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
解放后,尤其是文革结束以来,甲骨文书法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甲骨文书法越来越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出现了甲骨文书法创作热,众多作者在继承前贤作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视野、涵养学识,可以说是精品荟萃,大师辈出。
甲骨文的基本风格特征,如钟明善先生在《中国书法简史》中所说:“甲骨文字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瘦劲挺拔的细笔道的;一类是浑厚雄壮的粗笔道的。
甲骨文是刀刻的,刀有钝锐,骨有细、硬、疏松之别,所成笔画有粗有细,有方有圆。由刀刻形成的笔画多方折,笔画交叉处剥落粗重,给后世书法,篆刻留下了不少用笔,用刀的方法。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的基本的风格特征是“刀笔味”。 甲骨文笔墨书法创作“以笔代刀”,写出甲骨文的“刀笔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线条,用瘦笔书写,刚劲、挺拔、犀利、朴茂、雄健,力度均匀,清润朗健,整肃峻峭;用肥笔书写,凝重遒劲,厚实壮观,如凿如雕,豪迈奔放,气势磅礴,聚神、气、势、力于一体;
当时甲骨占卜是有着严密的程序和分工的,而在细致的分工中也包括专门的具有高度的篆刻技巧的契刻者,也就是甲骨文的专门书写人员,他们 “精通文字、擅长书写、谙熟旧典、兼通历法”,有着深厚的刻字功底和契刻经验,是一批具有较高文化和丰富知识的专业工作者,古人早就说过,“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为能取得神与统治者的欢心,他们自然会去认真考虑如何才能使自己刻写的卜辞更为美观和悦目。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
书写甲骨文的理想境界应该是以具有很强表现力的毛笔的软毫韵味,以其极为丰富的笔法为主导,以甲骨文的刀笔味为基调,在宣纸上写出甲骨文“刀刻”的本色,从而实现刀笔味与软毫韵味的自然和谐的统一。

甲骨文用毛笔怎么写,用毛笔写甲骨文

甲骨文的书法鉴赏。 急急急·········

  现代人将甲骨文引入书法艺术的创作可谓凤毛麟角,艺术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甲骨学的创始人罗振玉﹐董作宾等人的甲骨文书法作品,这些学者在研究甲骨文同时开始集甲骨文字为联语诗词,以笔代刀,付于草墨,这些作品大多属于艺术珍品;第二部份是当今海外甲骨文学者和书法篆刻家的作品﹐包括有日本的渡边寒鸥﹐韩国的金膺显等;第三部份是目前国内的名家作品。
  罗振玉不仅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而且也是书法家、鉴赏家。他1921年推出《集殷墟文字楹帖》,首开近代以甲骨文入书之先。罗振玉考释之余,提笔挥写甲骨文,以考释的几百甲骨文字编集成楹联,1927年,罗振玉又与章钰、章德馨、王秀烈合著《集殷墟文字楹联汇编》;他在《集甲骨文楹联集》中说:"乃始从事缮写,付之乎民"的。晚年应酬,多以甲骨文作答。他的甲骨文书法,用笔秀润,妙乃殷人刀笔意趣,浑朴含蓄,敦厚秀美。
  “罗氏写甲骨文有两种形式,临写原刻辞和集联。他以体势开阔宏伟、结构谨严的一期卜辞为宗;参以中锋篆法,坚实挺拔的结构字形,既有盎然古意,又能别具心裁,成为契刻书法的杰出代表,”影响着甲骨文艺书界。(丛文俊:《雪堂书法叙论》)
  “罗氏甲骨文书法用笔改变了甲骨刻辞恣肆放纵的瘦劲,而为玉箸篆的圆韵丰满,起笔藏锋,间用侧锋,收笔斩齐,运笔有的中锋,圆笔书之,有的加大了按笔力度,使笔锋铺开,有方笔遗韵。结体采篆法纵长,大小整齐,点画间平衡对称,协调而统一,隽雅而质朴。行款章法,楹联单行,虽有欹侧,但中轴稳定。卜辞纵有行,横无列,端庄谨严。有粗笔画的,也有细笔画的,不失甲骨神韵,为我们如何用毛笔书写甲骨文,开辟了一条正宗之路。(张俊之《罗振玉对甲骨文书法的贡献》)
  罗继祖在其后跋曰:“雪堂公篆写契文,由于摩挲日久,独具会心,注意力专在其疏密错综体势上,丝毫不掺入后来钟鼎文的笔法,能不失契文之真。”罗氏的钟鼎文也是写得很淳厚的,但钟鼎文笔意也许并未如其公子所说“丝毫不掺入”,比起略后的董作宾说,董氏则更近甲骨原貌。
  董作宾由于研究的需要,对甲骨曾作了大量的摹写工作,同时他还经常书写甲骨文对联、集诗等,笔致秀润端雅,深得卜文神韵。他的甲骨文书法多为第一期卜辞的风格,并吸取了卜辞中朱书墨书的丰厚风格于一体。写的清润朗健,字体整肃峻峭,形态变化自然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用他自己的话:"武丁时代的书契文字,气魄宏放,技术娴练,字里行间,从满了艺术的自由精神,非其他王朝所比拟,所以我喜欢这一派。"
  著名的甲骨书法家,还有沙曼翁、潘主兰、刘顺、丁辅之等人。
  爱新觉罗"曼翁,满族人,著名书法篆刻家,苏州市书协名誉会长。书法四体皆精,尤以篆隶饮誉当今书坛。他的甲骨文书法在1979年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获一等奖。用笔似刀刻勤,用墨宿于变化坚挺而又写意,深具甲骨文神韵。
  丁辅之(1878--1949)浙江杭州人,名仁,号鸮庐。著有《商十文集联附诗》,所作甲骨文书法结合停匀,字形变长方略正方,笔划挺直细秀、疏朗清丽。评者认为丁氏用笔谨饬有余,伤于赢弱,失去了甲骨文纯朴自然的书风。
  冯文凤,女,广东鹤山人,她以金文笔法写甲骨文书法,行笔沉着,线条丰存,结构工稳匀称。
  叶玉森,江苏镇江人,著有《殷契钩沉》、《说契、研契技谈》、《殷墟书契前后编集释》、《铁云藏龟考释》等。其所写甲骨文,以毛笔作刀笔,颇得卜辞文字遗韵,曾撰联并书《天衣集》一卷。
  他所书甲骨文,以毛笔作刀笔。寓刚于柔,与董作宾甲骨文书法弘毅刚劲相映成趣,其所书线条极精致细腻,颇有书卷气息,甚至可以说更得殷代甲骨文书家的笔意而少刀意。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对甲骨文书体的借鉴与创造,较罗、董更趋谙熟与圆融。
  王襄,天津人,古文字学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藏者之一,其甲骨文书法厚重质朴.
  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乐山人,原名开员,字鼎堂。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是研究甲骨学的"四堂"之一,著有《卜辞通纂》《殷契粹编》《商周文字类纂》等,对殷墟文字、史实、年代的考证、贡献区大。他的书法奔放遒劲,风流倜傥,仰成而自,被誉为"郭体"。偶作甲骨及书法,笔法娴熟练达,笔力劲健,结字错落潇丽,深具甲骨文恣意天然之情趣。
  黄宾虹(1864——1955),名质,字朴存,一作滨虹,安徽歙县人。黄氏虽然兼善诗、文、书、印,但主要是一位山水大画家。他以笔墨“写”山水,蔚成开宗立派大师。由于他对书画线条的深刻理解与锤炼,在篆书上更为自由地融入甲骨与金石的多种笔意,形成形体疏放,结字简古,用笔松活的似甲骨非甲骨,似金文非金文的独特风格,颇受时人所赏。可以说是对甲骨文书体的天才吸收运用。
  潘天寿,浙江宁海人,著名国画家,其甲骨文书法用笔老辣苍润,结体峻拔奇肆,章法迭宕起伏。
  杨仲子,江苏南京人,精于钟鼎文字及甲骨文书法,善以甲骨文入印,徐悲鸿称其为近代以“贞卜文字入印之第一人”。
  诸乐三(1902——1984),名文萱,号希斋,浙江安吉人。诸为吴昌硕甥,也是吴昌硕书法与绘画的嫡传弟子。吴昌硕以秦篆《石鼓文》为范本的篆书创作在诸乐三身上一脉相承。因此,诸氏作甲骨文体书法时,结字取自甲骨文,但结体与笔意仍多存金石碑版气息,与董作宾,叶玉森等的风格大相迳庭。
  饶宗姬,著名学者,书法家。淤甲骨学研究方面多有收获,尤其在中西古文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所书甲骨文书法,用笔犀利,所书殷商晚期雕骨刻辞。道美丰腴,含蓄洋厚,形神兼备。
  秦士蔚,江苏淮安人,数十年致力于甲骨文书法篆刻,其甲骨文书印浑朴奇崛,别开生面。
  刘江,著名书法家。多年从事书法篆刻艺术的教育工作。所书甲骨文,用笔峭力,结体方折,深厚古朴,别具风格。
  刘顺,书法家。河南安阳人,安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安阳甲骨文学会副会长。因其生长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所见甲骨甚多,经过多年临习,自得甲骨文个中三昧。他的甲骨文书法空灵简古,飘逸飞动,别具风采。其书写内容多为自撰联语诗文。他的特点,在于弱化了甲骨文尖刻险峻的特征,而加入了自己独创的优雅、富于装饰性的韵味。
  潘主兰,福建福州人,著名书画篆刻家。以甲骨书法见长,所书甲骨文书法用笔如刀,形神兼备,意趣无穷。他能将字数不多的甲骨文集为文字,实属罕见,具有深厚的学识文学功力,受到海内的好评。潘主兰先生甲骨文书法“布白呈均衡式但能自由构筑,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字距参差有别致,行距疏宕有余韵,用笔直取瘦硬,能活泼,具生气,“字外出力中藏棱”,经衍化的繁简错落有致的线条,于无规划中求规则,于纤微要妙处临事从容,情驰神纵而任其自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令古树开新花。”(摘自蒋平畴先生《枕流漱石逸清刚——潘主兰先生艺术世界》)
  王友谊在近年书作中,写甲骨文体线条灵动,刚柔相济,颇受时誉。”“他更多参入了行书笔法,如运笔的裹锋绞转、中侧并用;结体以固字立形、依象取势,章法以随形布势、虚实相生;墨法的浓度相间、燥润相杂。因而线条委婉多致、灵动活脱而不失劲挺,具象造型稚拙自然、天真可爱而不神秘,意境古朴而清新,明爽而蕴藉,一面以现代审美意识解读着先民‘仰观’、‘俯察’的构思,同时抒发着“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的情致。”(见王世征《发远古之韵抒时代之情》)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多尔衮和大玉儿是什么关系,是什么让多尔衮放弃帝位

多尔衮和大玉儿是什么关系,是什么让多尔衮放弃帝位

历史趣闻阅读:14575   点评:271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典故(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典故(图)

历史趣闻阅读:10140   点评:142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篆刻图,古墓中的封泥是什么

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篆刻图,古墓中的封泥是什么

历史趣闻阅读:543   点评:17
皇帝服壮阳药秘闻:一夜召幸30余女子

皇帝服壮阳药秘闻:一夜召幸30余女子

历史趣闻阅读:9712   点评:114
文博考研笔记精编,南开最近考古学考研资料

文博考研笔记精编,南开最近考古学考研资料

历史趣闻阅读:409   点评:13
司马相如为爱私奔的结果是什么?司马相如有哪些作品?

司马相如为爱私奔的结果是什么?司马相如有哪些作品?

历史趣闻阅读:11322   点评:367
印度人真实奇闻怪事,认清品牌后回身吐槽失主

印度人真实奇闻怪事,认清品牌后回身吐槽失主

历史趣闻阅读:2315   点评:66
唐太平公主为何将情人送武则天

唐太平公主为何将情人送武则天

历史趣闻阅读:9483   点评:188
南通古迹有哪些,南通文物有哪些

南通古迹有哪些,南通文物有哪些

历史趣闻阅读:508   点评:9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