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认识夏文化的一手资料是什么遗址

历史趣闻     2023-8-9     点评:21举报

文献记载中的夏代是中国王朝国家诞生和早期发展时期,大致相当于考古学 上的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加强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逐步探索接近历史真相的夏代历史,是目前中国考古 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早期文字、文献资料的阙如,研究夏代历史真相的任务自然主要依靠考 古学才能完成。所以, 建议加大对考古学在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为考古学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基础作用和关键作用提供切实保障。

640

二里头夏都博物馆

第一, 加强研究夏文化, 需要培养、扶植一批水平高、业务强的夏代考古方 面科研队伍。

在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年来,在包括陶寺、新砦、 二里头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院所、高校夏代考古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的不同作用、偃师商城等重要遗址持续发掘研究并建立了科研实力过硬、研究成果影响广泛的科研团队。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大学和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也在夏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今后应该在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夏文化研究方面的龙头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中央科研院所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形成研究夏文化强大的跨单位的研究团队,联合攻关夏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年的合作机制以及有国际影响 力的骨干力量和人才梯队。

640

修复器物的技师

第二, 深化夏文化研究, 应该设立高层次机构, 统筹、 协调夏代考古综合研究课题。

解决夏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还需要有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对国内外夏文化研究力量进行统筹、协调,以重大课题的形式进行联合攻关,取得高水平、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之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均在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 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更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时代,需要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形成合力, 有针对性地解决夏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

640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

第三, 持续夏文化研究, 遗址保护是第一要务, 安全是遗址的生命线。

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研究夏文化的关键性遗址是研究夏文化的基础,是弘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所以,各级政府及相关单 位需要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切实加强遗址的保护, 特别是对都邑性遗址、 重要遗址的保护力度。切实做好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相结合,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640

二里头遗址出土绿松石龙

第四、落实夏文化研究,要具体做好相关遗址的发掘和具体研究。

应该继续加大对如二里头遗址这样的都邑性遗址的发掘、研究力度;同时加大对次级中心、 区域中心、一般聚落的发掘、研究力度, 以考古学为基础,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研究力量深入探索夏代国家统治网络、控制体系。此外。还应调动相关地方考古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当地在夏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全国形成庞大且密切联系的 夏文化研究体系。具体到二里头遗址来说, 需要切实解决现在民房、埋葬、建设对遗址的破坏问题。加大对二里头遗址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人员投入,使二里 头遗址不仅成为国际研究夏文化的重要遗址, 也拥有夏文文化研究的核心力量。

640

二里头遗址发掘现场

第五、展示夏文化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将夏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宣传, 使考古研究走出象牙塔走向公众。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鼓舞群众, 促进当地社会全面发展,也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机构关注的工作。以二里头遗址 为例, 二里头遗址从考古人的手铲下,走进考古报告、走进学术论著,又由此起步, 走进教科书、走进科普读物、走进网络,成为公众历史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电视、报纸、网络报道,将二里头遗址在普通民众中的知 名度和影响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的建立,将使二里头遗址更进一步走向公众,夏文化研究成果更好地被公众所吸收。

640

二里头绿松石铜牌饰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 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二里头遗址是我们研究夏文化最重要的遗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过去 60 年二里头遗址三代研究团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未来希望在保护好二里头等研究夏文化遗址的基础上, 团结各方力量, 深化研究夏文化, 更进一步走向历史的真实, 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认识夏文化的一手资料是什么遗址

夏文化的夏文化探索的途径及方法问题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探索,经过十多年来的研究和争论,目前探索的对象已主要集中到二里头文化及其相关遗存上。这是由于二里头文化在年代、分布地域和社会发展水平上与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情况最为接近的缘故。然而,由于考古发现的能证明为夏人文化特征的遗存尚不够充分,研究的角度和途径尚比较单一,目前参加夏文化问题讨论的诸方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和有效的方法来说服对方。从近些年来夏文化研讨的情况来看,研究者主要是通过这样几个方面来论证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
1,通过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冈文化各自内部及二者之间的文化面貌的发展变化程度的分析,来确定考古遗存的夏、商分界,进而确定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
2.通过考古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如宫殿和都邑的兴废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变动,结合历史文献中夏商史迹和夏商都邑的情况,来确定夏、商分界,进而推定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
3.根据历史文献中夏人迁徙的传说,通过夏王朝统治区域及所谓夏人迁徙所至地域的相关考古学文化因素的比较,从二者的文化分期与相对年代关系上去推定夏、商分界,进而确定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
以上探讨夏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应该说都是可取的,但是单纯根据其中一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却往往不会一致。主张二里头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都是夏文化,夏、商王朝的更替在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冈文化间的研究者,他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第1种方法,他们将夏文化的概念等同于夏王朝时期的夏文化的概念。主张夏、商王朝的分界在二里头文化三、四期间的研究者,他们所根据的则主要是第2种方法,即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在二里头文化三、四期间遭毁灭,其后不久尸乡沟商城就开始兴起的现象,反映了夏、商之际的社会变动。这种看法固然有其道理,然而,城邑和宫殿的兴废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改朝换代的结果。至于主要从第3种方法来论证夏文化的研究者,他们需要首先解释的却是: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与文化的
影响区域间的相似文化因素的产生究竟是由于夏王朝灭亡后夏人迁徙所造成的,还是由于中心区域对周边地区强大的文化辐射所产生的。如果是后一种原因,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出的夏、商分界在二里头文化二、三期间,二里头文化早期及其以前为夏文化,晚期及其以后为商文化的结论就失去了成立的依据。
总之,夏文化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考古学研究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与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间尚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在考古新材料不断发现的今天,每一个夏文化的研究者都应对自己过去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冷静的反思,抛弃成见,求同存异,从而促进夏文化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行。

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认识夏文化的一手资料是什么遗址

夏文化的简介

夏人活动区域内夏王朝时期的居民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叫夏文化。
夏文化的探索,是从早于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寻找。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对象。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四期遗存,不少学者指出:第三或第四期遗存中有商文化因素出现,已进入商代纪年,应属商文化范畴。大家对第一、二期遗存可能是夏文化的认识比较一致。但它们的年代跨度与夏代积年有差距,为此不少学者认为应从更早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去寻找早期的夏文化,因为龙山文化的晚期已进入夏代纪年之内。由于缺乏文字等确切的材料作证据,所以目前对夏文化的看法都属推论,也难以统一。这一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今后将继续进行下去。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魔兽世界坐骑艾特洛之魂怎么获得,魔兽坐骑艾特洛之魂

魔兽世界坐骑艾特洛之魂怎么获得,魔兽坐骑艾特洛之魂

历史趣闻阅读:542   点评:18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攻略,陕西考古博物馆怎么坐车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攻略,陕西考古博物馆怎么坐车

历史趣闻阅读:499   点评:22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5023   点评:136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报道?如果文物会说话三星堆的文物们这样自我介绍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报道?如果文物会说话三星堆的文物们这样自我介绍

历史趣闻阅读:414   点评:19
探秘侏罗纪公园时光考古寻龙诀说古论今登长城

探秘侏罗纪公园时光考古寻龙诀说古论今登长城

历史趣闻阅读:474   点评:23
史湘云为何离开贾府?史湘云后来嫁给了谁?

史湘云为何离开贾府?史湘云后来嫁给了谁?

历史趣闻阅读:12589   点评:362
桥山遗址公园,蒲城桥陵旅游景区

桥山遗址公园,蒲城桥陵旅游景区

历史趣闻阅读:414   点评:12
白地将军夏侯渊修补鹿角是什么意思?揭秘古代修补鹿角的真正意思

白地将军夏侯渊修补鹿角是什么意思?揭秘古代修补鹿角的真正意思

历史趣闻阅读:9397   点评:96
6000年前的石雕蚕蛹,嫘祖养蚕人物关系图

6000年前的石雕蚕蛹,嫘祖养蚕人物关系图

历史趣闻阅读:486   点评:16
中国历史上十大神秘事件! 你一定不知道

中国历史上十大神秘事件! 你一定不知道

历史趣闻阅读:12755   点评:194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