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犹如挂在长江边上的“水袋子”,具有调蓄洪水、涵养生态、渔业生产等多种功能。
在汛期,鄱阳湖吸纳长江来水,湖面扩张,水位上涨,湖岸可上溯几千米。在枯水期,湖水消退跌落,壮阔的湖面便“瘦”成一条河流。从这一特征上看,鄱阳湖属于典型的吞吐型湖泊,水文变化非常复杂。
鄱阳湖卫星地图
在鄱阳湖中,存在着一片神秘的三角形水域:老爷庙水域。该水域位于鄱阳湖和长江贯通的咽喉位置,两侧被山峰合抱,北接长江,南通湖心。诡异的是,当地传闻老爷庙水域“非常凶险”,这片水面变化多端,时常风云突变,恶浪翻滚,驾船路过的船员、渔民无不胆战心惊。
当地村民表示,老爷庙水域的风浪和别处不同,浪高能达到2米多。很多原住居民也反映,历史上老爷庙水域“十船九翻”,很多船只莫名失踪,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在每年的枯水期,湖面消落,湖床裸露,但却看不到任何沉船的遗迹。
对此,社会各界也是众说纷纭,纷纷猜测沉船事故的原因,至今未有明确定论。可以确定的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60年间老爷庙水域共发生了100多起沉船事故。据九江市海事局统计,仅在1985年8月3日这一天,就有13艘船在老爷庙水域沉没,其中不乏大型船只。
由于沉船事故频繁发生,老爷庙水域也被认为是中国淡水湖中最凶险的一片水域,民间将其称为“中国的百慕大”。
老爷庙水域事故频发,原因可能是什么?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征是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降雨集中在4~6月份,夏季多偏南风。那么,老爷庙水域沉船事故频发,是否和当地的季节性气候有关呢?
为一探究竟,研究人员曾前往九江市地方海事局了解详情,并从历年的沉船事故中选取了9起典型事件。结果发现,几乎各个季节里都发生过沉船事件,而且分布相当均匀。例如:在2~3月份发生的沉船事故有3次,7~8月有3次,10~11月又有3次,沉船事故并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在当地,关于沉船的真相也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老爷庙水域是大鱼、江豚的活跃区域,出事的船只是被大鱼或者江豚掀翻的。
这种说法明显不科学。鄱阳湖中的大鱼多为高龄的四大家鱼,成年后可长到50多公斤,体长超过1米。湖区还有“长江鱼王”中华鲟的活动踪迹,该鱼种的常见体重为50~300公斤,最大可达600公斤。至于长江江豚,成年体长多为1.2~1.6米,体重一般只有50~70公斤。
而在已经失事的沉船中,不乏百吨级别的大船。例如:赣宜货3191轮就达到了488吨的载重,皖怀远01571货船的载重亦有180吨,即便有上千斤的大鱼也不可能将其倾覆。所以,船只失事还需要从其他方面找原因。
也有人猜测,老爷庙水域的神秘和其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老爷庙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正好位于北纬30度附近。而这一纬度是全球出了名的神秘纬度,有很多未解之谜和特殊现象都与之有关。
美国作家詹姆士·伯斯特在其著作《神秘北纬30°》中提到,北纬30°经过了很多神秘地区,例如四大文明古国、百慕大三角、撒哈拉大沙漠、死海、珠穆朗玛峰以及马里亚纳海沟等等。老爷庙水域同样如此,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事实上,这一现象在偶然之中又有必然。仔细观察地球仪就能发现,30°N线经过各大板块的交接地带,出现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很正常,其结果正是塑造了丰富的地形地貌。另外,北纬30度在气象学上也有特殊的含义,该线是亚热带与温带的交汇线,因此气候适宜,雨水充沛,适宜发展农耕,能形成人类早期文明也在情理之中。
真正的原因:大风和水流的“狭管效应”?无论是老爷庙水域的传闻、传说还是神秘的北纬30度,都不能从科学角度说明老爷庙的特殊之处。
从科学角度来看,影响行船安全的常见因素有两种,一是风力,二是水流。老爷庙水域怪事频发,那么该水域的风力、水流特征究竟如何呢?
先从风力的角度来看,老爷庙水域确实具有“风大、风多”的特征。当地还流传着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无风不起浪,有风浪三丈”。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也曾做过专项调查,但还没到老爷庙水域,调查船就遇到了狂风巨浪,船身剧烈颠簸,为保证船员安全不得不提前返航。
不过,这反倒引起了调查人员对风力的关注。当地的气象资料显示,老爷庙水域往主湖的延伸方向属于高风速区,年平均风速高达7m/s,为内陆罕见。在一年当中,该区域达到8级风以上的日数有163天左右,几乎每3天就会出现一场强劲的大风,并常伴随着骤雨,使得湖面波浪翻滚,凶险异常,严重威胁航运、渔业甚至是圩堤安全。
专家还发现,老爷庙水域距离都昌县城只有数百米,但是其风力却是城区的一倍以上。究其原因,这种差异其实是受到了特殊地势的影响。
老爷庙湖区通过一狭长的水道和长江相连,该水道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0km,但宽度只有3~5km。水道处于峡谷之中,左侧是高大的庐山,右侧则是低山丘陵,这一地理构造极为特殊,相当于在老爷庙水域北部塑造了一条狭长的通风管道,极易形成风场的“狭管效应”。
尤其在每年的9月~次年5月,北方冷空气大举南下,强大的风力在经过长江流域时被“打包加速”。在庐山和湖口水道处,风速急剧增加,到老爷庙水域时加速到最大值,以至于实时风速数据很难被采集到。
除了风力外,老爷庙水域也同样形成了水流的“狭管效应”。每年5~9月,鄱阳湖迎来丰水期,水位达到20米时,湖面在4125平方公里以上,湖宽超过250公里。而在老爷庙水域,湖面骤然缩窄,仅有10公里左右,当湖水进入长江时,必然也会产生加速效应,导致水流紊乱,暗流汹涌。
风力和水流同时在老爷庙水域加速,气流、水流场力复杂,环境变化莫测,导致该水域事故频发,成了中国内陆湖泊中最凶险的水域。
老爷庙水域沉船数百艘,为何却消失不见?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名副其实的“鬼门关”,多艘货船、渔船、游船在沉没后都找不到残骸,几经打捞均以失败告终。
上百艘船只,沉没后为何会消失不见了呢?
真相就隐藏在水下。地质勘探调查显示,老爷庙水域的地质条件很特殊,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1,该水域底部是淤泥质土,地质强度差,泥沙淤积严重。湖底的特殊岩土结构松散,在水流冲击下容易产生缩径与塌孔现象。该水域还处于河流弯道的螺旋环流区,在靠近老爷庙一侧容易形成掏蚀作用,而在对面一侧则容易形成沉积作用,水下泥沙的搬运、淤积效应非常显著。
2,从泥沙来源上看,入湖河流同样也会带来大量的泥沙。鄱阳湖是江西赣江、信江、修水、抚河、饶河五大水系的汇集地。其中,赣江、修河正对着老爷庙水域(见下图),河流的泥沙便会在该水域长年堆积,最终形成了又厚又松散的泥沙层,足以将过往的沉船覆盖埋藏。
事实上,科研人员也曾利用磁法探测技术对水下的沉船遗址进行大面积的普查,结果发现:湖底存在大量的磁场异常区域,数量达16个之多,这些区域很可能掩埋着沉船。
在潜水员的探摸求证下,磁场异常区域确实发现了沉船的碎片。这些船只的埋藏深度不一,有的距离表层只有40~50cm,有的埋深却达到了16.1~31.3m,永远地沉睡在了第四系泥质地层中。至此,沉船之谜终于水落石出:这些沉船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被埋藏在了泥沙之下!
总结老爷庙水域的神秘与凶险,实际上是特殊的气象、地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场和水流在此形成狭管效应,导致大风呼啸,水流紊乱,因而很容易诱发船只失事。
当船只被大风掀翻后,受到螺旋环流的作用而被卷入湖底,经过泥沙的自然堆积,船只深入地下,永远成为了历史遗迹。
为避免类似险情再度发生,气象部门也总结出了避险规律,通航时段被分为安全航行日、风险航行日以及停航日,大大提高了当地渔船、货船过航老爷庙水域的安全性。不仅如此,老爷庙丰富的风力资源也派上了大用场,当地因地制宜建成了风力发电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人人避之不及到造福一方百姓,老爷庙水域的故事不可谓不神奇。有了趋利避害的思路,这股“怪风”同样也能变成一笔宝贵的资源。
百年来让三百多只船消失的潘阳湖水域有什么神秘之处?
在大西洋中西部海域,有一片以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岛和佛罗里达半岛为支点的三角形区域。
这个区域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起失踪事件,大到飞机、轮船、潜艇,小到渔船、汽艇、海员等。因此,这个面积近400万平方千米的水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洲”。
在中国境内,位于江西鄱阳湖北湖区的老爷庙水域,也有一个三角洲。它不是百慕大,却胜似百慕大,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多起神秘莫测的失踪事件,同样被世人称为“鄱阳湖魔鬼三角洲”。
那么,“鄱阳湖魔鬼三角洲”究竟发生过哪些匪夷所思的失踪事件呢?这个三角区域究竟有何秘密呢?
“鄱阳湖魔鬼三角洲”位于鄱阳湖区的江西省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庐山市,全长24 千米。根据史书记载,这个区域东岸的落星山上,坐落着一座1000多年历史的老爷庙。其建筑风格十分独特,是一座呈三角形的庙宇,这也是“鄱阳湖魔鬼三角洲”的历史由来。
这片水域的失踪事件,最早可追述到北宋时代。当年,大文豪黄庭坚和友人泛舟湖上,曾遭遇怪风恶浪,一行10人仅有3人奇迹生还。黄庭坚本人也险遭厄运,葬身湖底,后侥幸生还,上岸后仍心有余悸,惶恐难安。
据不完全统计,在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沉没于此的船只就达300多只,有近2000人遇难。即便是侥幸生还的人员,也大部分神情恍惚,甚至有人因此精神失常。
曾经有一位轮机长在九死一生后写到:“当晚8时,皓月当空,平静的鄱阳湖波光粼粼,万籁寂静。当船行至老爷庙水域以西8公里处时,突然间巨浪滔天,乌云滚滚。船只像一个小小的弹丸般被数十米高的巨浪高高抛起,重重地落入水中,不见了踪影,而船上的人则全部落水,拼命挣扎着向岸边游去……”
1945年6月的一天,一艘2000多吨级的日本“神户5号”货船,满载着从中国各地掠夺来的金银财宝,缓缓驶向老爷庙水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神户5号”突然鬼魅般地消失了,悄无声息地沉入湖中,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
驻九江的日本军队得到消息后,大为震惊,迅速派出一组潜水队员,赶赴出事水域展开搜索。奇怪的是,15人的搜寻队中,除队长外,其余人都一去不复返。即便是生还的队长,也在不久后变得疯疯癫癫,完全失忆了。
1946年,国民政府为了打捞“神户5号”的财宝,请来了著名的潜水打捞专家爱德华·波尔带领的美国专业打捞队,并企图一并揭开“鄱阳湖魔鬼三角洲”的秘密。
不过,纵然是专业的打捞队,不但没有发现“神户5号”的蛛丝马迹,还白白搭上了几名潜水员的性命。当时的波尔,对打捞的过程三缄其口,其手下也对湖底的遭遇闭口不谈。
直到35年后,波尔才向世人讲述了他的经历:他们在水下遭遇奇怪的白光,湖底也随之震动起来,伴随着滚滚而来的巨响。此时,他们被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裹挟着,昏昏沉沉地紧随白光而去。
这时,波尔被一个巨大的木箱撞击,人也刹那间清醒过来。他拼命抱着木箱,和那股强大的吸力抗衡,终于游到了岸边,而他的几位同伴则随着白光消失了。
即便在解放后的60年代初,仍不时有渔船在此失踪的消息传来。仅在1985年,就有20 余条船只在这里遇难,死伤40 余人。其中有一条渔船在此遭遇水龙卷风,被卷起数十米高,撕成了碎片。
那么,“鄱阳湖魔鬼三角洲”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1984年,江西省为了查清这个区域船只失踪的原因,组建了由自然、气象、地质专家组成的科考队,对这个水域开展了研究。
经过水下探索,考察队发现,这片水域其实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整个湖水的平均深度只有30米,最深处也不过40米。湖底并没有暗礁存在,基本排除船只触礁沉没的可能。最为奇怪的是,专家们并未在湖底找到失踪船只的任何残骸。
在对老爷庙进行考察时,专家组成员发现,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这座古庙,都会感觉是站在它的正面,不过这似乎也和船只沉没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这次考察中,专家们并未找到船只沉没的原因,只是得到一个共识:失事船只都是在瞬间遭遇狂涛巨浪而失踪的。不过,这平地而起的滔天巨浪是如何产生的?专家们并未找到答案。
1990年,江西省再次组织专家对传得沸沸扬扬的“魔鬼水域”进行科考。这次,专家们做出了如下解释。
其一,“魔鬼水域”中可能存在大型水生动物。
“魔鬼水域”旁有一座奇特的千年古庙,因此,但凡有船行至此处时,船员们都会将鸡鸭猪头等贡品抛入湖中,遥祭老爷庙中供奉的菩萨。久而久之,此处就聚集了大型的水生动物抢食祭品,而一条体型足够大的水生动物,就可以掀翻船只,造成船毁人亡。
不过,这种说法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因为并非所有经过此处的船只都遭遇了危险,难道大型水生动物会自行选择攻击对象吗?更何况,满载货物的日本“神户5号”,可不是鄱阳湖里的大型鱼类就可以掀翻的?
其二,湖面生成了破坏力极强的龙卷风。
“魔鬼水域”位于鄱阳湖的咽喉要道,好似一个喇叭口,每当冷气南下盛吹偏北风时,就好比让风穿过一个狭窄的管道,形成“狭管效应”,使湖面风速剧增,从而产生龙卷风。
另外,由于有多达5条江河流经此处,汇聚到长江,因此同样会在这里形成水流的“狭管效应”,导致强烈漩涡的产生。
由此可见,“魔鬼水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以及独特的水文状况,才是过往船只频频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都昌老爷庙一带鄱阳湖水域船经过会转眼消失?
老爷庙水域的最大风力达8级,风速可达每小时六七十公里,冠鄱阳湖,乃江西省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