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系陶罐 十六国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茹 实
历史造就了文物,文物讲述着历史。当一件件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那些尘封的历史也在我们眼前徐徐打开。今年5月,甘肃省博物馆联合新疆、青海、陕西、宁夏、山西、四川7省(自治区)22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展览汇集珍贵文物237件(组),其中一级品70件,以时间为主线,以考古发现及其相关科研成果为支撑,通过“河西崛起”“五凉更迭”“交融会通”“赓续华章”四个单元,以物证史、以图讲史,系统梳理五凉政权的历史脉络,深度挖掘五凉文化所蕴含的“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精神。
持戟武士俑 东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在以河西走廊为核心的广袤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政权,前后相继达139年,史称“五凉”。当时的北中国地区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五凉政权统治下的地区,却因远离战火纷扰,中原士民百姓纷纷避乱外逃至此,如“日月相继”, 河西地区“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由此造就了史不绝书、独具特色的五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对此,陈寅恪先生评价道:“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之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绵延一脉。”范文澜先生认为“十六国以来,河西是当时北中国保存汉族传统文化最多,又是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地区。西方文化在凉州初步汉化后,再向东流”。
青白玉卧羊 前凉 甘肃省博物馆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今河西走廊、新疆及青海部分地区发现了许多五凉时期的遗存,出土了大量墓葬壁画、衣物疏、墓券、镇墓文、文书及佛教造像、石塔等,内容涉及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生活、思想、宗教、文化等多方面信息,对于补阙五凉历史,阐释五凉文化意义重大。展览以这些考古发现为重要支撑,以文物述史,全面展现了五凉政权的成因、更迭,及其文化的各类表现和影响。
五凉文化的形成,与河西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及深厚的历史底蕴息息相关。考古发现表明,河西走廊有马家窑、齐家、齐家—西城驿、四坝、骟马、沙井等史前考古学文化类型,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比重较大。地处欧亚大陆通道的地理优势,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着作用。汉武帝时期开始对河西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河西走廊人口增多,经济发展,民谚赞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时人赞为“富邑”,是东西贸易重要的中转地和商品集散地,又因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喉襟”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后来五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汉之交,窦融乘势出任张掖属国都尉,保据河西。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河西“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关陇一带的人们纷纷携家西迁,河西地区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窦融的这一政治策略为后来的五凉政权提供了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前凉张轨便是“追窦融故事”,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暠等都自云“追踪窦融”。
潘岳书札残页 十六国 甘肃省博物馆藏
展览中,居延遗址出土的汉代木转射反映了汉代边塞防御制度。“驿置道里簿”记载了从长安出发西至张掖郡氐池县的20个地名及各地间的里程,对于研究汉代西北地区的驿传设置意义重大。居延破城子遗址出土的“建武七年窦昭公到高平还道不通军情书”,记载了东汉初年窦融派弟窦昭公窦友赴洛阳表述忠顺之意,却因隗嚣反叛道路中断,至高平(今固原)而返一事。此简是大战前夕动荡局势的反映,对补证《后汉书》有关东汉建武初期河西地区的史事具有重要价值。
文物展览自有其特殊性。要展现五凉政权的历史脉络,就需要通过一些有明确纪年的文物架构起五凉政权的历史脉络。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河西走廊考古出土了大量带有文献性质的魏晋十六国文物,其中有许多带有明确纪年,记录了五凉政权更迭的历史。
马德惠石造像塔 北凉 甘肃省博物馆藏
如前凉第一任当政者张轨,衷心拥戴晋室,临终前嘱咐子孙继续“弘尽忠规”,前凉使用建兴年号时长达46年。临泽县黄家湾滩墓群出土的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临泽县廷决断孙氏田坞案》简册文书,为当时张掖郡临泽县地方政府对一起“兄弟争讼田宅”民事案件的审理记录。简册共计27枚,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西晋简牍册书。其“建兴”年号反映了前凉拥戴晋室,使用西晋纪年的史实。“升平”本是东晋司马聃时期的纪年。前凉最后一任统治者张天锡时国力衰落,随时面临被灭国的危险,不得已改奉东晋年号。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金错泥筩,纪年为升平十三年(公元369年)。其上有“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及某“臣”等字铭。有专家推测此物可能就是张天锡迁至长安时带入关中的。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出土的嘉兴二年(公元418年)李超夫人尹氏墓表为西凉宗室遗物。西凉初创时得到天水大族尹氏的大力支持,李暠的继室为尹夫人,当时民谚“李、尹王敦煌”,足见两个家族渊源深厚。敦煌佛爷庙湾出土有庚子六年(公元405年)镇墓罐,为李暠统治时期遗物。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出土有北凉神玺二年(公元398年)镇墓罐,表明至迟在段氏北凉建立的第二年,敦煌地区已归北凉统治了。沮渠蒙逊继立北凉后,为求生存,曾先后奉大夏和北魏为正朔。酒泉市肃州区石佛寺湾出土的北凉承阳二年(公元426年)马德惠造像塔上的纪年即大夏政权的年号“承光”。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缘禾五年(公元436年)衣物疏,“缘禾”即北魏年号“延和”。酒泉石佛寺湾出土有太缘二年(公元436年)程段儿石塔,“太缘”即北魏年号“太延”。北凉被灭后,沮渠牧犍之弟沮渠无讳、安周等退守西域达二十年之久,后于公元460年为柔然所灭。这段时期被史学界称作“高昌北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77号墓出土的且渠封戴墓表,纪年为承平十三年(公元455年)。且渠封戴生前曾任冠军将军、都郎中、高昌太守,死后追赠敦煌太守,应为北凉王室沮渠氏家族的重要成员,是当时一位政绩不凡、地位显赫的人物。
目前考古尚未发现关于南凉的纪年文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互助泽林村土洞墓、西宁陶家寨墓地、共和县合洛寺墓地,甘肃高台县地埂坡墓群、玉门市蚂蟥河墓葬、官庄墓葬、白土良墓地石板墓等遗存均被认定为鲜卑遗存,蕴含着鲜卑迁徙和南凉政权的历史信息。青海互助泽林村土洞墓出土的双马纹铜牌饰为大马背小马的形象,大马腹部有一对马镫,是鲜卑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体现着鲜卑民族的动物崇拜思想。有学者指出该墓与四世纪中叶以后的秃发鲜卑活动有关,和后来的南凉政权有一定联系。
彩绘木连枝灯 魏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河西走廊魏晋墓中所出彩绘砖画,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生动传神,生活气息浓郁,有“地下画廊”的美誉。如犁地图、扬场图、耱地图、采桑图、畜牧图等,是对当时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进食图、宴乐图等,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豪华生活;墓主人出行图阵容庞大,描绘了当时官员出巡的场景;羌女送行图等反映了五凉时期的民族融合情况;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神仙及龙、凤、麒麟等祥瑞图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道家升仙思想的崇尚;奏乐图等反映了当时中原与西域地区音乐文化的交融。这些墓葬中出土的其他文物同样对研究当时社会文化意义重大。如鎏金“武乡亭侯”铜印、镇军梁府君之墓表首等文物彰显着墓主人不凡的身份地位。陶质耳杯、罐、瓶、灶等明器是当时百姓日常生活用具的真实再现。
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域相连,唇齿相依。在西晋政府南迁江南,北方陷入战乱时代,西域各国与中原王朝的使节往来,往往成为与五凉政权的交往。新疆库车友谊路魏晋十六国墓葬出土文物对于探究五凉政权疆理西域问题意义重大,而这批文物也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高台县地埂坡M4壁画《乐舞图》
在十六国这样一个割据政权林立的特殊时代,从河西出陇右经关中南下的道路受到阻隔,经祁连山向南,经由“吐谷浑道”(又称“河南道”)入蜀,再顺长江南下抵达东晋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的道路,在五凉与东晋南朝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地区,是“吐谷浑道”的一个大的中转地。都兰出土的南北朝时期丝织品,兼具汉魏特色和西域因子,反映着当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凉政权振兴文教、优礼士人,一时之间,学者辈出,人才济济,学术昌盛。甘博馆藏十六国写本潘岳书札残页是一件对当时西晋大文学家潘岳文集的抄本。写本内容文意精深,书法潇洒秀逸,该文物亦是五凉时期崇尚文教的体现。
河西走廊是佛教传播关键驻泊地。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及武威天梯山、酒泉文殊山、临松马蹄寺等石窟均开凿于五凉时期。目前中国最早的宝塔实例即为发现于酒泉、敦煌吐鲁番一带的北凉石塔。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认为,在河西地区存在一种带有鲜明的西域和印度色彩,并最早开始融合汉地艺术的石窟样式,即“凉州模式”。“凉州模式”伴随着北凉的灭亡被带到了平城(今大同),对云冈石窟的开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典范作用,继而对后来的龙门石窟产生了巨大影响,遂成为北魏、西魏、北周石窟艺术的重要样式来源。
金错泥筩 前凉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灭北凉,迁北凉国人三万户于平城,士人、僧众、典籍俱东移。北魏政府兼收并蓄,全盘继承了五凉时期的文化成果,使北魏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为后来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充满五凉文化精华的“河西因子”,在北魏社会生根、发酵,在社会的诸多领域都留下五凉文化的深深印记。
山西博物院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宋绍祖墓铭砖的主人宋绍祖为敦煌人氏,官居幽州刺史,封爵敦煌公。专家推测其可能与北魏平北凉后迁徙至平城的宋繇一族关系密切。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北魏王真保墓,墓中所出文物与中原地区同时期墓葬出土文物基本相似。王真保,秦州略阳人,其家族世代为官,从高祖王擢到王真保,家族成员曾先后在西晋、后赵、前凉、前秦、西秦、北魏等六个王朝为官,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十六国—北魏初年中国北方政权更迭频繁的史实。
鼓吹乐俑 十六国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本版图片均由甘肃省博物馆提供)
五凉所处的十六国时期,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在中原板荡的情形下,以河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社会安定,人才济济,儒学昌盛,成为一片文化的高地,保存和赓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地处中西交通孔道的重要位置,促使五凉政权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吸纳外来文化,将其同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承前启后,影响深远。
五凉时期是甘肃历史上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并对之后的朝代形成了比较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五凉文化所蕴含的“兼收并蓄、融合创新”精神,仍不断为我们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五凉文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五凉文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它保存了中原文化典籍,继承了儒学传统,促进了河西文化学术的发展进步。西晋末年,由于中原一带内乱外祸相继发生,使得原先文化发达的中原一下子变得一蹶不振,文化典籍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相比之下,由于五凉统治者大都爱惜士人,提倡学术,对河西的学术繁荣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中原的文化典籍和学说,在河西得到保存和发扬。根据史书记载,五凉时期河西学者撰有三十余种学术著作,后来《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三种。曾经风靡中州的《人物志》赖刘昞作注保存于河西,记述河西史地的不少著述为后世史家引述采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由河西传入内地,河西学者的大量著作和收藏典校的典籍被选送至江南,奉献于北魏,流传到后世。
其次,吸收西域文明,提高少数民族的汉文化修养,推动了中外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后凉吕光奉前秦苻坚之命征讨西域班师返张掖时,带回了大量的西域物产、请来了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自此西域与河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和联系变得日益密切。西域的音乐、舞蹈、百戏,特别是在西域传播的佛教,随着中西交通的畅通和中外往来的频繁,在河西深深地扎下了根。隋代所定的九部乐中的《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四乐,均曾在五凉治下的河西存留传播,经过改造演变,后来又回归或传入内地。北凉时,沮渠氏笃信佛教,佛经的翻译受到格外重视,修寺造窟活动形成浩大的声势。姑臧内苑闲豫宫被辟为专门译场,昙无谶等译经八十二部、三百一十一卷之多,其中《大毗婆沙》、《优婆塞戒经》的译事分别由沮渠牧犍和沮渠兴国组织翻译班子,前者参加译经的有三百多人,历时十五载,成一百卷。后者有五百余人参与其事,足见规模声势之大。开窟造像方面,沮渠氏佞佛的事实有具体的记载,现存的河西诸遗迹和出土的一些石塔就是有力的物证。佛教传播的同时,本土文化中的绘画、雕塑吸收借鉴了西域的表现手法,显示出中西结合的特征。
第三,学风浓郁,人才辈出。五凉时期,河西教育比较兴旺,传授求学之风甚为浓郁。五凉统治者采取笼络礼遇士人的政策,征聘名流,任用显达,开办学校,奖掖著述,乃至亲自组织文事,参加讲论经义等活动,对河西的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民间的私学传授十分活跃,家世之学遗传不坠,又大大促进了河西文化教育的发达兴旺。从《晋书》、《魏书》以及《北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河西人士的文化素养确实要高出北中国的其他地区。五凉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首先,河西继承、保存了中原的文物典章,借鉴、吸收西域文明,这对江南王朝的文化事业产生了实际影响。其次,河西文化对当时北方特别是对关中文化的复兴进步,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再次,河西文化对北魏统一北方后的文化建设和汉化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隋统一中国后,河西文化作为重要一源,加入了隋唐统一混合的文化之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继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整个五凉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以张掖为中心的北凉政权及其统治者沮渠蒙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五凉文化的核心是张掖文化。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张掖位居河西走廊中心地带,自然条件最为优越,能为五凉文化的形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沮渠蒙逊统一河西建立北凉后,制定了一系列富民强国的措施,他重视文化教育,创办学校,招贤纳士,使北凉境内人才济济,文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第三,沮渠蒙逊联合境内汉民族大姓势力,以郡县方式管理人民,征发赋役,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第四,大兴佛教,译经造像。当时,河西的敦煌和姑臧(武威)是重要的译经中心,地处中心地带的张掖则在佛经翻译、佛教理论研究、僧侣培养、传法受戒、石窟开凿、佛像雕塑与绘画等方面全面发展,使这里不仅成为河西佛教文化的中心,也成为整个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张掖城内的迦叶如来寺也随之成为佛教徒学习佛教的“佛学院”和佛教向中原传播的中心“驿站”。第五,制定了正确的对外政策。沮渠蒙逊在保持国家相对独立的同时,还不时与中原地区的刘宋王朝互通使节,使河西与江南的文化交流得以继续保持。
总之,由于沮渠蒙逊及其整个北凉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如沮渠牧犍、沮渠无讳、沮渠安周等)都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及西域文化素养,他们集汉代以来河西优秀文化之大成,将本土文化、西域文化、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中原地区儒家文化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整合与相互吸收,至此,以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相融合为核心内容,同时又具有显著地域特点的张掖文化就基本形成了。
唐朝时的凉州,现在是那里,?
唐朝时的凉州现在是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凉州(Liangzhou),简称雍凉、凉、雍,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古称雍州、姑臧、休屠,今武威市,又称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在此建都。
雍凉文化的发源地,曾经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东晋时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华夏两大中心之一。隋唐时期,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凉州地势平坦辽阔,河西最大堆积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凉州箴中说每在季王,常失厥绪。上帝不宁,命汉作凉。北魏时期,姑臧是北魏的两大经济中心之一。西夏时期,凉州是西夏的西都,两大经济中心之一。
扩展资料1、凉州的位置
凉州东接蒙古草原,西靠青藏牧区,北邻西域诸国,南连黄土高原,周回平川二千里,水草丰美,宜农宜牧,可谓福地。官方初设雍州治所就在武威。
2、凉州的地形
凉州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山峰冬青顶、莲花山、天梯山、第五山,海拔2000-3200米;东北部是凉州平原,呈西北—东南向延伸。
3、凉州的气候
凉州属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