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祁东发现汉代古墓,祁阳古墓葬

历史趣闻     2023-8-1     点评:5举报

湖南祁阳各朝代的古墓葬可谓灿如星河,为建筑史、文化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厚详尽的实物资料。在祁阳的古墓葬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商、周至春秋的墓葬。发现地点有三口塘美山村商墓、肖家村镇共和村周墓以及距祁东县城西北35公里的小米山春秋墓三处。从墓的形制和出土的随葬物看来,商周墓与春秋墓各有特点:商周墓为土坑竖穴墓,有封土堆,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春秋墓无封土堆,墓室狭长,随葬器物以越式实用铜器为主,并且尚有中原形制纹饰的鼎、矛、戈等,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及楚越文化的相互融合。

西汉时期的中小型墓遍布全县。计有东、西两汉墓葬群56处,随葬陶器以鼎、盒、壶、筋组合十分普遍,坛罐数量较多,铁兵器最为常见,此外,有石璧、铜钱币、铜镜、印章等,并出现券顶砖室墓,墓砖侧面模印几何图形纹饰。随葬铁制器物盛行长环首刀、剑、于、戟等。

三国及两晋、南北朝时期砖室墓,以往发现较少,2001年衡昆高速公路建设时,大忠桥镇羊角井村至冷水滩区伊塘镇刘家村路基地段有较多发现。通过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现场发掘,计170冢。其中有三国至两晋时期墓101冢。墓项多券顶,也有穹窿式,随葬器物以青瓷器居多。亦有小部分铜器、铁器、·青瓷器、陶器等。

唐未时期盛行小砖墓,砖薄小而无纹饰,随葬器物以青瓷器为主,并有部分陶器和各个时代的铜、铁钱币和铜镜等。

元代墓葬无有发现,这一时期考古资料尚属空白。明清时期墓葬现存数量较多,仅名卿显宦墓就有11冢。如陈荐、陈大受、邓球、程温、宁良、卢奇、欧阳利见、杨翰、伍典等名人墓葬,均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40

第一节 商周墓葬

桩木岭墓群 1978年发现。位于三口塘镇嶷山村北。商代。封士堆部分尚存,残高03一1.5米,底径2一5米。1978年清理一座土坑竖穴墓,出土有陶碗、壶、碟等。墓区还采集有鼎足三个,石锛一个和钵等残片。陶器纹饰有云雷纹、回字变形纹。

共和村晒谷场墓群 位于肖家村镇共和村晒谷场。周代。封土堆已全部夷为平地作谷场。在场脚采集有陶片和鼎腿。

小米山墓葬 位于祁东县城西北35公里处的小米山。春秋时代。挖掘出土有青铜器14件,为兵器及生产、生活工具,另有侈口圆底圆堆足立耳绳纹陶鼎残片,置于腰坑洞穴中枯骨左右。出土器物的形制和风俗,属春秋时期越族器物。因随葬品多兵器,推测墓主可能为春秋一武士。所出器物存衡阳市文物处。

640

第二节 汉代墓葬

钢强村岭脚下墓葬 1981年挖房基出土,有铜镜一面,长剑一把,匕首一把,如电筒状无底瓷管二件,一米见方的黑色光滑石片一件,金簪一件,无釉瓷缸二个,另有铜镜片一小块。上述器物已由衡阳市文物队收存。

采山口墓群 位于三口塘镇栗山口村西南。西汉。封土堆无存。部分墓室被毁,采有方格纹陶罐残片。

茅塘墓群 位于茅竹镇道塘村西南。西汉。封土堆无存。部分墓室被毁,采集有方纹陶罐、钵、碗等残片。

老鸭山墓群 位于茅竹镇老鸭山村东北。西汉。封土堆无存。部分墓室被毁,采集有陶罐、碗残片。

老虎墓群 位于茅竹镇茶园村西北。西汉。封土堆无存。部分墓室被毁。采集有陶罐、陶碗等残片。

牛鞍山墓群 位于茅竹镇大岭村东。东汉。封土堆无存。地表暴露有券顶拱室墓,呈青灰色。采集有陶碗、陶罐等残片。

竹山墓群 位于茅竹镇竹山村东北。东汉。封土堆无存。地表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星青灰色。采集有方格纹陶罐残片。

矿子岭墓群 位于茅竹镇板桥村西。东汉。封士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采集有陶罐、陶碗残片。

黄泥塘墓群 位于黎家坪镇铁脚湾村东南。东汉一晋代。封土堆尚存。残高1―2米,底径3―5米。部分砖室已暴露券顶,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

荷家坪墓群 位于文富市镇香花桥村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

640

圆顶山墓群 位于文富市镇电排站村东。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地表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

桃子山墓群 位于文富市镇芋子塘村西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绣砖室墓,砖呈青灰色。

水银桥墓群 位于黎家坪镇朝主山村西北。东汉。封士推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其中有的砖侧印有“零陵区府君”、“富贵宜车马”、“利奴婵广富”等文字。

水桐铺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长春村东北。东汉。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采集有方格纹陶罐残片。

龙灯岭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断桥湾村西北。东汉。封土堆无存。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采集有方格纹陶罐残片。

信家岭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中益村东南。东汉。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采集有方格纹陶罐残片。

沟山塘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沟山塘村东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

中秋坪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碧田村东。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

松山岭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碧连村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几何纹。

兔毛岭墓群 位于七里桥镇竹山湾村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墓已暴露券顶,砖呈青灰色,饰叶脉纹。

麻叶塘墓群 位于羊角塘镇新铺村西。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破坏,地面散布青灰色墓砖。采集有陶壶残片。

搭洲墓群 位于黄泥塘镇搭洲村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墓室被破坏,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

胡家山墓群 位于进宝塘镇河市村西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墓葬已被破坏,地面散布有叶脉纹青灰色墓砖。

二盘山墓群 位于进宝塘镇井边村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破坏,地面散布有叶脉纹青灰色墓砖。

瓦屋院墓群 位于白水镇福田村东。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墓葬已暴露,均为券顶砖室。地面散布有几何形纹青灰色墓砖。

枣子园墓群 位于大忠桥镇饶塘村东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墓区有少数砖室墓被破坏,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

640

胡家山墓群 位于八宝镇大众村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破坏,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砖饰几何形纹。

两河墓群 位于肖家村镇两河村东北。东汉―晋代。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破坏,砖呈青灰色,饰几何形纹。采集有陶器残片。

枫树山墓群 位于文明铺镇沟河村南。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已暴露券顶,地面散布有几何形纹青灰色墓砖。采集有方格纹陶罐残片。

金佛观墓群 位于龚家坪镇窑头铺村西。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毁,砖青灰色,饰几何形纹,采集有方格纹陶片。

后头山墓群 位于文明铺镇娥婆凼村东。东汉。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饰儿何形纹,采集有方格纹罐残片。

长益岭墓群 位于下马渡镇枫林铺村东北。东汉。封士堆无存。部分墓葬已暴露,为券顶砖室,砖是青灰色。米集有陶鼎和方格纹陶器戏片。

凤凰山墓群 位于下马渡镇藕塘冲村西。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己暴露,砖是青灰色。米集有方格纹陶器线片。

刘家岭墓群 位于下马渡镇刘家岭村北。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墓被毁,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采集有方格纹陶器残片。

五甲垅墓群 位于下马渡镇桃子坪村北。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已暴露,地面散布有几何形纹青灰色墓砖和方格纹陶器残片。

杨家冲墓群 位于羊角塘镇新龙村东北。东汉。封土堆无存。地面暴露有券顶砖室墓,砖是青灰色,饰几何形纹。采集有方格纹陶器残片。

欧阳铺墓群 位于观音滩镇欧阳铺村西北。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已暴露参顶,砖是青灰色,饰几何形纹。采集有陶碗残片。

容驷墓群 位于茅竹镇容驷村东北。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破坏。采集有方格纹陶罐、陶碗及铜剑、铁剑等。

549

对门山墓群 位于茅竹镇容驷村东南。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已暴露券顶,砖是青灰色。采集有陶碗、陶碟和方格纹陶罐残片。

禁岭墓群 位于进宝塘镇满冠村北。东汉。封土堆无存。墓区少数砖室墓被破坏。出土模型器有陶猪、猪圈、水井、仓、屋及陶罐等。

杨柳塘墓群 位于大忠桥镇白鹤村北。东汉。封土堆无存。少数砖室墓已暴露券顶,砖呈青灰色。采集有陶钵、陶碗等。

马头墓群 位于肖家村镇马头村南。东汉。封士堆已夷平。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采集有陶碗残片。

下百田墓群 位于肖家村镇下白田村东。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墓被破坏,地面散布青灰色墓砖。采集有方格纹陶罐和铜矛残器。

高家岭墓群 位于肖家村镇下白田村东。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毁。地面散布青灰色墓砖。采集有方格纹陶片。

铁脚湾墓群 位于黎家坪镇铁脚湾村西。东汉至宋代。封士堆无存。地面暴露有砖室墓,砖呈青灰色。采集有方格纹陶罐和宋代陶碗残片。

道山岭墓 1963年开瓦窑时发现。位于白水镇柴塘村。东汉。出土铜剑一把,两侧有刃,连柄长0.8米,宽5厘米。

里塘坪墓群 位于茅竹镇板桥村西。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已暴露券顶,砖呈青灰色。采集有陶碗、陶碟和方格纹陶罐残片。

满冠村墓群 1981年发现。位于进宝塘慎满冠村。东汉。封土堆无存。出士陶器有:小水井、粮仓、房屋、床、猪圈、猪食盆、罐等。所有出土物,均被衡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拿去。墓区现已种上作物。

胡家院墓 位于黎家坪镇瑶城村。东汉。封土堆无存。墓道已暴露,墓道壁高1米,宽15米,青砖拱砌。因挖屋脚出土铜镜一面血,小碗八个,碟子八个,碗碟已全部打碎丢失。采集有铜镜一面,上有“富贵人吉”四字,网格状纹饰汉砖一个。

640

壁塘墓群 位于羊角塘镇硃砂井村。东汉。封土堆无存。部分砖室墓被破坏,墓为砖砌拱壁,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墓内有石灰、骸骨灰。

纪家堰墓群 位于羊角地镇龙山村。东汉。封土堆无存。墓室大部分遭破坏。出土有墓砖、花纹陶罐、铁斧形兵器、锈铁刀二把。采集有青灰色汉砖、小方格陶片,半节铁刀一把。

瓦毛岭墓群 位于七里桥镇湖塘湾村。东汉。墓区已垦为稻田。开荒时,出土墓砖已被村民挑回砌猪栏。

刘家岭墓群 位于下马渡镇刘家岭村。东汉。墓地已被垦为稻田。据群众反映,20世纪60年代开荒,曾发现许多砌有汉砖的墓室。大桥湾街村民李玉坤曾用墓砖制成砚池一方。

塘冲墓群 位于羊角塘镇塘冲村柑桔园内。东汉。封土堆无存。整个墓区已开辟为柑桔园,地面散布有青灰色墓砖、陶片。

雅塘冲墓群 位于羊角塘镇中学校园围墙内外。东汉。封士堆无存。整个墓区已辟为校园操坪及教学楼。地面散布很多青灰色墓砖、陶片。

六合岭汉墓 位于浯溪镇六合岭村。东汉。封土堆无存。出土有汉砖、陶罐、铁锭10砣。采集有铁锭4砣及汉砖、小方格纹陶片等。

640

第三节 晋代墓葬

据李馥编《祁阳县志·山水篇》载,因农民掘土,曾发掘晋墓两处。

祁山山麓晋墓 为晋太康元年(280)吏部从事祁阳黄二千石墓,砖文有“宜子孙、宜寿考、宜钱财利”等字,字皆篆隶。未得志铭,世系已不可考。

枫林桥高埠晋墓 为屈府君墓。墓室拱顶,中有间墙,似容二棺,墓道砖题“晋义熙末年(418)故零陵太守屈府君之墓”。又有砖文镌“何太室”字样,全文不可辨,或其夫人附葬。

大忠桥羊角井晋墓 2001年2月至8月,衡昆高速公路施工中,在大忠桥镇羊角井村刘家组和冷水滩区伊塘镇马家村唐家组两地间的杂树林中,于长约1.5公里,宽50米的路基地段发现有古墓葬群,通过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专家现场发掘,计有东汉砖室塞10冢,西汉士坑墓160冢,有部分晋代墓。出土器物共计2600余件,计有铜器、铁器、陶器、青器等,绝大部分器物较完整。所有出土器物均由省考古研究所运往石门工作站修复。

640

第四节唐宋墓葬

叉路口唐墓 位于进宝塘镇种田村北。唐代。墓为砖室结构,局部已暴露。采集有人物画像砖。

下祖山墓群 位于潘市镇龙江埠村东。宋代。地面暴露有土坑竖穴墓。采集有陶碗、钵、壶等残器。

黄家台墓群 位于白水镇田丰村南。宋代。部分墓葬已毁。采集有陶罐、陶碗、陶钵残片。

獠皮田墓群 位于肖家村镇共和村南。宋代。部分墓室被毁。采集有陶盖、陶碟等。

640

第五节 明代墓葬

龙家冲墓群 位于白水镇青年村南。明代。封土堆无存。其中二座墓已暴露穹隆顶,墓砖呈梯形,青灰色。

漏泽园 共二处,一在县治西门外白竹湖右;一在小东江浅茅坪。明贡生钱中选捐建,方广里余,以瘗义冢。

黄家渡义冢 在县城南80里,明里民黄杨我捐建。

608

第六节 唐至清名人墓葬

宋太常寺博士左司谏知制诰路振墓 墓地在梅溪镇城墙岭村路家咀,离城约40公里。封土堆,墓室无存。墓地后30米处为一石山,石灰石排列如坡墙,故名“城墙岭”。路姓原有墓庐供子孙守坟,后绝。1949年前尚有坟堆,墓穴有石级可登,内为拱窑,后因开荒平毁为种植地。附近唯存有一石墓顶,上圆下方,中如鼓。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浙江布政使宁良墓 墓在浯溪中宫寺后,座西南向东北,原有一大坟圈,墓碑系二石龟驮。桌前二亭旁矗,有石牛、石马、石象,以壮观瞻。墓周围及墓道均为鹅卵石铺垫,墓于1958年夷为平地。墓碑、石刻以及所铺鹅卵石,均因建闸修路,破坏无余,今只余杂草一片。墓后树木亦因1958年大炼钢砍伐,现为祁阳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通政使参议太仆程温墓 墓在城北黎家坪镇铁脚湾村高峰观山脚下程家祖山内。墓座西北,朝东南,墓葬有坟圈,刻有龙凤走兽,竖有墓碑。1977年开山造林,坟圈石、墓碑被毁,封土堆已无存,现存墓室。周围有零星松树。程温祁阳人,成化中(1465一1487)进士,后官太仆,因刘瑾用事,致仕归,名重一时。

明吏部尚书陈荐墓 墓在潘市镇毛家埠村于家坪响头山,即今马鞍岭供销社围墙外2米处。明崇祯八年(1635)谕祭葬。墓座西北朝东南,前为公路,左抵供销社围墙,右为乡办草席厂,后为于家坪。原有纹圈、享堂,墓碑刻“大学士陈荐之墓”。1958年“大跃进”时,墓地被开为菜土,坟圈地为段盛忠兄妹所重葬。坟圈石料陆续为人抬走,现除段姓三坟堆外,均为菜地。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荐字行庸,号苑石,祁阳金桥(今属祁东)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紧官御史、户部尚书、河凛总督,其按黎欧西,总理滑政,洁己奉公,教灾活民,有称于时。为官50余年,林下引年,为八十余卒。家居时杜门谢客,著有(古今裹辨)百余套,其请改折清粮,均平排山驿马,有德于邑人,迄今民间口碑犹在。

640

明两淮盐运使卢奇家族墓 墓在祁阳城南37公里的白水镇联盟村凤凰山满至岭,真名鸟山,墓座北朝南,东边200米处是蛇叶唣,正南山脚下是李家冲稻田,正南右侧500米处是联盟村杨家院,正南左侧600米处是联盟村卢家院,西边200米处是联盟村新生茶叶场,北边紧靠凤凰山满至岭后山,是一片杂树林。

墓地直径13米,周围有石坟圈,进口处坟圈石高0.7米,墓碑处高2.3米。坟圈内葬有四棺,竖坟碑三通,载墓主姓名及官职。中为卢奇父文桥公之墓,现已毁;左为卢奇与继配陈氏合冢;右为卢奇原配张氏之墓。卢奇父文桥公之墓于1958年被当地群众挖掘,挖出一块大石板,棺内有石砚一方,铜顶一个,现二物不存。据卢氏族谱记载,卢奇墓后又迁至小鸟山亨塘冲。原墓前山脚下有一庵,庵前有井,庵后有石碑坊一座,从墓地到山脚砌有长150米左右的石阶,现均已毁。石坟圈和三块石碑尚存,但文字已漫漶不清,难以辨认。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户部郎中邓球墓 墓在城东10公里牌楼湾井塘坪岭上(今七里桥镇排楼湾村第三组),座西北,朝东南。原坟高3米,坟围直径15米。从山脚至坟,有三段台阶,每段7级,共为21级。墓左100米许,有石牌坊一座。1958年大跃进期间,号召挖金银,墓被掘,当挖至3米处,见有二合四分石板一块,上刻“此处并无金银”六字。开棺后,不见遗骸,只见铜镜一面(当即换糖吃了),如人头泥团一个。牌坊早毁,坟圈石料亦被撬尽,左侧尚有残碑半截,有“之墓”及“三子球”等字,传闻球与父合葬一坟圈,碑文可证。

邓球字应鸣,号来溪,又号寄漫子。明嘉靖乙未(1559)科会试第十名登进士第,历宜兴、弋阳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山西清吏司主事,广西清吏司郎中,历员外邮、郎中,出守铜仁,逆权势,解绶而归。归来日唯读书,时理学盛行,球居湘江左岸海水湾之梅花洞,穷极钻研《易经》,著有《皇明泳化类编》136卷、《皇明泳化续编》7卷、(理学宗旨》二卷、《杂记》二卷以及《闲适剧谈》、《思省录》、《吕仙集》、《江东集》等行世。邓球于沉酣典籍外,尤关心培养后进,创建文昌塔和文昌书院(后改为永昌书院),为本邑育植人才,不遗余力。同时,热心公益事业,建有镇祁楼、保障楼、环带楼、观音阁、武穆祠、东兴寺、龙王殿、关圣庙、梅花洞、讲堂以及氏宗祠等2003年5月15日,永州市人民政府“永政发[2003]14号”文件公布该墓为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太仆寺少卿伍典墓 墓在祁阳城北12公里山霖观后(今黎家坪镇沿江林场分场屋下方30米),座东北朝西南,前抵苏油坪连鱼塘陈家岭村,后抵黎家坪镇沿江林场响堂岭,左抵黎家坪镇沿江林场分场棕树口,右抵黎家坪镇沿江林场分场大歧岭。墓地直径为3.5米,有墓室,原有坟圈,竖有墓碑,“文革”时墓被挖。坟圈和墓碑已毁,现只有墓痕,开棺时有一铜顶、一石砚,此二物现无下落。

伍典字克从,号填商。少颗异,日诵千高,以渊博驰誉。王子年152)乡这童解,丙辰成进士,殿试拟斯甲,待传胪得=甲第六,积官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邮中,出守建昌府。后补福州,改夔州。又补顺庆,宽严互济,所在皆得民心。在顺庆时,赖然为民除患,杵权要意,左迁盐运同知,拂衣林下。复起山东提学副使,闻报而终。

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两广总督陈大受墓 墓在浯溪南二里陈家祖山(浯溪村一组),乾隆18年(1753)谕葬。座东南,朝西北,墓后为山,山下为田,面对零祁公路,相距100米。墓左为后头院,墓右为六房文家院,各距30米,竖有墓碑。墓前有蟠龙石柱一对,并有翁仲二、石马二、石羊二,更前侧为石亨、石牌坊,坟圈因迁墓毁。1958年,墓前树木、石料被毁,墓穴现存,已没荒草。

陈家因抄家,墓从上述墓地迁三门滩猫狸甸(七里桥镇白竹塘村九组),距县城12里。1958年挖金银,此墓亦被毁,墓系糯米瓷瓦灰混合物冻结。内棺外槨,开棺后,尸体尚好,着朝服、朝帽、朝靴,见风后全部腐烂。有一串朝珠失踪,当时有三个公安人员在场。墓圈和石碑也陆续被抬走。上二墓地现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大受(1702一1751),字占威,号可斋,祁阳下马渡藕塘冲人。清雍正癸丑(1733)进士,乾隆元年(1736)授翰林院编修,御试名列第一,历任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户部、兵部、史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安徽、江苏、福建巡抚,直隶、两广总督,清廷倚为重臣数十年,1751年卒于广东任所,1753年归葬浯溪。陈为清朝显宦,任安微巡抚时,力行播种宜早稻,有益于时。同时,带头捐资重修祁阳文昌塔,至今口碑犹存。

616

清浙江提督江南淮扬镇总兵欧阳利见墓 墓在祁城北15公里的枫树岐。墓座西南朝东北,前距竹茶冲老屋、新屋组约1000米,左距石湾组约1000米,右距下荆冲组约1000米,后面紧靠枫树岐(东风村石湾组),岐顶上有三棵大枫树,坟墓就在三棵枫树下100米处。该墓直径为3米,原有坟圈和墓碑,1958年墓被挖,开棺后面目如生,陪葬朝珠一串被人拿走不知下落,坟圈墓碑已断裂,只留下墓葬痕迹可辨认。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利见(1825一1895)祁阳浯溪镇白鹭甸村人。幼贫,务农。1854年参加曾国藩湘军水师,任火伕,于同治年间,累官浙江提督、江南淮扬镇总兵,抗法名将。1885年率水师在镇海口击退来犯的法国舰队。

清永州知府杨翰墓(附其母、妻墓) 墓在祁城南5里五里牌杨家庄房(浯溪镇五里村六组),座西向东。右侧为其夫人墓。左距五里牌亭子约200米,右距杨家庄房约30米,前抵杨家大甸,后距祁零古道约30米。原有坟圈墓碑,1958年某夜,由乡于部带人挖墓取宝,开棺后尸如生,起出朝珠串,纸扇一把,旱烟斗一根,瓷罈一对,罈壁上书杨翰生平事迹。所有出土物现皆不知下落。其夫人棺内除水以外,则空无一物。其坟圈墓碑石料,陆续被毁作他用,现坟堆尚好,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曾的华西李本

其母王太夫人墓原葬陈家园,即现陶铸中学围墙内。1957年学校扩建,移至语溪乌龟山下,现墓碑完整。原墓用糯米糍粑与瓷灰混合物封闭,外用特制青砖砌成墓穴,人可入内。当迁坟拾棺至新墓地时,基层干部乘机开棺,尸亦如生,可扶座。取出金玉簪二根,金别簪子一根,银、玉镯各一对,朝珠一串,珍珠一颗(珠在其女杨明真处,即浯溪镇长流村九组)。

杨翰(1812一1849)原名汝栋,字伯飞,号琴海,别号息柯居士。原籍北平,生于四川。32岁道光24年(1844)时中进士,入翰林院,咸丰八年(1858)任永州知府七年。隐居浯溪后,致力修茸浯溪并埋头著书,祁阳图书馆尚存有《息柯白笺》、《息柯杂著》、《衰遗草堂诗抄》、《归石轩画谈》四种。翰之后裔住沿溪村、白果村,孙杨少白善画,潦倒以卒。

640

明诰封都察院佥都御史陈良能并妻恭人雷氏墓 墓在浯溪,万历36年(1607)曾谕祭。

翁大环墓 翁为余姚人,原任道州知州翁运标之父。墓在河埠塘狮山对岸白沙洲,有《永思祠启钥庭碑记》,邑人邓献璋有《书白沙洲考后》纪之。

【参考资料:祁阳文化志】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历史上最大的龙卷风,横跨美国三个州(如何防护)

历史上最大的龙卷风,横跨美国三个州(如何防护)

历史趣闻阅读:933   点评:22
辉县的历史文化,辉县胡桥非物质文化遗产

辉县的历史文化,辉县胡桥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趣闻阅读:475   点评:20
武则天手下酷吏发明的十大酷刑

武则天手下酷吏发明的十大酷刑

历史趣闻阅读:14431   点评:248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尧舜禹考古发现,尧舜禹是公元多少年

尧舜禹考古发现,尧舜禹是公元多少年

历史趣闻阅读:452   点评:10
河南郑州发现全国首个商代金覆面

河南郑州发现全国首个商代金覆面

历史趣闻阅读:393   点评:7
刘伯温真的算出了明朝灭亡吗?刘伯温都有哪些预言

刘伯温真的算出了明朝灭亡吗?刘伯温都有哪些预言

历史趣闻阅读:15016   点评:301
揭秘令妃生了几个孩子,四男二女嘉庆帝也在其中

揭秘令妃生了几个孩子,四男二女嘉庆帝也在其中

历史趣闻阅读:13542   点评:299
古代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和波斯文明

古代波斯文明,希腊文明和波斯文明

历史趣闻阅读:552   点评:14
60岁大叔挖出4件国宝专家连夜赶来做工作上交国家奖励1500元

60岁大叔挖出4件国宝专家连夜赶来做工作上交国家奖励1500元

历史趣闻阅读:445   点评:4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