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研究,考古资料中的史前文化

历史趣闻     2023-7-27     点评:27举报

人民网-人民日报

400

石峁遗址外城东门。

400

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器。

400

陶寺出土文字陶壶。

400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器。

如果说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的主要目标是寻找中国文化起源,1949年后的中国史前考古学则将最宏大的学术目标确定为重建中国古史,即以考古学的方法论证,在史前时代,历史时期绵延至今的多民族统一中国之“雏形”已经出现,“多元一体”的基因和“分久必合”的大势已经形成。70年来,几代考古学者对此初心未改,矢志不渝。

中国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基本建立

1949年至1979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已达六七千处,中国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基本建立。

上世纪50年代,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掘深化了对仰韶文化的认识;而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则全面揭露一处仰韶文化早期聚落,为社会组织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料。1977年发现于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是一处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之前的空白。

学术建设是在一系列重大发现的基础上展开的。

1954年,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尹达即指出:“这些新石器时代的不同系统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就逐渐形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的不同地区不同部落的文化。”明确了史前时代的文化格局和历史时期多民族一体国家的联系。

80年代以前,当时确认的最早的史前文化——“磁山—裴李岗文化”等“前仰韶文化”仅见于黄河流域;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又一直是大一统王朝的中心,因此,“黄河中下游中心”或“中原中心”模式成为构建中国史前基础的主导。1959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即提出:“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黄河中下游一直是古代文明的中心。……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与不可分割的联系,奠定了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发展基础。”石兴邦和严文明等代表性学者有类似表述。此模式第一次依据丰富的考古资料切实探讨了史前文化格局和历史时期中国的联系,对“先进”的黄河中下游文化影响和维系四方的中心地位的强调,也树立起以考古资料论证史前文化“一体性”的范例。

整个中华文明起源呈满天星斗之势

1980年至1999年是重大考古发现密集呈现的20年,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们对于中国史前时代社会发展程度的认识。

辽宁建平牛河梁遗址为红山文化的祭祀圣地,1983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型石砌祭坛、数处积石冢和一座“女神庙”,出土大量精美玉器和神像,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1986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杭良渚第一次发掘到了高等级的反山墓地。它和瑶山墓地出土的琮、璜、璧、钺的玉器组合震惊了学界,揭开了良渚古国的面纱。

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1978年至1984年揭露出高规格大型墓葬,随葬的彩绘蟠龙纹陶盘、玉器、鼍鼓等礼器所表现出的“礼制”和汇集四方物品的气度,引发了我们对古史记载中帝尧功业的推想。

这些发现为中国的史前基础的构建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和更广阔的背景。

“中原”之外的重大发现将一个清楚的事实摆在中国考古学家面前:黄河中下游并非“一直是古代文明的中心”。周边地区“前仰韶”文化的发现更表明中国史前各文化区有自己相对独立、基本平行的发展道路。

面对新资料,考古学家苏秉琦在1981年提出“区系类型”模式,将中国史前文化分为六大区系,强调各区系沿各自的道路发展,均曾出现“文明曙光”,整个中华文明起源呈满天星斗之势。

1986年,受“区系类型”模式启发的考古学家张光直借用“相互作用圈”概念,提出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形成了范围北自辽河流域,南到台湾和珠江三角洲,东自海岸,西至甘肃、青海、四川的相互作用圈,并认为可称之为“中国相互作用圈”,因为“这个史前的圈子形成了历史期间的中国的地理核心,而且在这圈内所有的区域文化都在秦汉帝国统一的中国历史文明的形成之上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严文明先生于1987年提出“重瓣花朵”模式,指出史前文化格局中“最著名的是中原文化区,它以渭河流域和晋陕豫三省邻接地区为中心,范围几乎遍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全境”。此大中原地区周围有甘青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燕辽文化区、长江中游区和江浙文化区,更外层还有福建、台湾、广东、云南、西藏、东北、内蒙古、新疆等文化区,“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因为位居花心,“易于受到周围文化的激荡和影响,能够从各方面吸收有利于本身发展的先进因素,因而有条件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多元”文化因密切交流而渐成“一体”

进入新世纪,重大发现仍迭出不穷。这包括牛河梁16地点大墓、安徽含山凌家滩大墓、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祭祀遗迹和瓮棺葬玉器、陶寺天文观测设施以及良渚城址和水利设施等已知遗址的新发现,也包括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中期大型房址和墓地以及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崧泽文化墓地等新发现。

2011年以来,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更是公认的“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气势磅礴的石城、新异的石雕、砌入墙中的玉器促使学界郑重思考西北地区在中国文明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诸多考古现象的观察,笔者认为,距今6000至5300年前后,中国史前各文化区不仅社会同步发展,地区间交流互动也进入新阶段。各地区新涌现的社会上层为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威望,构建出一个社会上层交流网,以之为媒介的礼仪用品和高级知识的交流在考古中得到证明,促成了各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各地区共享的原始宇宙观、天文历法、权力表达方式、丧葬和祭祀礼仪等均成为后世相关思想和制度的滥觞。区域间交流也促进了相关“共识”的形成,但各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各具特征:红山文化和凌家滩玉器反映出强烈的宗教取向;大汶口文化和崧泽文化随葬品丰富;西坡遗址反映的庙底沟社会则更注重大型公共建筑和墓葬规格,无奢华随葬品。这样的局面正如“满天星斗”。

中国史前区域文化的发展构成了日后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部分。经过70年的考古工作,史前各区系文化的主体日益明晰,这也是考古学家能够从物质文化中看出各区域文化交流或冲突的根本原因。经过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发展,中国各区系史前文化的面貌日渐显露出同一趋势,直到夏商周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明兴起之后,才逐渐改变。夏商周三代文明像一个滚动的雪球,越聚越大,文化的同一性也空前加强,最终为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李新伟供图

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5日 20 版)

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研究,考古资料中的史前文化

中国史前文化在考古学上有哪些命名和遗存?

新石器时代考古,无论是新发现的遗址的数量,还是其内容的重要性,更是以往望尘莫及。过去只知道仰韶、龙山。
仰韶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在河南渑池发掘的仰韶文化,以红陶、彩陶为特征。
龙山是指以山东章丘县龙山镇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出土的陶器以黑陶、灰陶为特征,最典型的是一种薄胎,黑而光亮的被称为蛋壳黑陶的陶器。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初由梁思永等人发掘的。梁思永是梁启超的二公子,他学考古是梁启超的决定,可见考古学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按早晚顺序讲,
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有距今10000年到12000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广西桂林甑皮岩、邕宁顶蛳山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等。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火候很低,质地粗糙,纹饰简单,代表了陶器刚发明不久的技术水平。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在文化层中还发现了最早的栽培稻遗迹。
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的遗址以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后李文化、老官台文化和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石门皂市文化、城背溪文化等为代表。遗址范围扩大,房基、墓葬都有发现,陶器种类丰富,粟作农业、稻作农业遗迹随处可见。
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除以前发现的仰韶文化,有山东和苏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这个阶段,社会发展迅速,聚落开始分化,等级已经出现。
新石器时代末期或称之为铜石并用时代,除龙山文化、齐家文化是早前发现的,新发现的,长江流域上游有宝墩文化,中游有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下游有良渚文化,北方地区有小河沿文化等。
至于早期青铜时代,有关夏商代考古,自安阳殷墟发掘之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仅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先后发现了商代早期的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洹北商城、东先贤遗址等一系列商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等夏文化遗存,以及东岳石遗址为代表的东岳石文化,
还在北方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岭南地区发现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上层文化、围坊三期文化、张家园上层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荆南寺类型遗存、吴城文化、湖熟文化、马桥文化、石峡中层文化、浮滨类型遗存等中原周边地区的当地土著文化遗存。
有关周代考古,在周人起家的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的周原,西周都城遗址长安一带的沣镐,河南的洛阳以及燕、晋、虢、齐、鲁、应、秦、楚、蜀、吴、越等诸侯国的都邑几乎都有重要发现。不仅是这些地点发现了,各个地点都有丰富的内涵,诸如王侯宫殿、陵墓、手工业作坊乃至形形色色的遗物,可以说应有尽有。

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研究,考古资料中的史前文化

中国史前文化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

中国史前文化的先后顺序是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期、青铜时代,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有西侯度遗址、元谋人遗址、匼河遗址、蓝田遗址、东谷坨遗址,中国史前文化一般指人类出现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时代,意即历史记载信史前的时代。

中国的史前文化中,旧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提出来的一个时间区段概念,其一般被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在旧石器时代期间,人们在早期的能人和智人基础上向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大幅度化。

其中在中国的史前文化中,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史前考古学着重从史前文化遗址的地质、器物、古人类、古生物遗存来研究,历史考古学则通过文字、铭刻、古建筑等方面考察古人类的历史。

中国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早期之间,其特征是细石器的制造,所以又称作细石器时代。

中国在约前1万至前7千年间处于中石器时代,一、二千年间又纷纷进入新石器时代,持续时间较短,陕西省大荔县沙苑的沙苑文化、河南省许昌市灵井的灵井文化、山西省沁水县下川的下川文化等。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没有开放的花通称花骨朵儿,古代的一种兵器骨朵

没有开放的花通称花骨朵儿,古代的一种兵器骨朵

历史趣闻阅读:592   点评:13
吕布怎么死的,众叛亲离最后被曹操所杀

吕布怎么死的,众叛亲离最后被曹操所杀

历史趣闻阅读:8795   点评:168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5023   点评:136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鉴赏及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初中古诗词鉴赏及答案

历史趣闻阅读:608   点评:22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及套路

历史趣闻阅读:486   点评:8
盗墓笔记最凶险的古墓,盗墓后最怕什么

盗墓笔记最凶险的古墓,盗墓后最怕什么

历史趣闻阅读:438   点评:11
田建文 考古,考古学家田建文

田建文 考古,考古学家田建文

历史趣闻阅读:532   点评:13
南海神号广州日报号游船,央视新闻南海一号

南海神号广州日报号游船,央视新闻南海一号

历史趣闻阅读:514   点评:22
四川古遗址协会,川大考古研究中心

四川古遗址协会,川大考古研究中心

历史趣闻阅读:432   点评:11
纪录片敦煌师父三对师徒守护敦煌的故事,敦煌纪录片史实记录

纪录片敦煌师父三对师徒守护敦煌的故事,敦煌纪录片史实记录

历史趣闻阅读:456   点评:12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