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什么?很多人说是挖宝,但在考古学者眼中,考古是现代人通过科学研究对古代故事的情景复原活动,通过考古,还历史以真实。考古,其目的就是佐证史书记载,同时也丰富和完善现代人对古代的认知,所以说考古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近些年考古发现中,不少颠覆了我们固有的认识,也推翻了一些历史传说或者史书记载。
如西汉海昏侯墓的发现可谓是给这位曾经的天子正了名。在《汉书》的记载中,海昏侯刘贺在被大臣霍光扶上帝位的27天里,就雷厉风行地干了1127件不该干的坏事,俨然就是一个昏君败家子,所以霍光只好将其贬为海昏侯,罢皇帝位。而通过考古发现,海昏侯并不是史书记载的那样一无是处,他对封国的治理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远未被史书提及,所以考古是还了海昏侯一个清白!
同样的例子还有我们中学都学过《史记·陈涉世家》,其中记载秦法严苛,致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讲的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劳役去渔阳戍边(今北京密云),陈胜吴广二人为管理劳役的屯长。队伍走到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于是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兵反秦。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秦法误期当斩”也成为通论。
但是在1975年11月,在湖北省孝感地区云梦县出土了一批秦竹简,因为地下水的恒温作用,所以保存较为完好。经过考古学家整理,共计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等,其中大部分是法律条文,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条。
其中就有秦律中《徭律》部分条文的抄录,记载就有“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这段意思是为国家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甲。迟到三天到五天,斥责;六天到十天,罚一盾;超过十天,罚一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
也就是说,根据出土的秦简记载,国家征发徭役,对迟到者最高处罚只不过缴纳价值一副盔甲的罚款,而且因为大雨导致的迟到和误工,是不会进行处罚,而且会取消征发的命令。
这一记录和陈胜吴广起义时声称“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截然相反,到底是秦律出错还是秦律的规定只是故作仁慈,实际并未执行,还是陈胜吴广故意扭曲法律,为鼓动起义而故意夸张了徭役迟到的惩罚,亦或是秦二世修改了秦法,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虽然这一考古发现并不能推翻《史记》的相关记载,但却带来了很多研究和思考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人们对秦法的认知。
再如天水放马滩的出土简牍和纸张,推翻了史记中关于苏秦张仪的各种记载,推翻了蒙恬制笔和蔡伦造纸的传统说法,推翻了十二生肖起自于汉代的说法,推翻了人死后变鬼的观念是从印度传来的说法。
天水放马滩出土了从战国晚期到秦汉时期的文物,其中的木板地图是世界最早的成熟地图,上面已经有了等高线;其出土的纸地图和毛笔推翻了蔡伦造纸和蒙恬制笔的传统说法;其出土的战国《日书》中已经出现了十二生肖和十二平均律,战国竹简《墓主记》上已经有了彼岸世界的描述,而且再次明确记载张仪对手是犀首,苏秦生活的年代晚于张仪,史记中苏秦和张仪斗法纯属关公战秦琼——乱弹琴。
史书里有哪些已被现代考古发现推翻的记载?
很多事情的事实真相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能够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也只能依据史书上面的记载。随着考古的发现,史书中记载的很多事情被推翻了,那么史书中记载的是否真的有错误呢?
史书中有哪些记载又被考古的发现推翻了呢?
这第一件事就是被很多人提到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曹操七十二疑冢”,这一记载在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发掘、勘探得知这片墓穴和曹操没有一点关系,这个说法也就被推翻了。其实这个记载并不是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这一观点是从宋代才开始流行,在经过后世文人的不断加工,而变得越来越“真实”,从而被大家认为是真的。
还有就是我们古代的马车到底是有那个时代的人制造的。
在《世本》中记录着奚仲作车。随后的千百年来,人们也相信这一说法,大家都觉得马车就是夏代的奚仲发明的,不存在争议。 但是我们的考古学者依据考古材料,得出了结论我国最早的马车是出现在商代晚期。但是在可能为夏都的二里头遗址中,也只发现了一处疑似车辙的遗迹,轨距非常窄,而在遗址中并没有拉车牲畜的脚印。所以说这一记载也可能就是假的,并非真实的历史。
很多历史的事实会被人们所记载,但是也有不少事情可能存在着错误,随着人们的不同理解,而将真相掩埋在历史长河中。
史书被人们称之为正史,那么其中记载的事情真的都确凿无疑吗?
我觉得史书上的记载的古代的那些事情不一定全部都是真实的,还有很多需要有待考证的。
不过大部分的事情全部都是真实的事情书写上去的,在古代的时候,那些帝王为了让后人铭记自己的功绩。会专门派一个写他们事迹的人,但是由于他们也惧怕皇帝的权威,有很多人写的也不是真实的事情。
比如这个皇帝有多淫乱,那么这些事情史官是绝对不会记录下来的。而且实际都是一代一代传抄下去的,在重新抄写的过程中,也有很多人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些改变。
史书就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虽然互联网也是传播消息的,但是也有可能吧,这一段正能量的消息导向成为负能量的消息。这就要看那些传播消息的人是怎么来导向这个消息。
到现在为止也有很多史记的真实性已经被推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明朝13凌定陵在挖掘之后,就证实了万历皇帝并不是一个懒惰无能的皇帝,《史记》记载他常年居住在深宫中。但是通过现在医学的分析,其实万历皇帝是患了严重的病,导致他的行动不便。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都能够看到皇帝头顶上戴的都是金冠。但是在陵墓挖掘出来以后就被证实了,皇帝头上戴的一般都是黑棺而金冠大部分都是皇帝在驾崩的时候才带上去。
虽然考证史书上的记载是否是真实的,对于我们去了解古代的历史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有时候我们对于历史也不必太较真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