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考古发掘情况,两组曾侯夫妇合葬墓发掘填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空白,这也是首次明确发现曾侯夫妇合葬墓。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8年10月开始对随州枣树林墓地展开主动性勘探发掘,日前,墓地已发掘土坑墓54座、马坑3座。发掘表明这是一处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公墓地。
已出土青铜器千余件,部分青铜器上有铭文,铭文主要有“曾公”“曾”“曾叔”“曾侯”“曾夫人”“曾子”“曾孙”“曾叔孙”等。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尤其是曾侯宝及随仲芈加、曾公求及曾夫人渔两对曾国国君级别的夫妇合葬墓的发现确认。
M168出土铜鼎以及编钟铭文提示器主为“曾侯宝“,M169出土铜缶以及编钟铭文揭示器主为“芈加”。这两座墓为曾国诸侯“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两座墓南北并向排列,M169略小于M168。
M190出土铜壶、铜鼎以及编钟铭文显示器主为“曾公求”,M191出土铜鼎以及铜鬲显示器主为“曾夫人渔”。
曾侯夫人芈加墓(M169)出土的铜缶上有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大意为楚王嫁女入随的陪嫁),而“芈加”是曾侯夫人,楚国称曾为“随”,说明曾随一家,基本解决学术界争论不已的“曾随之谜”问题。
芈加墓出土的编钟铭文中出现的“余文王之孙”等内容说明曾国应是文王之后而非武王之后,可与之前曾侯與墓铭文“稷之玄孙”对照,为确认曾为姬姓及研究曾国始封等问题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考古材料。
随州枣树林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郭长江介绍情况
曾候宝是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7日讯(记者 成琪)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又有新进展,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又发现四座春秋中期的曾侯墓,分别是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墓和曾公求及其夫人渔墓,这两组曾国国君以及夫人并穴合葬墓的发掘,是曾国考古乃至两周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填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史籍无“曾国”的记载,为何曾侯乙墓会出现在湖北随州?
其实这个问题在考古学界也是争论了许多年,直到2010年通过叶家山曾侯墓出土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才最终找到答案。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从最开始说起吧。
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发现了曾侯乙墓,并出土了珍贵的曾侯乙编钟,而曾侯墓地也因这次发现而被人熟知。然而根据史料记载,随州是西周时期随国的旧址,也就是周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可关于曾国,历史记载当中就只有鄫国,而且根据记载推测,鄫国位于泗上地区,也就是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这样来看鄫国和曾国根本不可能是同一个国家。既然如此,曾侯为什么会被葬在随州,他和随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接下来的几年里,在随州又不断发现曾侯墓,更加让研究人员大吃一惊的是,目前已发现的随国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的都是曾国。而从出土的文物和墓地发现的数量上看,曾国一定是一个强盛且有影响力的国家。如果推断正确,那它又为何不曾被史书记载呢?
2010年,在随州叶家山岗地,也就是义地岗墓群,其中出土的曾侯与墓编钟有一段铭文:“伯适上通,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它讲述的是这个曾侯被周王册封,并在春秋时期吴国攻入时救楚国于危难的历史。而在历史当中,有这些事迹的正是南宫括。这一记载基本平息了,当时在学术界一直争议的曾国和随国是否为一家的问题。随后从曾侯夫人之墓出土的铜缶上的铭文可知,楚国称“曾国”为“随国”,这再次表明:曾国和随国其实就是一国两名。
但至于为何随国的君主为何称自己为曾侯,起初是随国改名为曾国,还是曾国改名为随国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