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通俗尊之为中华民族的“共祖”,中国人大多自诩是黄帝的子孙,向来号称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便由黄帝算起。但我们如据“轩辕教”每年四月五日大祭黄帝圣诞(2734B.C.)计算②,实在距今才4732年,而黄帝活动的时间,则大约应在4650年之前。西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91B.C.)首卷“五帝本纪”,即以黄帝居首,载述事功历历,二千年来传若信史,可是在考古求真的今日,却少实证可举。
黄帝的地望,根据近代史学家及通俗概念,多指在今河南省西部地带,其北仅止于山西省南部,与夏禹的地望略似,方圆不过三、四百公里,约只《史记》所述黄帝活动范围的九分之一③。
三十年来,各地考古发掘大兴,古代文物不断出土,虽然黄帝的年历及地望难确,但我们藉著与其相应的考古年代,及各地出土当时文物的展现,仍可通观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兹先由古籍史料择要叙述,并试证黄帝其人的真实性。
二、黄帝其人及索证
大约自东周的春秋晚期到西汉之时,相当于西元前五世纪到西元前一世纪的四百多年间,至少在传下将近十部的经史古籍中,可以窥见黄帝的事迹,后世又传《今本竹书纪年》,也有补遗。现试作摘译,贯串如下:
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史记》);少典是娶有蟜氏女,生黄帝与炎帝(《国语》)。黄帝在神农氏没落之后兴起(《易经·系辞下传》、《庄子·山木篇》、《管子·轻重篇》),初时建都有熊,最先制作百官穿戴的官服和官帽(《今本竹书纪年》);教导人民用钻木及借日光的方法生火,来煮熟肉类,使老百姓不患胃病(《管子·轻重戊篇》)。之后,势力日渐壮大,曾在阪泉战胜炎帝(《春秋左传》、《史记》);又在涿鹿擒杀蚩尤(《庄子·盗跖篇》、《史记》),于是天下大定,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
有一次,黄帝要到大隗具茨山去游赏,在襄城附近迷了路,于是向牧马童探问,牧马童见闻甚广,回答了他,他很惊讶,就又请教治理天下的方法;牧马童经黄帝一再恳请,回答说:“治理天下如牧马一样,只要铲除害群之马就行了!”(《庄子·徐无鬼篇》)。黄帝又曾在洞庭湖之滨,弹奏《咸池》的乐章(《庄子·天运篇及天下篇》)。
黄帝在位十九年,政令遍行天下,听说空同(崆峒)山上有位贤人叫广成子,于是就去崆峒山问道,广成子遂教他放任无为而治天下的道理(《庄子·在宥篇》)。黄帝闻道后,善于治理人民,能使人民勤奋工作,并顺应民心,使人民自然而然接受教化;同时,黄帝制定的法律,简明不乱,百姓都能安心守法,于是各地人民相率来归,自动自发从事各类生产建设,所以黄帝能够无为而将天下治理得很好(《易经·系辞下传》、《管子·任法篇》)。黄帝在位二十年时,看到天上五彩祥云出现,于是就用各色彩云制定官名(《春秋左传》、《今本竹书纪年》)。
黄帝也曾到赤水北边去游玩,还登过昆仑的山丘,然后向南回来(《庄子·天地篇及至乐篇》)。黄帝在位五十九年时,仁义远播,于是有外国人贯胸氏和长股氏前来臣服(《今本竹书纪年》)——可能是当时的边疆民族。
黄帝在位一百年,曾经发生大地震,地面坼裂,于是黄帝驾崩(《今本竹书纪年》)。黄帝崩后,他的第八世孙——虞舜和夏禹,先后治国,每隔五年都要隆重禘祭黄帝(《国语·鲁语》、《礼记·祭法篇》)。
春秋时候,曾传说黄帝在位三百年,宰我很奇怪,就请教孔子,孔子解释说:黄帝是个劳心勤政的君主,他能教导百姓节省民生财物,因此他在位的时候,人民蒙受他的德政一百年;死后,人民敬奉他的神灵一百年;等到后人忘记他时,也还用他的教化一百年,所以说黄帝在位三百年(《大戴礼》)。
以上内容,大多出自距今二千年前的典籍载记,其中不免有浮托教化之说,但总显现黄帝确然存在于先秦时期中国人的心中。不过,上举的先秦竹帛典籍,所用文字原非楷书,乃皆东周古文,当时各国文字结构,依然本于商及西周文字(见于铜器铭文)一脉而传,除字形长扁别致,笔画略有增减外,可谓大同小异。到了秦及西汉,则是小篆及隶书通行之世,文字结构已多变化,当时对先秦典籍有否进行移译传抄,不得而知,但东汉之时,楷书盛行,诸籍势必用楷书改写,一如今本;因此今人所读黄帝故事,并非直接由先秦典籍古字识得,其真实性终究仍有一些存疑。
大地无秘藏,但看早发掘。幸而有东周的战国中期,齐威王所铸的一件“陈侯因敦”出土在世,因通因齐,是齐威王的名字④。这件铜礼器的腹内铸有铭文七十九字,我们将它楷写并通读,内容译解如下:
时在六月癸未这一天,齐威王——陈侯因齐在器铭上铸曰:我孝武双全的父亲桓公(指田午——陈侯午),你的兴邦大计能够实现,是我最敬佩的啊!我因齐为了弘扬父亲,并继承先祖黄帝及效法齐桓公(指春秋初之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的霸业,大会诸侯,以炫耀祖先的盛德。诸侯献来纯好美铜,就以它为孝武双全的父亲桓公铸造这件祭祀用来盛饭的敦器。此敦可供秋冬祭用,愿祖先庇佑我保有齐国的强大,使万世子子孙孙,永远引为典范。
本铭的器主是“陈侯因齐”,他就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以下简称“田完世家”)中的威王‘因齐’,原乃田敬仲完(陈完)的十二世孙;陈完是春秋初陈厉公之子,因恐罹祸而在齐桓公十四年(672B.C.),从陈国投奔到齐国,并改姓田氏⑤。但我们现在见金文所记,凡陈国之“陈”都作‘’,奔齐后就都改写作‘’,不过是将原本从“攴”而“陈”声之字,改为从“土”之小异而已。由此一端,亦证商周铜器铭文原貌之珍贵,远胜典籍移译传抄的失实。
《史记》称:(齐威王)因齐初即位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到在位廿四年(355B.C.),楚、赵及燕诸国才不敢来侵,泗上十二诸侯(邾、莒、宋及鲁等国)皆来朝;在位廿六年(353B.C.),救赵败魏,最强于诸侯,于是始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在位卅六年(343B.C.)卒,其子辟疆立,是为齐宣王。
本铭中之“因齐”自称“陈侯”(田侯),是尚未称王之时;而六月之前,大会诸侯后,用诸侯献来的美好纯铜,为其父桓公——陈侯午(田午)铸制此一祭器。据此研判,本敦便应铸于大会诸侯之后,自称为王之前,是可能即铸于廿六年(353B.C.)的六月,当器铸成,致祭其父桓公后不久,睥睨时势,有不可一世之概,于是称王!
齐威王(因齐)的祖父叫田和,原是齐康公时丞相,由于齐康公淫于酒及妇人,不听政,田和遂篡夺其位,五年后周天子立他为齐侯(386B.C.);立二年卒,子田午立,称桓公(384B.C.),就是齐威王的父亲。此齐桓公田午即铜器上的“陈侯午”,他在位第七年时,用诸侯送来的美铜铸了一件“陈侯午七年敦”⑥;在位第十四年时,又用群诸侯进献的美铜,铸了二件“陈侯午十四年敦”及一件“陈侯午十四年簋”,显然这位齐桓公在位十四年时还威武显赫的活著!但很遗憾《史记》竟载齐桓公是在位六年时卒,而其《年表》单列了原本的齐康公二十六年卒(379B.C.),太公望的后代至此绝祀,田氏遂并齐而有之,并未列桓公的六年卒,接著就是齐威王因齐元年(378B.C.)了。
因此,若不是齐桓公(陈侯午——田午)在七年及十四年所铸的诸器出现,这位战国豪雄岂不就被《史记》白白早葬了许多年;《年表》虽然也只跳脱了一小节,可是他儿子齐威王的年代,以及齐威王与列国所有关连的事迹,必然都有错乱不实之嫌。由此一例,乃证《史记》载述之有误,而商周铜器铭文(金文)保存史料之可贵且可信。倒是唐代司马贞著《史记田完世家》之“索隐”,引了《纪年》提出异议云:
案《纪年》,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则桓公十九年而卒,与此不同⑦。
由于齐桓公陈侯午诸器的现世,正与唐人所见的《竹书纪年》记载可互证为真,而《史记》称齐桓公六年卒,则是一大败笔!
金文既然信而有徵,齐威王所作“陈侯因齐敦”铭中自述“高祖黄帝”,就比移译传抄的经典史籍真实。那么,我们再来追索齐威王与其高祖黄帝的谱系脉络。
据上引“田完世家”,知齐威王的身世,可溯出他是陈完(田完)的十二代孙;再据“陈杞世家”,可由陈完溯出齐威王是陈胡公满的二十三代孙,而《左传》及《国语》又称陈胡公为虞胡公,是虞帝舜的后裔。最后据“五帝本纪”的串连获知,虞帝舜是帝颛顼的第七代孙,是黄帝的第九代孙;因此,黄帝便真是战国时齐威王的“高祖”无疑。
黄帝有二子,其一为昌意生帝颛顼,其二为玄器生孙帝喾;由这两系的家族成员,共同缔造一部五帝及夏、商、周、秦共达2500年的中国上古史。如今,帝喾为殷商始祖的真实性,已用安阳殷墟出土商代晚期的甲骨卜辞证明⑧;同样的,黄帝的真实性,用战国中期的铜器铭记证明,也应属可信。
三、黄帝时代的活动范围
黄帝其人,既得证实并非汉代传译的先秦古史所虚构,而是由2350年前的战国中期之人(齐威王)所铸记,并多见当时人对黄帝的载述,则有关黄帝的事迹就非全然乌有。因此,前章从先秦古籍摘译勾画出的黄帝行踪,我们一一指出当今的地理位置,更得时空概念。
1、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⑨。按新郑县西约60公里处,是今中岳的嵩山地区。
2、大隗具茨山:钱穆著引《水经注》考称,在新郑西南20公里有大隗山,今名具茨山。按读《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的语气,具茨山应是大隗山的支脉,所以黄帝向牧马童探路,既问具茨之山,又问大隗之所在。
3、襄城:在今新郑西南约60公里,黄帝应是迷路跑过了头才到此地。
4、洞庭湖: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从新郑南下约600公里。
5、阪泉:钱穆著引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考称,其地在今山西省西南隅河曲的盐池解县东境,该处有蚩尤村。
6、涿鹿:钱穆著考称与阪泉相近,在解县之西约12公里处。
7、空同:即崆峒山,钱氏《黄帝故事地望考》称在河南省中部的临汝、许昌、禹县及密县之间,不在陇山之西⑩;其与大隗具茨山及襄城接壤,都在河南省中部,而位于有熊(新郑)之西。
8、赤水:在昆仑山下○11,北魏郦道元《水经·河水注》云:“赤水出罢谷川东,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地在陕西省宜川县之北,是知黄帝游踪到过陕北。
9、昆仑:按昆仑山是中国最大山脉,西起新疆省葱岭,向东横贯以至海滨,长达4000公里左右○12;其中昆仑东北走为祁连山(在甘肃省)、贺兰山(在宁夏),绵延至阴山(在内蒙古),正属河套地区。黄帝既游陕北而登上昆仑之丘,便应是到了阴山,然后向南返回其都,至为合理。
上述地理脉络,大多出自2300年前的《庄子》一书所载,比较齐威王铭记其高祖黄帝,约晚50年左右,而当时传闻的黄帝活动范围,应该是以河南为中心,向北到山西,经陕北,登内蒙古河套北的阴山;向南到湖北和湖南交界,在南北来去约1500公里的区域内。
晚于庄子约250年后,汉武帝时司马迁记述黄帝的活动范围,则是东至于海,西至空桐,南至长江,北至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约相当于现今的山东、甘肃、两湖及河北等省,南北东西方圆皆1500公里的范围,但都城已改迁涿鹿。此涿鹿的注解颇为分歧,一说涿鹿即在今河北省北部的涿鹿县,其远在新郑之北约800公里,似不如在山西省南部河曲的解县附近,并居于活动范围之中心为合理。
据《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崩,葬桥山”,后世注说都指在陕西省中部的桥山,并设黄陵县,其位于洛河之西,有支流沮河三面围绕。自汉武帝远征朔方凯归,途中在此致祭黄帝(见《史记·封禅书》、《汉书·武帝纪》),历代皇帝相继立下祭祀碑碣已七十多通。按此处地居陕北黄土高原的真正分界点,在河套阴山昆仑之南约700公里,由河曲涿鹿来此约150公里,若径取水路由西北流向之洛河往来,还称便利;若称黄帝所都涿鹿是在河北省的北部,则黄帝崩时,欲向其西南深入黄土高原近千公里之遥觅葬,不管是埋真人,或立衣冠塚,从地缘上看,都难言之成理,故宁信黄帝迁都是在河曲的涿鹿之说。
四、考古发掘黄帝时代的四方文物
黄帝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共祖,但中华民族的文明并不始于黄帝时代。在这块地貌约略作60度角斜分的广大沃土上,西北是高原,东南多丘陵与平原;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先民便已孕育著生活用品日趋精美的工艺文明;黄帝的时代约活动于距今4700年前后的百年间,只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约8000~4000年前)的晚期,据现代新兴考古发掘文物的呈现,从出土的陶器、玉器及工具等,最能总览通观当时的四方文明。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晚期(约3000~2500B.C.)○13,在黄帝都邑有熊(新郑)附近的黄河中游地区,有洛阳的王湾二期文化○14,所见彩陶为大口曲腹小底的碗钵与盆,又有罐、瓮等;其早段有不少红陶是先施一层白色陶衣,再用红、黑二色画上纹饰,纹饰有带状网格纹、豆荚纹、细腰纹及新月纹等;其后红陶减少,灰陶增加,陶器表面不施陶衣,单用红或黑色作彩纹,但多简化成各式线纹,也有作弧线交叉及弯曲如钩之纹;到了二期后段,年代便约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大多是细泥磨光的灰黑陶,彩陶已少○15。
从王湾遗址西去约70公里,经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再西约50公里,就是黄河南岸陕县(三门峡市)的庙底沟遗址;它的年代可早到西元前39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存,晚到西元前2780年的早期龙山文化遗存○16。庙底沟仰韶文化类型的陶器,大多用泥条盘筑法,少数用捏制法,质地多为细泥红陶及夹砂红陶,纹饰以黑彩为主,画在上腹作弧纹或回旋钩连纹,并加缀圆点,也有作花瓣纹,另有少数简化的蛙纹和鸟纹○17。与庙底沟类型相似的彩陶,还有陕西华阴县的西关堡,及黄河北岸的山西夏县西阴村等地;若观属于庙底沟期的遗址分布,则向西可沿渭河流域扩及黄河上游的兰州地区,向北可溯黄河两岸经陕北及太原之西直上河套,向东只到郑州一带,向南可达汉水的上游地区○18,纵横近千公里的范围。
庙底沟的二期文化,年代下限在西元前2800年左右○19,与王湾二期文化及黄帝时代约相当,其陶器中已百分之九十七为灰陶,彩陶极少,有盆形的鼎和斝出现,接近早期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存○20。
六、七千年前的西安半坡类型彩陶,及稍晚的庙底沟类型彩陶,从关中渭河流域向西越陇阪而扩散,在甘青高原黄河上游的兰州地区落户生根,造成马家窑、小坪子、半山及马厂诸类型的彩陶体系。黄帝时代则应处于马家窑类型(3290~2880B.C.)与半山类型(2655~2330B.C.)之间的小坪子期;在兰州附近出土的小坪子期彩陶,作橙黄色,其早期的器表用黑彩而当中变宽的条纹,画出旋涡纹、波形纹和局部网格纹等,与马家窑期条纹粗细均匀者有异,较晚者其纹饰亦全用黑色,又与半山期红黑相间的彩纹不同,而彩纹上的锯齿也不如半山期细小○21。在黄帝时代的西土兰州地区,所用橙黄色彩陶,实较黄帝都邑所在的中原地区演变成灰黑陶要炫丽得多。
近乎河南龙山文化(2600~2000B.C)早期盛行的灰黑陶,显然与黄河下游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2800~2500B.C),有了密切的来往。此时山东的彩陶已少,代之而起的是灰黑陶及黄陶,有篮纹鼎、袋足鬶、折腹豆、瓶,黑陶高柄杯及篮纹大口尊等;也烧制一种质地坚硬、胎薄壁匀,色泽或白或微黄、或粉红的光素白陶○22,明丽娇美。也见玉铲及玉石装饰品,还有透雕的象牙梳、象牙筒及镶嵌绿松石的骨雕筒等,表现当时制骨工艺的高度技术○23;尤其说明黄帝时代的山东地域有象群的栖息,给制骨工艺提供上好的骨料。
与黄河中游相对的南方长江中游,便有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屈家岭文化,其后期的年代为3000~2600B.C.正是黄帝南来洞庭湖滨奏乐的时段。当地的陶器主要是灰陶、黑陶和黄陶,而以圈足的凹底器较多,还有少量的朱绘陶和彩陶,以及新出特有的薄胎晕染彩陶和彩陶纺轮,也有朱绘的石钺○24。
屈家岭文化北与仰韶文化晚期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从相似的陶器形制,反映出它们曾先后发生接触和交流○25。向西溯长江而上穿巫峡,与大溪文化(4400~3300B.C.)也有关连,而大溪文化彩陶罐上的五出花瓣纹,又与庙底沟仰韶文化的彩陶罐相似○26,显见黄河中游与长江中游当时在文化上的互通气息。
顺长江而东进入下游的太湖地区,是良渚文化的温床,年代约为3300~2200B.C.。晚期以黑皮陶器为常见,并有薄胎黑陶,器形有T字形足的鼎、甗、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及罐、侈口圆腹罐、簋、大圈足盘与宽把带流杯等;彩绘石斧,石制农具有三角形犁形器,及略呈三角形的斜柄刀○27。手工艺的玉器制作,最盛且突出,有长筒形的十一节玉琮,高三三·二公分,及直径二六·二公分的大玉壁可为代表;大多玉琮四周刻有兽面纹。以位处长江与太湖中间的江苏武进寺墩遗址三号墓葬为例,所出土的一座青年男墓,其随葬玉器即达百余件,单是玉琮就有三十三件,玉壁十数件,还有玉钺及玉刀等。另一座位于浙江余杭县的反山二十三号墓,几乎是座纯玉壁的陪葬墓,数约五十件左右。整个太湖地区所发掘墓葬的良渚文化玉器,量及数千,雕工精美,形制诡奇○28,可以说是黄帝时代的东方文化奇葩。
在太湖南岸,有吴兴(湖州)县的钱山漾遗址(3300~2600B.C.),出土可能早过黄帝时代的丝织品,是用家蚕丝线织成的绢片和丝带;另有一件石斧上还留有黑绘的回纹○29。但读史料及载记,黄帝的足迹似未到过太湖之滨。
由长江中游南下,则有江西鄱阳湖边修水的山背文化,年代为西元前2800年,见夹砂红陶,盛行装饰凹凸弦纹,细颈瘦袋足鬶、圈足壶、子母口豆等;有些陶器与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和广东石峡文化的陶器近似○30,足见黄帝时代江南各文化的交流融合。
广东的石峡文化,在珠江之上北江的曲江县出现,年代约为2900~2700B.C.,盛行三足器、圈足器和园底器,主要是鼎、鬶、盘、釜、豆、壶、罐,而以子母口的三足盘、盘式鼎等较为典型。石制工具有石锛、石凿,又有大量石镞、斜弧刃石钺等兵器。晚期也有精美的琮、璧、瑗、环、玦、璜和笄等玉器○31。
向南更到珠江口的香港马湾岛,一九九七年也从东湾仔北遗址发掘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出土有陶器、石器、玉器和蚌器等,制作工艺相当精湛○32。
远在青藏高原的藏东,澜沧江上游昌都,海拔3100公尺高的山区,发掘到卡若遗址的文化,年代约为3300~2100B.C.,有镶嵌石叶的骨刀梗,细磨的骨针、骨锥、骨饰等;早期陶器多红陶,偶见简单纹饰的彩陶;晚期多灰陶,器类有钵、盆、罐,多属小平底陶器○33。
一九九六年在长江上游四川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还发掘到郫县古城、都江堰的芒城古城及温江的鱼凫古城,年代都在5000年到4000年之间,大约与黄帝时代相当。
越过长江与黄河两流域直上北方,更有5500年前后红山文化的朴拙玉器,散布在辽河流域的内蒙古及辽宁地区;到了晚于红山文化的小河沿文化,便入黄帝的时代,其生产工具依然使用石器,陶器则以夹砂褐陶及灰陶为主,并未见玉器出土。再向辽东半岛,还有长海县小珠山文化的三期遗存,所见多为磨制石器,陶器皆手制而多呈黑褐色;此地先后期的文化,都分别受到渤海对岸山东大汶口及龙山两个文化的影响○34。
以上藉著近年考古发掘的成果,对黄帝时代的中原及其四方文明,作一概要的鸟瞰,乃知黄帝活动的区域,不过是占当时整体范围的五、六分之一,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孕育面,实在比黄帝时代更大、更早。
结 语
黄帝其人的真实性,已见于2300多年前战国中期的铜器铸铭,及典籍载述,比起后来两汉时期的传录应较可信。黄帝活动的范围以中原为主,未越黄河上、中游之外地区,最北经陕北到过河套,最南只达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滨;现经考古发掘地下文物的再现,乃知4700年前后黄帝时代及其域外的文明真相实况○35。总括来说,黄帝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也是从各地彩陶盛行的末期过渡到早期龙山文化的阶段,所以当时民生用器,除兰州的小坪子期仍制彩陶外,其他各地彩陶已少,大多改用灰陶、灰黑陶及黑陶;在生产工具及武器方面,是以石器为主,兼用骨器;在祭礼及佩饰上,则以太湖地区的良渚玉器最盛,在衣著上也以此地的丝织品最多。如此新发现,与俗传5000年前后的文物已多差异,学界似应厘清。
虽然,黄帝的行踪并未涉足中原以外的文明地区,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活跃在四面八方,作多元化的滋长、兴旺与扩散,但经由黄帝及其子孙所历夏、商、周、秦一脉治理天下的大融合,乃造就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一体文化。于兹追远探源,藉著考古文物与年代的实证,理应将历史的共祖黄帝链结整合。
注释:
①一九九四年元月,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国际研讨会”,两岸及海内外学者与会者数十位,依年序约有石璋如、张政、胡厚宣、李孝定、李学勤、管东贵、张光直、许倬云及杜正胜等,笔者应邀附骥,发表《论商代金文在中国文字史的地位》一文,证实商代金文为正体字,并早于殷墟晚商甲骨文,而甲骨文为当时宫廷契刻甲骨卜辞出现的简体字,一正过去推崇晚商甲骨文为中国最早文字的误说。
②按“轩辕教”总坛设在台北县的淡水镇,每年四月五日为黄帝圣诞举行大祭,并以西元前2734年起推算年数。
又按:一九二七年万国鼎在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编《中西对照历代纪年图表》(一九六六年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历代兴亡久暂图”表记黄帝自西元前2697年始,其“历代纪要”记黄帝至虞舜凡七世,492年(西元前2697年~2205年);页一七“黄帝·轩辕氏·100年·西元前2697年”。据此核算,则黄帝距今亦仅4695年,距俗传之5000年,也少300年多些。
③钱穆:《黄帝故事地望考》,见《禹贡半月刊》第三卷,第一期。(一九三五年·三)张光远:《有熊氏黄帝》,《故宫季刊》第十卷,第一期,页三○。(一九七五年)
④徐中舒:《陈侯四器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四分,页479。(1933年)
丁山:《由陈侯因◆◆铭黄帝论五帝》,书刊同上,页517。
⑤汉·司马迁:《田敬仲完世家》及其《索隐》,《史记》。(91B.C.)
⑥《陈侯午七年敦》之铭,见于省吾编《商周金文录遗》(1957年)页44所收第168拓本,其首句:“唯七年陈侯午”之“七”,原铭作“十”,乃金文习见;若金文在竖笔的中间加肥点才能释为十,请比较二件“陈侯午十四年敦”之铭可证。吴镇烽编《金文人名汇编》(1987年)列作“十年陈侯午敦(录遗一六八)”,恐有出入。
⑦按范祥雍编:《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1956年)及《今本竹书纪年》所引“索隐”,皆为“梁惠王十三年,当齐桓公十八年,后威王始见。”现行之标点本《史记》误植为“梁惠王十二年”,应订正。
⑧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卷九。(1923年)
⑨晋·皇甫谧:《帝王代纪》之说,及钱穆:《史记地名考》(后文简称“钱著”)。(1968年)
⑩钱穆:《古史地理论丛》,页134。(1982年)
○11《庄子郭象注》,“天地”第十二,卷五,页3。
○12臧励和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页791。(1931年)
○13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页152。(1989年)
○14按王湾遗址的年代,约为西元前3390~前2390年,其文化分三期;王湾第三期文化的上限年代,约为西元前2600年,故而推知其第二期文化约与黄帝时代相当。(所列年代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页540,苏秉琦撰《王湾遗址》;页141,佟柱臣撰《河南龙山文化》)
○15同注○13,严文明著,页1~5。
○16《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1986年)页330,石兴邦撰《庙底沟遗址》。
○17同注○13,严文明著,页40~64及插图。
○18同注○13,严文明著,页114、119及图三。
○19同注○16。
○20同注○16,页331。
○21同注○13严文明著,页317~319。
○22同注○16,彩图页13下右之陶鬶。
○23同注○16,页81~83,邵望平撰《大汶口文化》。
○24同注○16,页404~406,任式楠撰《屈家岭文化》。
○25同注○24。
○26同注○16,页83~85,任式楠撰《大溪文化》,及同注○13严文明,页55。
○27同注○16,页271~273,吴汝祚撰《良渚文化》。
○28《良渚文化玉器》,牟永杭撰《前言》,页3,(1989年)。
○29同注○16,页374,吴汝祚撰《钱山漾遗址》。
○30同注○16,页362~363,李仰松撰《跑马岭遗址》。
○31同注○16,页475,李仰松撰《石峡遗址》。
○32《中国文物报》1998、1、7,总567期。
○33同注○16,页250,李仰松撰《卡若遗址》。
○34同注○16,页198,徐光冀撰《红山文化》及页653、654,《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
○35俗传及一般历史观念,多以黄帝为5000年前人物,故大多学者即以5000年前后的考古文物——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及红山文化晚期玉器,试与黄帝整合,如郭大顺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徵——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与玉器精粹》页1~59,(1997.9)。本文所论则以黄帝为4700年前后人物,故举之考古文物,亦晚300年
河南新郑是轩辕黄帝的故里吗
新郑是黄帝故里的依据:
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大抵征战所至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史记·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卷一)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史记·正义》:“《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卷四)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汉,焦延寿《焦氏易林》:“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号篇》:“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二》曰:“洧水又东迳新郑县故城中。……皇甫士安《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河南道四》:“新郑县,紧,东北至州(禹州)九十里。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都。”(注:新郑县在禹州东北九十里)
唐,李泰《括地志》:“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记·周本纪》:‘有熊九驷’正义引。”(卷三)
唐,僧一行《大衍历》:“三台分系九州,轩辕星对中台,二星下为有熊墟,县正有熊氏故都。”
后晋,刘昫《旧唐书·天文志》:“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中东鄙则入寿星。”
宋,罗泌《国名记》:“有熊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农及黄帝,袭帝位,居有熊之封焉……始学于大颠,长于姬水。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在郑州新郑县。”
宋,刘恕《通鉴外纪·卷一》:“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原注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孕轩辕二十四月而生。《晋语》曰:‘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此《史记·五帝本纪》文无有熊国君四字,名下有曰字。《集解》引徐广曰:‘号有熊。’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索隐》曰:‘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明,天顺五年李贤《大明一统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在州城东北九十里,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第5页)
注:州城即禹州城,时新郑属禹州。
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观志》:“河南路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县治西南迤廿里许有观,名太清,开基于汉永平之末,号天寿宫,毁于唐广德间。”(此碑现存新郑市博物馆)
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卷二十)
明,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奉敕撰《历代通鉴纂要》:“黄帝轩辕氏,姓公孙,改姓姬,名轩辕,有熊(今新郑县)国君少典之子,以土德王。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轩辕修德治兵,擒杀蚩尤于涿鹿(今涿州),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正德二年本,卷一)
清,顺治十六年《新郑县志·新郑县土俗民情图说明》:“新郑史称东里,古轩辕有熊氏之国也,东马陵、南陉山、西大隗、北豹山。溱洧襟带于前,梅泰环拱于后,风藏气聚,世多君子,……。”(卷一,图说十八)
清,康熙三十二年《新郑县志·封建》:“有熊氏,皇甫谧曰:‘有熊国,今河南新郑是也。’”(第55页)
清,康熙三十四年管竭忠《开封府志·建置沿革》:“新郑县,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郑武公从平王东迁国焉,名曰新郑。”(卷之二,第7页)
清雍正三年,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6月出版):“新郑,汉旧县,春秋时郑国,至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本郐国之地。”
清雍正三年,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三百七十一卷,开封府部:“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鄫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秦属颍川郡,汉始置新郑县,属河南郡,东汉因之,晋省,南北朝刘宋复置,属荥阳郡,后魏省,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豫州荥阳郡,唐属郑州荥阳郡,宋属郑州,金元俱属钧州,明初属钧州,后改属开封府。”
清,雍正九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
清,乾隆三十二年刻本、光绪二十八年田文镜补刻本《续河南通志·舆地志》:“新郑,有熊氏之墟”。又《沿革下》:“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卷之四,第15页)
清,王漠《汉唐地理书钞》:“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
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新郑,古有熊氏之墟,郑桓公子武公国,韩自平阳迁徙都之。”(卷之二十)
1929年版,刘景向《河南新志·沿革表》:“新郑县,古有熊国。周初为郐,春秋为郑国,战国韩亦都之,秦置新郑县,又置苑陵县。”(卷之一,第63页)
1930年,蒙文通《古史甄微》:“《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此明黄帝以下,自另一族,黄帝号有熊氏。皇甫谧言:‘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盖起于河、洛之间,是西北民族也。”
1931年,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熊,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县。《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故黄帝曰有熊氏。”(第319页)
1947年,方毅、傅运森等《辞源》(正续编合订本):“有熊,古地名,即今河南新郑县。《通典》:‘新郑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故黄帝亦曰有熊氏。”(第723页)
1955年版,历史学家陈稚常著、顾颉刚校订《中华上古史演义》:“那时神农氏一位有名的首领,姓姜,在曲阜(现在山东曲阜县)地方建都,后人称他为炎帝。还有一位有熊氏(现在河南省新郑县)首领姓姬,后人称他为黄帝。这两位是那时杰出的强大首领,据说还是一祖传下的同族兄弟,他们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第45页)
1980年,《辞源》(修订本):“有熊,古国名。相传黄帝轩辕氏本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故号有熊。故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参阅《史记·五帝纪·集解》引徐广、谯周、皇甫谧说。”(第二册,第1477页)
1982年版,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新郑县为有熊氏居地。
1982年,杨国勇《黄炎华夏考》:“关于黄帝所都,……《世本·帝系》:‘黄帝’。宋衷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亦号轩辕氏’。《水经注·洧水》:‘皇甫士安《帝王世纪》: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通鉴外纪》卷一上注又引皇甫谧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从这些说法里可知,有熊和轩辕丘均在新郑县境。”(1982年,《山西大学学报》,第四期)
1983年版,《辞海》:“有熊,古国名,相传黄帝轩辕氏本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故号有熊,故地在今河南省新郑县。”(第1477页)
1983年,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为少典氏之子,初期立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地),盖为夏族集团内之一个氏族领袖。彼鉴于黎族之入侵,为夏族生死存亡之所关,乃毅然奋起号召夏族各氏族团结为御外之战争。传说上说其征师诸侯,大概所指就是此一事实。”其“注八:《史记·卷十五·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1983年,教之忠《禹县名胜古迹·禹县历史系列表》:“据传黄帝建都于‘有熊’。有熊是现在的新郑县境,禹县的北部紧临新郑,当属黄帝之故墟。”《庄子·再宥篇》说,黄帝十九年问道于广成子。这件事发生在今浅井公社,马沟村北的嵖峒山上,后又在此山南侧建有道观一座,名叫大仙观,又因为建于逍遥河之滨,也叫逍遥观。”
1985年版,日本泷川资言、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姓公孙,名曰轩辕。《考证》:‘《大戴礼·帝系编》: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第1页)
1986年版,罗竹风《汉语大词典》:“有熊,①黄帝的国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汉班固《白虎通·号》:‘黄帝有天下,号有熊。有熊者,独宏大道德也。’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战伐夷头曼,威名俪有熊。’②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通典·州郡七》:‘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也。’” (第六卷1162页)
1987年版,台湾史学家柏杨《中国人史纲》:“纪元前二十七世纪时,仅黄河中游跟汾水下游一带,就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小部落。其中以三个部落最为强大,一个是正在没落中的神农部落,根据地在陈丘(河南淮阳),酋长姜榆罔,是五氏之一的神农氏的后裔。一个是强悍善战的九黎部落,根据地在涿鹿(山西解县),酋长蚩尤;他有九个儿子,都是万夫莫当的勇士,附近部落都臣服在他的控制之下。另一个是文化水准似乎较高的新兴起的有熊部落(这个部落显然的用熊作为图腾,再不然他们一定养有熊罴),根据地在有熊(河南新郑),酋长姬轩辕;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很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和魔法家于一身。”(第62—63页)
1990年版,陕西柏明、李颖科《黄帝传》:“有熊,在河南新郑县。《帝王世纪》主此说:‘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县是也。’”(第117页)
1991年版,王万邦《姓氏词典》:“有熊,以地名为姓氏。黄帝开国于有熊,因氏,据《姓源韵谱》。有熊,相传为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黄帝号有熊氏,有熊氏系黄帝少典之族,据《古史考》。”(第458页)
1991年,金岳《北方五帝文化考》:“黄帝初封有熊,因称有熊氏,相传地在河南新郑,然而有熊氏当因熊尔(耳)山得名,熊耳山在河南洛水中游。《尚书·禹贡》:道洛至熊耳……,如是,有熊氏故地包括熊耳山北,这里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有熊氏乃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氏族。”(见《辽海文物学刊》)
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贵民《轩辕文化在中州的史迹》:“所谓黄帝‘受国于有熊’,有熊之墟历来都说是新郑,在文献上,颛顼之墟在今濮阳,祝融八姓在郑、韩、虢、郐一带,楚国始祖高阳氏是黄帝的一支,也从这一带向南方发展。这些黄帝族的分支,都活动在有熊氏之墟及其附近地方。”
1991年阎海清《取名查典》:“熊,据传说,一支熊氏是黄帝之后,其原因是黄帝建都于熊(今河南省新郑县),在熊一带居民有一支以熊为氏。”
1992年版,著名史学家何光岳《炎黄源流史》:“今新郑县西北有个轩辕丘,此皆黄帝居此之证。……《水经注》:‘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经华城西至郑城东北与黄沟合,注洧水。’钱穆说:‘疑黄帝之名与黄水、黄沟有关。太山即自然山,在新郑县西,黄水所源,疑自然乃有熊字讹。然则古代黄帝部落之居地,应在河南新郑断无疑矣。’”(第517页)
1993年版,罗竹风《汉语大词典》:“黄帝,古帝名,传说中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第十二卷)
1994年,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论轩辕黄帝的出生及其历史内涵》:“黄帝之宫本在昆仑,但他在新郑县具茨山下凡投胎,所以新郑又成为他的故乡,后来又成为都城。唐代李泰《括地志》曰:‘黄帝征战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宋代罗谧《路史》:‘黄帝开国于有熊,今郑之新郑。’新郑为黄帝的地上之都,亦天地之中心所在。新郑为黄帝故里,不仅许多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而且在口头文学中也代代相传。如湖北神农架的山歌《黑暗传》史诗即唱道:“(轩辕黄帝)新郑县里长成人。”(1994年,总卷(3)《中国文化研究》)
1994年,谢均祥《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常先、常仪是常姓的始祖之一,他们是黄帝的臣子,而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居轩辕之丘,国于有熊,其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因黄帝族的活动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区,所以常姓的先人得姓必与河南有关,常先、常仪的居地也应在今河南新郑一带。”
1995年,张宝树等《说古到今话姓名》:“相传黄帝建都于熊(今河南新郑县),又称有熊氏,后代称为有熊氏。”
1996年,王大良《赵钱孙李》:“熊姓的来源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在世的时候,曾在古有熊(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国家,史称他有熊氏,他的后代中,便有人以这一地名为姓氏,姓熊。夏朝初年,著名武士后羿的手下,有位名人熊髡,其先就出自黄帝之后。”
1996年,谢钧祥《中国百家大姓源流》:“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说:‘少典之子,姓公孙。’长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
1996年,王大良《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熊姓,相传黄帝在世的时候,曾在有熊(今河南新郑一带)建立国家,史称他有熊氏。他的后代中以这一地名为姓氏,姓熊。”
1998年,曹桂岑《中国古代早期城址初探》:“黄帝的都城名,据《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丘’,《史记·五帝本纪》:‘邑于涿鹿之阿’。关于有熊、轩辕丘、涿鹿的地望,一些文献也有记述,《广舆记》说:‘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因名’。《帝王世纪》:‘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云:‘(新郑)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已明确指出,‘有熊’、‘轩辕丘’在新郑。”又“黄帝最早建都于熊(即居轩辕丘)可谓是天下第一都,其都在新郑又无异议,对五帝时代的研究意义重大。”
1998年8月,台湾著名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张光远《从考古展现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晚期,在黄帝都邑有熊(新郑)附近的黄河中游地区,有洛阳的王湾二期文化,所见彩陶为大口曲腹小底的碗钵与盆,又有罐、瓮等;……。”(见1998年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第十六卷第五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世本·卷一 帝系篇》:‘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焦氏易林·卷一》:‘〔萃〕黄帝所生,宓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宓羲都于陈。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第一》:‘伏羲都陈,神农亦都陈,又营曲阜。黄帝都涿鹿,或曰都有熊。原注:涿鹿,今幽州界;有熊,今郑州界新郑县。少昊都穷桑。颛顼都高阳。原注:高阳,在周为卫地。……或谓之卫丘,今濮阳县。帝喾都亳,一曰都高辛。原注:今偃师也。(《初学记》卷二四引)’”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帝王世纪》:‘〔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路史·后纪》五注引《世纪》)古有郑国,黄帝之所都。(《续汉书·郡国志》一注引皇甫谧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通鉴外纪》卷一上注引皇甫谧云)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水经注》卷二二引)’”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金楼子·卷一 兴王篇》:‘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感女登,生炎帝,人身牛首。有圣德,以火承木,都陈,迁鲁。嘉禾生,醴泉出,在位百二十年。黄帝有熊氏,号轩辕,亦曰帝鸿。少典之子,姬姓也。又姓公孙。少典娶有蟜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龙颜,有圣德。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乃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屈轶草生庭,佞人入,则指之。又有景星麟凤之瑞。乃以风后配上台,天老配中台,五圣配下台,谓之三公。置左右大监以治人。得宝鼎,兴封禅。帝坐于元扈之上,太一来下,有大蝼如羊,帝曰:土气胜,故以土德王。在位一百年。有四妃,生二十五子。’”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云笈七签·卷一百 轩辕本纪》:‘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在郑州新郑县。’”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通志·卷一 三皇纪第一·黄帝》:‘黄帝轩辕氏,亦曰地皇,亦曰有熊氏,亦曰帝鸿氏,亦曰归藏氏。或言有土德之瑞,故曰黄帝;有轩冕之服,故曰轩辕;作都于有熊,故曰有熊。’”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路史·卷二十四 国名纪·黄帝后姬姓国》:‘少典 有熊 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舆地广记》云:古有熊国,黄帝所都。’”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括地志·卷六》:‘郑州 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记·周本纪》正义)’”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元和郡县志·卷九》:‘新郑县 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太平环寰记·卷九》:‘河南道九·郑州·新郑县 昔黄帝都于有熊即此,其地又为祝融之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舆地广记·卷九》:‘京西北路 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所都也。亦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
2002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李学勤、张岂之总主编,王贵民、杨志清主编《炎黄汇典·史籍卷》:“《明一统志·卷二十六》:‘河南布政司·新郑县·襄城县 新郑县,周封黄帝后于此。首山,在襄城县南五里。《史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夷狄,五在中国,皆黄帝所尝游,首山其一也。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又名大隗山。《水经注》云:黄帝登此山,升于洪堤,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今其山有轩辕避暑洞。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2004年,马世之《郑州市域夏商周诸侯国国都探索》:“有熊,夏商姬姓国。《路史·国名纪一》将有熊列为‘黄帝后姬姓国’。早在远古时期,‘有熊’便是中原地区一个著名的方国。相传少典与黄帝都做过有熊的国君。史称黄帝号‘有熊’,司马贞《史记索隐》云:‘〔黄帝〕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裴骃《史记集解》引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有熊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双洎河滨。皇甫谧《帝王世纪》载:‘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说:‘或言〔新郑〕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王嘉《拾遗记》谓:‘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轩辕丘为古熊国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原新郑县城北关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轩辕故里碑’。又清道光二年(1822年)碑记:‘新郑为轩辕黄帝故都,文明肇启有自来矣。’黄帝之世,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新郑市境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甚多,主要有唐户、大朱庄、南李庄、王垌、洪府、高坡岩、岳庄、古城村、人和西南场等,均属有熊的物质文化遗存。
夏商时期,黄帝后裔在有熊氏之墟立国,仍称‘有熊’。《史记·周本纪》载:‘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正义》引《括地志》云:‘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史记》提到的‘有莘’、‘骊戎’指为方国,与之并列的‘有熊’亦应为方国。有熊国约于商末周初被灭,其地归入郐之版图。有熊虽系区区小国,却因黄帝之故而久负盛名。”(见郑州古都学会《古都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
因内容太多,只粘贴了一部分
中原黄帝神话传说及旅游价值研究(论文摘录之一)
绪论
1.1 关于“中原”的界定中原民间神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事象,特别是中原文艺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不仅仅是“保留了一-份丰厚的遗产”,作为文学艺术的“母体”或称“源头文化”的神话,它所给人类的启迪是其他民俗事象所无法替代的,正因为此中原神话便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原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将黄帝神话研究的范围缩小到中原地区,以具体的点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能更好的对黄帝文化作个平面阐述,使其更加具体和清晰。因此,“中原”概念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其关系到本文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的针对性。“中原”从其平面意思来解释,“中"即正中,跟四周的距离相等:“原”指广阔的平地。 《诗小雅吉日》中有“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之句,其“中原”意为平坦之地的原野。 《尔雅释地》日:“广平曰原。”《辞源》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2由 此可见,作为地域之名“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很多学者认为广义的中原泛指我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全省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一部分地区.....但是,对 狭义的“中原”的界定,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是今天的河南省,而不包括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中原作为河南的代称有其 历史 和地理的原因;《尚书禹贡》将当时的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九州”, 豫州因在九州之中,谓之“中州....因其符合河南古代特征和地理位置,以及令人追忆的辉煌 历史 发展时期,故至今仍旧被人们用做河南的代称。
2黄帝的 历史 文献记载 2.1黄帝名号的考证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具有的号也有很多,古史上对其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常见的有《史记》中所载“姓公孙,名轩辕”,钱穆在《黄帝》一书中云:“他的帝号,又叫皇帝,又叫黄精之君,又叫中央之帝。他的姓氏,因为居轩辕之丘’,称轩辕氏。”除此之外还有有熊氏、帝鸿氏、帝轩氏、缙云氏等。在诸多文献中清人梁玉绳针对黄帝的名号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也能对黄帝的名号作一个全面的概括,其在《汉书人表考》卷- -中言:
黄帝始见《易系》、《鲁语上》,轩辕始见《大戴礼记帝系》《五帝德》。三皇之三也(《书》序《释文》)。亦日黄帝氏(《左昭十七》),亦曰帝轩(《后汉书张衡传》),亦日黄轩(《后汉.文苑边让传》、北齐刘书《新论审名》),亦曰轩黄(晋陶潜《靖节集读山海经四>》、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赞》),亦曰轩皇(《路史后纪五》注),亦曰地皇(《三坟》),亦曰黄神(《淮南览冥》。本书《叙传幽通赋》、《路史前纪三》注引《归藏》),亦曰黄灵(《张衡传》)。名茶,亦曰轩,字玄律(《路史后纪五》。又注云:“茶,古舒字,或作余。《世本》、《淮南子》云:‘伯余作衣。轩辕是古帝,黄帝惟名轩也。”罗氏谓黄帝不名轩辕,《前纪七》辨之,然颇难信。古有轩辕氏,何妨黄帝亦号之。如神农号大庭而古别有大庭氏矣),亦日有熊氏(《白虎通号章》,《易系疏》引《世纪》,而《路史》注:“熊或作雄。”《史五帝纪正义》及《拾遗记》“黄帝乃有熊国君”、《路史》所谓“自有熊启胙”是也。又《白虎.通.号谥章》曰“黄自然”,余姚卢学士文召校本以自然为有熊之讹,甚确),亦曰归藏氏(《周礼太仆》注、《易正义论》),亦曰公孙(《五帝纪》、吴韦昭《鲁语》及《晋语四》注云:“黄帝,少典之裔子,则公孙者,公子之子,称公孙之谓也。史以为姓,恐非),亦曰皇帝(《风俗通声音》),亦曰黄精之君(《月令》注),亦曰中央之帝(《淮南天文》注)。
其中最为常用就是黄帝,名号的产生和应用都有不同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于黄帝名号起源进行探讨。
2.1.1 黄帝名号与黄帝居住地有关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蠕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 (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黄帝名号的来源与其居住地有很大的关系。国学大师钱穆云:其余还有黄帝氏、帝轩、黄轩、轩黄、轩皇等名称;这些名字多半与他住的地方有关....他是有熊君,有熊是后来的河南新郑县,县西北有轩辕丘,又有黄水,《水经注》 说:“黄水出太山南黄泉,东南流迳华城西。至郑城东北与黄沟合,注于洧水。”黄帝的名称或者和黄水、黄沟有关。台湾考古学家张光远对于钱穆先生的猜测作了肯定: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
2.1.2 黄帝名号与古人崇谷崇物有关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一个伟.....他以前,人类虽然已经开始有很多的发明,但是到了他,似乎有一个时期的急剧发展。远古人类最初的生活只是为了适应自然,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生存问题,早期人类对于谷物瓜果等被人体吸收,使人类获得体力,并促进人类体格体质成长的这一现象感到神秘莫解,往往因此对成熟了的黄色谷物瓜果怀有某种特殊浓厚的迷信崇拜的理念或 情感 ,对谷物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土地的崇拜,《拾遗记》“轩辕黄帝”条云: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日昊枢,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之祥。戊,为天干第五位,己为天干第六位,按古人意识,戍己日即五行中的土日;黄色成了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其他色彩中突显出来变得格外尊贵。"根据许多古籍记载黄帝也属于“三皇五帝”之一,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已经发展到部落阶段,其后父系氏族 社会 也出现了 社会 文明,氏族先民的一- 些图腾崇拜转变为祖先崇拜,口耳相传的传说保留了一些氏族公社或部落首领式的人物,这就是所谓的“三皇五帝”,“三皇”为远古时期皇王根本无据可靠,神话色彩比较浓,黄帝属“五帝”之一被后人作为人文始祖而崇拜。徐旭生认为:“固然因为古代人相沿着这样称呼他们,而最主要的,却是因为当日处在原始公社时代的末期,宗教势力很庞大,专名前面加一帝’字,很恰切地表明他们那半神半人的性质.....他们虽说‘神气十足,而人格却并非子虚。必须兼这两种性质来看,才近真实。”,因此对于黄帝族首领的尊称黄帝是人们的愿望所归,其赋予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2.1.3黄帝名号与阴阳五行说有关,有些学者认为黄帝的名号与阴阳五行说有关,其包括五行、五德、五位、五色、五灵和五帝之说。阴阳五行说是中国人远古的 历史 观,渊源极早,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邹衍的阐发,形成了一套基本完备的理论,到汉武帝时经董仲舒的综合更加深入人心;据《文选.魏都赋》注引《七略》:“邹子有始终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邹衍通过将土、木、金、火、水五要素与各季节的搭配,确立了春作为木、夏作为火、秋作为金、冬作为水的关系,并利用相生理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与相克理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了循环往复而相互转化发展的思想观。五帝的确认在考古界、学术界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五帝系统的确认是研究这-- 历史 时代最基本的出发点,根据许顺湛先生所著《五帝时代研究》一书中将古人对于五帝的确认分为了五种情况,其中最早记载也最有权威的说法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黄帝居于首位。在《孔子家语》中通过孔子与季康子的对话也阐述了孔子在五行理论基础上将五帝与五行,五方相对应,并且阐述-一个观点即上古的五帝不仅仅是因为这五个人能配称为帝,而是因为德不能增多。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德即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位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色指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五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龙。在五德之中土德为首,黄帝在其中为土.德,为黄色,为黄龙,居于中央之位。关于黄帝土德的原义,《史记索隐》有考,其说:“炎帝火,黄帝土代之,即黄龙地蟥见是也。蟥,土精,大五六围,长十余丈。音引。”认为黄帝代炎帝立,炎帝为火德,黄帝乃有土瑞,奇异的黄龙地精出现,代表士德之瑞。《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为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根据上述黄帝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可以作 -
2.1.4黄帝名号的含义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第一卷《五帝本纪》中“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其将黄帝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人物来看待,对他的生死,业绩,婚姻和子孙等方面进行的一一介绍。
“黄帝轩辕氏在位一百年地裂。 帝陟。”《竹书纪年》
“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八岁矣。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帝王世记辑存》
黄帝“年百十有七,或云三百。宰予以问孔子,子曰:人得赖利百年,用其教百年,威其神百年,曰三百年也”。《路史疏仡纪黄帝上》
以上引用的文献记载也都是将黄帝看作是具体的人物,寿命只有百十岁,而其对后人的影响长达百年。陈建宪先生《神只与英雄_-中 国古代神话的母题》云:“在原始 社会 ,命名制度还处于萌芽时期,同一个名字,往往既指一个氏族的保护神(或图腾),也是该氏族的族名,同时也是氏族首领的称号。‘黄帝’之名也是这样,他是当时华夏族团中一个氏族的族名,亦是该族的保护神与酋长的名字。
9黄帝名号不仅仅是代表个人,更是部族首领名或者族团的称号。
“黄帝传十世- -千五百二十年。或云十八代。”《命历序》
“黄帝一千五百二十年。”《纬书集成.易纬稽览图》
“黄帝一日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
“黄帝居代总一百二十年,在位一“百五年.....子孙相承,凡一-千五百二十年。”《轩辕黄帝传》
由此可见,如果作为具体人物的黄帝的寿命达到百余年甚至上千年是不可能的,这里文献所记载的黄帝就应该是若干世黄帝集合的代名词,而记载下来的这些“世”的黄帝也是具有卓越贡献和政绩的氏族领袖人物。《纬书集成》的作者将黄帝作为一个朝代看待,经历了1520年与夏、商、周、秦并列,是一个时代的称号。黄帝传10世达1520年,说明黄帝族团作为当时的领导者有1520年,说明这个族团的世袭领袖黄帝中,有10世黄 帝是有作为的,是值得后人称道的;黄帝族团作为当时多达1500余年的领导族团,我们将它居于领导地位的年代成为黄帝时代,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因此,黄帝也是黄帝时代的代名词。所以借用李耀宗先生的观点:黄帝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群杰出始祖的指称或代称,也可能是作为“该始祖群象征”的某某特别杰出的代表人物,是作为其部落或部落联盟传诸后世的崇高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