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历史悠久,所以研究历史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作之一。
历史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遗迹和文物,另一个就是文字了,其中文字的重要性更高。
我国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3600年的甲骨文,这是一种象形文字,甲骨文的出现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古代的事情,但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深入,却发现了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这对历史研究有很强的颠覆性。
文字的演变
目前中国主要使用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简体汉字,一种是繁体汉字,但这并不是汉字的初始阶段,是经过长时间演变后的成熟文字,在这两种文字之前,汉字经历过大量的变革。
汉字的雏形是甲骨文,这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一个字所表达的都是具体的一件事,因为适用龟甲和骨头当做载体,所以得名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被发现于清朝,一些学者在购买龙骨和龟甲等药材的时候,发现上面有大量的人工记号。
这些学者便开始大量进行收集,这也是我国现存甲骨文的主要来源之一,因为甲骨文的内容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所以国际上普遍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在甲骨文之后,随着文字的进步和工具的进步,金文开始出现,金文是指雕刻在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
在此之后,文字经过继续演变,出现了楷书的前身:隶书。
隶书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且不同国家的隶书完全不同,在经过秦始皇书同文的改革后,隶书不断进行演变,慢慢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楷书,也就是繁体汉字。
从某个角度来说,文字的出现代表了文明的存在,因为人类脱离原始文明进入部落时期后,就会出现类似甲骨文的记号,所以我国目前只有商朝文明被认可,商朝之前的文明并没有得到国际认可,但双墩刻符的发现,注定让我们的历史出现了转折。
双墩刻符
在安徽省蚌埠双墩遗址,挖掘出了大约630个和已知记载不相符的刻字符号,这次发现有着重大意义,因为根据检测,这些符号的出现时间距今大约7000年,比甲骨文早了将近4000年。
而且挖掘地点正好与夏朝和商朝的交汇地带,这充分证明早在7000年前,该地区不但出现了文明,而且该文明已经发展到了部落成熟阶段,所以才需要用刻画符号记录一些事情。
那么双墩刻符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虽然目前对双墩刻符的解读工作进展缓慢,但根据目前的研究可以断定,双墩刻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规则,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形成严谨的文字,但利用双墩刻符进行交流已经很容易。
其次,在双墩刻符中发现了大量与生活有关的符号,根据符号可以看得出来,在那个时期,种植、养蚕、编制等活动已经开始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充分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十分完整的部落文化。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专家还不能完整地破解双墩刻符,也不能证明双墩刻符与甲骨文的联系,所以双墩刻符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公认。
同时因为缺少对双墩遗迹的相关记载,所以双墩遗迹的背后究竟代表什么目前还有待考究。
刻符背后的意义
那么双墩刻符的发现对我国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就要索道双墩刻符背后所代表的东西了,根据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如果部落内部出现了有明显代表意义的刻符或者雕刻,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条件:
首先,出现了基本的语言和交流能力,必须在语言讲解和传播的基础上,刻符才有意义。
就以蒙古为例,成吉思汗时期蒙古的语言已经十分丰富,但文字还停留在“记号”时代。
其次,部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出现了阶层。为何会这样说呢?如果是部落早期,各项工作会以温饱为主,不需要有太多的沟通和交流,而刻符的作用则是用来记录,这样才能对部落内部的资源和人工进行分配。
例如部落内部的种植和打猎已经形成了规模,不但可以满足温饱,还能有所剩余,所以就要对资源和工作内容进行分配。
比如说有的人就可以从种植和打猎工作中解放出来,为部落制作武器,为部落建造房屋,或者去和别的部落沟通,这种发展规模已经无限接近于黄帝时期。
最后,部落的内部稳定超过了三代人。如果是一个新生部落,那么头等大事必然是维持温饱和保护自己的安全,在部落时期,不同部落之间的战斗十分频繁,每一个部落都会想尽办法来吞噬其他部落,只有那些稳定发展多年的部落,才能够有条不紊的对部落内部的事情进行安排和整理,并寻找发展的方向。
所以从双墩刻符可以看得出来,早在距今7000年前,我国的部落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很有可能发展到多部落时期,这无限靠近我国的上古神话时期。
如果说商朝的神话背景是《封神榜》,那么夏朝的神话背景就是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在往前的双墩遗迹时期,就来到了女娲造人时代,这就与我国的神话体系形成了对照。
那么双墩遗迹的后续在哪里呢?
目前有多种猜测,其中一种猜测就是迁徙,在部落发展壮大后部落进行了迁徙,与黄河流域的部落进行了融合,最后衍生到了夏朝、商朝、西周,也有的人说双墩遗迹代表了古代神话中的一些其他族群,比如在炎黄时期,除了炎黄部落,还有蚩尤、夸父等不同的部落,双墩遗迹很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族群,在随后的发展中经历了灭亡与融合,最后加入到了华夏文明当中。
虽然目前关于双墩刻符的研究陷入了停滞,但起码否定了很多国外的人类进化理论,比如非洲人是亚洲人祖先的说法,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一脉相承,不仅不是别人的后裔,很多地区的文明都有可能是我国的分支,比如说处在舆论中心的玛雅文明。
我国有文字的历史,从什么开始
有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两说。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的文字历史是从象形文字的开始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文字,但其实,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的一种演变是,所以不能说甲骨文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1.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 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它是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遗存之一,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北濒渤海、南抵苏皖、西进河南,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左右发展成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征明显,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风俗,这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大汶口文化的社会经济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已发现的许多刻划符号被认为是古老的象形文字。当时的社会已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私有制逐渐形成,整个社会已接近阶级社会的门槛了。
从后来出土的兽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图案、文字,可以判定,万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半图象、半文字的象形文字。根据语言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大量出土的曾在商代(公元前一千八百年至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广泛、成熟使用的“甲骨文”,显然已经过数万年以上的不断演进。期间中国的陶器制作、居室建造、壁画艺术、金属使用、丝织生产等,各种高级文化陆续发明、使用。
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多年。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卦象符号(距今8000年左右)和安徽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距今7000年左右)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但因为不是系统性的文字,而只被视为“刻划记事的符号”,没有被业内接受为文字系统。这些符号可能已具有了某种表达语言的功能,但不代表符号就能成为文字,更无法与甲骨文这种成体系的文字系统做同类对比。浙江省平湖市庄桥坟遗址出土的良渚似刻划符号(距今5000年左右)与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符号都属同类情况。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家中发现。由于古董商的有意隐瞒,在较长时间内未被学界了解其出土地。直到1908年才被罗振玉查访清楚其真正来源地为安阳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甲骨文的发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甲骨学。
象形文字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老祖宗们从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是最形象,演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而甲骨文只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所以象形文字是目前我国的文字历史的开端,也是世界文字历史的开端。
历史问题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目录
第一节 半坡文化
第二节 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
第三节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第四节 大汶口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第一节 半坡文化
黄河一直都被中国人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实长江流域的文明可能比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更早,但因为没有被直接延续下来,所以就被世人所遗忘了。
在黄河流域发现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与之相反,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古遗址却不多,这可能与南方高湿高温的气候有关。黄河流域分布的主要是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而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分布的是印纹陶文化。印纹陶文化与南方的百越文化关系密切,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印纹陶文化在南欧(如巴尔干半岛)也分布较广。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还分布有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在中亚分布较广,与中亚相邻的新疆也属细石器文化,所以中亚的细时期文化与我国西北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之间有没有联系,还需进一步考证。
已进入新石器时代(1万年至2千年)的半坡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早期,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250万年至1万年)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由打制石器转向磨制石器;
二、 由采集、狩猎转向种植、畜牧;
三、 陶器的出现。
进入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了食物的生产者。采集、狩猎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而种植、畜牧则是一种定居生活,因此古村落也就此诞生。
人们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这个阶段称之为“农业革命”。人类史上有三次划时代的革命,第一次是火的运用,第二次是农业革命,第三次是工业革命。
半坡村位于西安附近,从该村发掘出一个距今有5、6千年的古村落遗址,这是黄河流域很重要的一个文化遗址,1952年被发现。遗址有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
居住区发现有40多座房子,有半地穴建筑和地面建筑,形状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房子有柱子支撑,墙壁是泥墙,墙面用草拌泥涂抹。房子大小有十几、几十平方米,也有上百平方米的。
发现的窑址有6座,有竖穴式和横穴式两种,其空间较小,直径只有1米左右。
墓葬区有小孩墓和成人墓,多以瓮、盆、钵等为葬具,葬具上还留有小孔,估计是为灵魂转世所留。另外还发现一具木板葬具,这是唯一的一个木制葬具,不过这一形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埋葬方式多为单人仰身和直肢,也有少量的俯身、屈肢和二次葬。
那里的原始居民种植粟、芥菜、白菜等农作物,饲养绵羊、山羊和猪等家禽,另外淡水鱼和野味也是他们的食物。
发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1万多件。他们的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骨器,石器有石斧、石铲、石刀、磨盘、磨棒、刮削器、敲砸器等,骨器有骨锥、骨针、骨刀、骨钩、骨叉等。
他们的生活用具是陶器,陶器有夹砂和泥质两类,器形有钵、盆、碗、罐、甑、瓶等。彩陶上黑彩多、红彩少,纹饰有象征性图案(如人面、鱼、鹿、蛙)和几何图案(如三角、方格)。其中人面鱼纹是彩陶上最典型的纹饰。这里的彩陶还刚萌芽,到仰韶文化中彩陶的制作工艺才成熟。
在陶器上还发现有刻画符号,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渊源之一。在中国境内,人类最早把类似文字的符号刻画在陶器上,等后来刻画到甲骨上的时候,符号就成为了文字,我们称之为“甲骨文”。
编辑本段第二节 老官台文化和裴李岗文化
老官台文化遗址1955年发现于陕西华县,1959年进行发掘。后来在甘肃泰安大地湾也发现同类型文化,所以老官台文化也称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
老官台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有8000多年,以磨制石器为主,但仍有少量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而磨制石器则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生活于此的原始居民开始种植粟类作物,还养猪养狗,生产工具有石凿、骨铲、角锥等。
住房为圆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坟墓是长方形的土坑,有陶器作为陪葬品。
当时的制陶工业还很原始,烧制温度低,器物种类也少,彩陶工艺还处于萌芽状态。
出土的文物以陶器为主,出土了27件陶器。陶器的类型有夹砂粗红陶和细泥红陶、细泥黑陶和细泥白陶,纹饰有绳纹、斜线纹、附加锥纹、锥刺纹和刻槽纹等,器形有三足罐、三足钵、杯、小口平底鼓腹瓮等,彩陶只有沿外袜红宽带纹的三足钵。
在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发现有200多件彩陶,多以三足钵为主。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陶器上的那10多种符号,它们比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要早1000多年,这也可能是最早的文字原形。
在该遗址之中还发现一座类似宫殿的建筑,该建筑的地面与现在的混泥土地面很相似。
与老官台文化和大地湾文化同一时期的还要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贾湖文化,它们都是新石器时期的代表。
裴李岗文化遗址于1977年在河南新郑被发现,该遗址中的建筑、墓地和陶器都与老官台文化十分相似,距今也有8000多年。磨制石器多于打制石器,有带足磨盘、磨棒、带齿石镰、双弧刃石铲等,骨器有骨箭、骨针等,另外还要木制的弓。陶器以泥制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碗、钵、鼎、壶、杯、罐、瓮、勺、甑、盆等,其中以三足鼎和双耳壶最具代表性。另外,也有陶制纺轮。该遗址的陶器上也有契刻符号,也是一种原始的文字。
磁山文化于1972年在河北武安被发现,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距今7000多年,其建筑、石器和陶器等均与裴李岗文化之中的相似。其陶器开始向彩陶过渡。遗址中还发现有农作物粟、胡桃和家禽鸡等。
贾湖文化遗址在河南舞阳,距今8000多年,也属于裴李岗文化类型。遗址中发现有契刻符号的龟甲,它比殷墟甲骨文要早4000多年,比古埃及的纸草文字也要早1000多年。另外还发现骨笛和酒器,这对音乐和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本段第三节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仰韶村处于河南省渑池县,从该地的古遗址上发现了许多器物。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石器有刀、斧、杵、镞、石纺轮等,骨器有骨针,陶器有钵、鼎和粗陶、彩陶。
仰韶文化遗址有大量石斧、骨锄的发现,表明当时农业的发达。另外还在墓室中发现一陶罐里盛放了粟,说明粟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
骨锥、骨针和古轮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掌握了初步的缝纫和纺织技术。发现许多猪、牛、马的骨头,说明当时已有了畜牧业。石镞、骨镞的出现,表明当时弓箭已被普遍使用,同时还表明当时已由狩猎生活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过渡。
在甘肃各遗址的墓葬中,还发现许多磨制的玉片、玉瑗、海贝等,这说明当时可能有了最原始的交换关系。新疆盛产玉,所以玉可能是从新疆来的。但甘肃远离大海,所以海贝是怎么传递过去的,值得探究。
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彩陶在窑中烧造,但还没使用陶轮,其表面有或红或黑的几何图案,器物大小不一,形状差别很大,这种技术可能是从西北的甘肃一带传入的。
仰韶文化遍布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陕西等区省,还覆盖了华北和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有多种类型,有河南渑池县半坡类型(仰韶文化早期)、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河南安阳县后冈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以及大河村类型等(仰韶文化中、晚期)。庙底沟类型的彩陶颜色黑多红少,没有半坡类型的圜底钵。后冈类型、大司空类型的彩陶以灰陶为主,纹饰多为红色。大河村类型的彩陶多为白陶。据推测,仰韶文化很有可能就是黄帝族文化。
仰韶文化从5000年前一直持续到2500年前后,然后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其他文化融合,形成了后来的夏商文化。长江流域的古文化起源可能比黄河流域的还要早,但后来都中断消失了。而传承有序的黄河流域文化从未中断,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如今。
近期在河南灵宝市西坡村发现了一个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宫殿,据推测,它很有可能就是黄帝的宫殿。考古人员还在其周围发现了一座可以居住20多万人口的都城,它应该是当时部落联盟的聚居地。
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1928年被发现。
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镰等,另外还要蚌镰和挖土用的双齿木耒。他们饲养猪、狗、牛、羊、鸡、马等。
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黑陶制品质地精细,造型优美,用陶轮加工并在窑中高温(1000℃)烧造。这种高温技术的掌握,为青铜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龙山文化主要分陕西、河南和山东三大类型。
无论是彩陶文化,还是黑陶文化,都应该是发源于中国本土,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印度文明之中的陶瓷没发现有什么继承关系。
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还出现了青铜器,它表明龙山文化开始向青铜文化(夏商文化)过渡。这一时期的精致陶器也与商代的陶器十分相似。
1931年在河南安阳市一个名叫后冈的地方,发现一个古文化遗址,成“三叠层”形式。它的上层是白陶文化小屯文化,中层是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下层是彩陶文化即仰韶文化。有人认为这里面的彩陶文化即炎帝族文化,黑陶文化即夏文化,白陶文化即商文化。
编辑本段第四节 大汶口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境内,与龙山文化隔河相望。它属于新石器中期,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其石器、陶器等与裴李岗发现的类似。
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它早期的陶器、石器和建筑与裴李岗文化类似。它晚期陶器上的图像刻画符号不同于仰韶文化中的几何刻画符号,它们很有可能就是甲骨文的鼻祖。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继续,1923年在甘肃临兆被发现。它的彩陶很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类型的风格。它早期的彩陶以黑彩为主,中期出现有黑、红相间花纹,晚期多是黑、红二彩并用。在遗址之中还发现一把青铜刀,它标志着石器文化向青铜文化过渡,是一个金石并用的时代。
与马家窑同时期、同地点是辛店文化,距今3000多年。它的彩陶很多,器形以罐为主。从辛店文化的基本特征上看,已基本上进入到了青铜文化。
我国先秦之前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代,一个是石器时代(250万年到3千年),二是青铜时代(夏商周),三是铁器时代(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