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戳视频,看首期《考古日记》,重现广东考古的高光时刻↑↑↑,时长共7分59秒)
戳视频,看首期《考古日记》,重现广东考古高光时刻↑↑↑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日报、南方 联合推出“问脉南粤”之“考古日记”系列报道,跟随4名扎根广东的青年考古人,听他们讲述广东考古的那些事儿。
以下是首期考古人刘锁强的自述↓
我是刘锁强,一名田野考古工作者。15年前,我从北大毕业,来到广东,正式开始了我的考古生涯。
当时很多人问我,做考古为什么要来广东?我想,我用15年给出了一个答案。
“世界末日”发现了重要线索
“我从哪里来?”不只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我们考古人关注的焦点。
那在广东,最早的“广东人”出现在哪里?他们什么时候踏足南粤大地?几代考古人求索了半个多世纪想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也一样。
邻近的广西、湖南都曾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大多分布在河流两岸。我们猜测,岭南先民或许会沿着西江顺流而下。于是在2012年,我们踏上了寻找“广东人”的路程,沿着粤西地区的南江流域,一座山一座山地爬,拉网式地筛查。
当时的天气并不好,阴雨连绵,连续一个月我们都没有重要发现,大家情绪很低落,都在咬牙坚持。
时间来到12月21日,这天很特殊,网上都说今天会是玛雅历的“世界末日”。一名工友开玩笑说,真行,世界末日我们还在考古。现在想想,幸好当时我们坚持下来了。
那天清晨,天刚微亮,我们坐上越野车出发。绕了半个多小时,车终于开到了一个叫军步湾的小山村,和往常一样,我们要从山脚一路踏查到山顶。
我们一行五六人,拿着竹杖,老馆长走在最前面,突然大叫一声“快来,有东西!”。
我们跑过去一看,他跟前有一件微微埋在土里的石器,仔细一瞧,这不是普通石头,而是一件旧石器时代的手镐。我们赶紧在四周搜寻,前前后后找到20多件类似的打制石器。要知道,在这之前,我们在南江流域已经爬了上百个山头,几乎一无所获,而这应该是我们找到的第一个确定无疑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顺着线索,我们又来到郁南河口镇的和都村,在这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背后,藏着一个小山岗,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磨刀山遗址,年代距今80万—60万年。走到这个山岗前,我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现场红彤彤一片,非常红,这种红色的土壤是华南地区中更新世——几十万年前所形成一种特有的堆积。
红土里面有很多白、黄色条带状的斑纹,像渔网一样,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网纹红土”,这其中埋藏的石器特别古老。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在磨刀山遗址发现了将近400件旧石器,它们的外表非常粗糙,加工技术原始。然而就是这些粗糙不起眼的石器告诉我们,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广东的老祖先在古南江的河滩边如何打石器,怎样生活。
我还记得,当时发掘刚好是广东最热的时候,暴晒下的磨刀山就和“火焰山”一样,考古队员的衣服从早到晚一直浸泡在汗水里面,山上还有很多有毒的蚊虫叮咬,身上的脓包两三个月都消不下去。
这个工地是我经历过条件最艰苦的一个考古发掘项目,当然它的成果也是巨大的。我们在这个遗址找到了广东最早历史,也改写了广东历史,也让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十大”—— “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当时完全没想到,时隔四年,我们团队又会拿到第二个“十大”。
山洞里意外发现人骨
我们干考古的人,都特别想发现古人类化石。
我很幸运,在青塘遗址的山洞里就发掘到人骨化石。2016年,我们到英德做青塘遗址的考古工作,这个遗址早在1959年就被发现了,因为保存情况不理想,之前一直没有进行发掘。
在这里,我们和北京大学合作,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仅仅只是做了54平方米的考古发掘,最大化地提取、记录考古信息,最大限度地还原岭南史前社会的方方面面。
山洞很大、很深,成群的蝙蝠在洞穴深处潜伏。当时是6月下旬,我们考古工作才刚开始半个多月,就在洞口处意外发现了一块比较大的骨头。
我们刚开始都以为是动物的肢骨,毕竟在一万年以前的遗址中发现人化石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直到我们往下清理,才发现这不光是一截肢骨,下面还连着其他骨骼部位,很可能是一具人骨!
我们赶紧把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古人类学专家何嘉宁老师请过来,由他用专业工具一点点地清理。清理这个人骨化石相当费劲,洞穴里的胶结土堆积,像石头一样硬,如果用钢钎铁锤发掘,很容易会对化石造成损坏。
前前后后清了半个多月,这具距今一万多年、保存完整的人体骨架化石初现雏形,能清楚地看到蹲踞的葬式,却很遗憾没有发现头骨。经过我们研究,这位距今1.35万多年前的墓主人,是一位13—18岁的年轻女性,所以给她起了一个很美的名字——“青塘少女”。
以考古者的身份和古人对话,这种感觉很奇妙,是一种很纯粹的快乐。这是中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可以确认葬式的墓葬。在这个“青塘少女”身上,有太多可以让我们去了解那个时代人类行为、精神世界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的考古学信息。2019年,青塘遗址也入选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很多媒体说我是“考古锦鲤”,但是我自己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不容易。现在我带着更多年轻的考古队员,继续奔走在广东的乡间田野,正在做岩山寨遗址的考古发掘,去追寻更多广东早期历史的踪迹。看到他们,就像看到15年前的我。
选择并且坚持这份事业,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情怀,更少不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我一直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考古虽苦,也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
踏遍青山,究览万古,希望我们都能不负青春年华、不负时代使命。
本期考古人
【监制】李贺 曹斯 曾强 李培
【制片】毕嘉琪 丁晓然 王良珏
【脚本/编导】黄堃媛 毕嘉琪 邓素凡
【拍摄】仇敏业
【剪辑】何志豪
【设计】郑炜良
【动画】黄泽伟 叶景雄 陈明记
【作者】 黄堃媛;郑炜良;何志豪;毕嘉琪;仇敏业;黄泽伟;叶景雄;陈明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
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
大自然是一个很厉害的艺术家,而石头也是展现他天赋的地方,同学们有见过什么奇妙的石头吗?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欢迎浏览。
篇一: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
左看右看,这块石头像什么?像一条小鱼?像一只小狗?还是像一只小鸟?我看了好久好久还是看不出来。它又像鸟又像狗还像鱼。这块石头到底像什么呢?
它像一片草地,草地上面小蝴蝶和小蜜蜂飞来飞去,小鸟在半空中盘旋着,等待着自己的美味,一声也不响……碧绿的草丛里有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花,花儿们争先恐后地开放着。草丛中还有一些小动物:小狗、小猫、小老鼠和小刺猬。哎!这地方怎么这么和谐呢?你瞧:老鼠和猫都称兄道弟的,狗见了猫应该去抓的,可是狗不抓猫反而还跟猫谈你是我姐姐或我是你姐姐的事儿,这可让我昏了头。小猫、小狗、小老鼠和小刺猬又玩起了捉迷藏,他们玩得好高兴、好开心、好快乐……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原来刚才是我把石头上的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想象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虽然这只是一种想象,但这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
让我们大家都来想象一下美妙的世界吧!
篇二: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石头,可我最喜欢的石头是鹅卵石。 在一个暑假,妈妈带我去大海边,我看见大海边有许多美丽的鹅卵石,我问妈妈鹅卵石是怎么形成的,妈妈说:“大约在1亿年前的中生代,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浆冒出地表,快速得到冷却的岩浆便形成花岗石,此后距今几千年前,由于岩浆入侵引起花岗石错动挤压,从而产生了大量体积较小的石块,那些在水边的石块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滚动,最终形成今天的鹅卵石。”我捡起一块黄色的鹅卵石它的表面光滑无比, 在太阳下显得格外的晶莹剔透,鹅卵石的颜色有好多种;有黑的就像黑玛瑙、白的就像白珍珠、红的就像红珊瑚、黄的就像小猫的眼睛、各色各样美丽极了!踩在鹅卵石上我的脚舒服极了。世界真奇妙,赋予了我们这么多神奇的生物,我真希望让妈妈带我去认识更多美丽、奇妙的石头。
篇三: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两年前的一个星期日,我在家里无聊,爸爸说有一个地方特好玩,问我要不要去,我答应了。
到了那里,原来是一条小溪。我最喜欢挖岸边的土了,因为可以用小锄头和小铲子挖“水渠”,并让水将沙土冲积到出口形成“人工三角洲”。我挖了大概20厘米深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我猜又是普通的石头,就把旁边的土挖掉,准备把石头也挖出来,但是挖了一道深坑,石头还没出来。我累了,坐在旁边休息了一会,这时渠里的水也慢慢变清了,我突然看到刚才挖的'那“石头”是一块白白的东西,噢!又有人不爱护环境,把瓷片扔到水里吧?我又来了兴趣,继续挖了大概半小时,终于出土了,我又用小铲子把它铲上来,这时我诧异地喊了一声,发现这不是什么瓷片。爸爸过来了,告诉我是一块“白金石头”!
这块石头有拳头大小,由两层不同的石质构成,下层平平无奇,呈土黄色;上层是乳白色,表面上铺着无数片细细的“白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俯视“白金石头”,上层高低不平,像卡通片里第三纪的冰河时代,两边高起的,是连绵起伏的冰山;中间那条沟,是神秘莫测的峡谷。高山和峡谷,冰天雪地,都闪烁着冰晶的光芒。
我把玩良久,认为它是一块稀世珍宝,所以把它珍藏起来,直到今天。
篇四:奇妙的石头日记400字世界上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它们有着美丽的花纹和奇特的形状,非常引人注目。我也有这样的石头。
那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建筑工地寻找美丽的石头。来到建筑工地,这里的石头堆积如山,有大有小。我们在石头山上仔细地寻找,然后,把有花纹的石头装进口袋。我捡了许多小石头,它们一个个圆溜溜、胖嘟嘟的,可爱极了。虽然我最后很累,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回到家,将石头放在清水里清洗后,我发现那些我之前认为一点也不好看的石头变得漂亮了。妈妈帮我把大大小小的石头摆在阳台上晾干,我仔细地观察了起来:它们有的像轮船,有的像脚板,有的像梯田……有些石头上的纹理像闪电或树。在所有的石头中,有一块石头特别吸引我。这块石头黑白相间,上面的纹理很美丽:一缕炊烟从小屋里冒出来,蓝蓝的天空都变了样;在河边,一只白鹭正停在岸边休息。整个图案像大画家挥手画下的水墨画。我给这块石头取名为“炊烟袅袅”,可我又想叫它“水墨画”。
以前,老师叫我们带上自己喜欢的石头去学校展示。那时我还没有石头,看着同学们展示的那些像汉堡、像鸡蛋、像恐龙化石的石头,我非常羡慕。现在,我也有了石头,要是再参加石头展示,我想,我的“炊烟袅袅”一定会脱颖而出。
你看,普普通通的石头也有它的神奇之处,只要你仔细寻找,认真观察,一定会发现许多不同寻常的石头。
;外国人在百年前发现了哪块神秘石头,至今科学家一头雾水?
46亿年前,我们的地球就诞生了。所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太多神秘的东西。话说,1872年的时候,在新英格兰的温泥泊洒汲湖附近,有工人在为栅栏柱挖洞的时候,在地上发现了一块非常奇特的粘土。按理说,这样的土质不应该在那里出现。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在粘土内还裹着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即:一块长得非常古怪的鹅蛋形石头。这个石头的表面被雕刻上多种图案,有脸、帐篷、玉米穗和星形圆环等。
伴随着这块石雕的发现,很多围绕它的疑问接踵而来,比如:这块石雕的作者是谁?它是在什么时候被雕刻出来的?它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等等。关于这些疑问,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仅给这块石头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感,还使得“神秘石”的名字因此得来。
这块著名的“神秘石”,是当地商人塞内卡·拉德的工人在干活的时候发现的。当年11月,美国媒体发表文章对这件事情以及拉德先生本人进行了报道,说:他是一名十足的自然主义者。对于这个发现,拉德也是欣喜不已,他用饱满的情绪向人们展示着这块石头,并解释着其中的不同寻常。
然而,拉德在1892年去世,1927年这块“神秘石”则被他的女儿捐给了新汉普郡历史学会。到了1996年,“神秘石”最后一次在新汉普郡历史博物馆展出,人们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这块神秘石头,以及它身上雕刻的众多神秘图案。
这块石头长4英寸,厚2.5英寸,一面上雕刻着好像是一支倒转的箭、一个月亮、一些圆点和一个螺旋的图案。玉米穗和下陷的圆环图案位于另一面,圆环上有3个数字,其中的一个形状类似鹿腿。
关于这块石头,有人猜测:它的这些图案记录的可能是两个原始部落之间的一次谈判记录。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是凯尔特人或者因纽特人的遗物。更有人在1931年专门给历史学会写信,表示这块石头应该是一块“雷石”。因为,雷石的表面一般都会有机器或人工加工过的痕迹,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在地下深处,被包裹在粘土、岩石或者珊瑚之中。
此外,这块小石头还有另外一个奇怪的特征,那就是:这个石头的两端,在末尾处被钻出了一些小孔,这些孔的大小不一,且呈现垂直形状。经过相关科学人员的研究分析,这个小孔应该是被金属杵状物体,反复敲打而成的。因此,考古学家们,根据这些孔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比如:考古学家理查德·鲍斯沃特认为这块“神秘石”上的孔洞应该是利用电动工具钻出来的,可能来自于19世纪或者20世纪。因为,在几百年前,根本没有发现与这个“神秘石”相一致的物品。
而地质学家尤金·布戴特在参加当年对“神秘石”的分析工作之后,给出了不同的判断。
他认为:“神秘石”应该是由一种叫做沙岩的石英岩演化而来,也可能是由一种叫做糜棱岩的断层处岩层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一种纹理细密的层积层。
此外,布戴特表示,在新罕布什尔州,像这种类型的岩石其实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说这里就一定没有这种资源,它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这块“神秘石”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没有其它更多的资料进行参考,所以,对于这块石头到底来自何方,很难判断。
因此,布戴特表示:这块“神秘石”被发现的过程,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故事,真的是太具有传奇色彩了,这给研究学者们的分析和考证都带来了巨大的难度。而且,研究者们根本无法确定,这些关于石头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且很多数情况都是含糊不清缺乏细节的,让人们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所以,这个石头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这对于研究石头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知道了石头的出处,就会对其上面的图案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了解其中的含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打个比方,假如说这个石头属于共济会,且其中记录了一些秘密,那对于外界的人来说,是很难透过这些图案来确定其具体的含义的。因为,这些图案就好比雕刻在石头上的密码一般,对于雕刻的人来说具有某种意义,但对于我们来说,它不过就是一些月亮、星星和玉米穗而已。
此外,历史学会的收藏与展览负责人卫斯理·巴拉认为,想要揭开“神秘石”的秘密,可以利用寻找类似的图案和符号的方法作为突破口。而目前,很多人都对当年媒体上关于“神秘石”的报道和描写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之前被忽略的细节。
不过,当时的人们只把焦点放在了这块石头是否是经过人为处理的古物,并没有对石头本身、发现地、发现地的土层深度,以及周边的情况等进行细致研究。所以,这不仅给现在的研究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还使得这块石头依然保持着它的神秘面纱,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