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9年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次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跨越到2001年中国水下考古第二次“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的启动,转瞬之间相隔十二年。在这“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从出生到第一个本命年里,中国水下考古都经历了些什么?厉兵秣马十余载,中国水下考古如何从零起步,达到王者归来的气度?大家随我来……
博主就是上面照片这第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毕业的!你能从照片找到博主吗?
自1989年“南海一号”沉船被中日联合水下考古调查队发现并确认后的十二年里,由于我们白手起家从零做起,时刻不敢耽搁。中国水下考古其实在做的全是闷头发展,积攒力量的各种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分为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和设备与资金的积累。
第一个方面是人才储备。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一切工作都没有办法开展。中国水下考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人才。
我们来看一下,1989年“南海一号”沉船调查结束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西澳博物馆立刻就在青岛联合举办了“第一届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这一期总共有来自北京、广东、深圳、广西、福建、厦门、青岛等11名水下考古专业学员顺利毕业,他们系统地学习了潜水、水下考古理论、水下考古调查、水下发掘技术、水下绘图、摄影以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课程;1998年7月,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在宁波举办了“第二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来自北京、福建、广东、浙江、海南、辽宁和广西的22名学员全部由我们自己培训并顺利毕业。
2000年10月,香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协会捐助“南海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协议中的高氧潜水培训班正式开班,由我们自己培训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水下考古专业技术毕业的部分学员参加了这次培训,完成了高氧潜水的全部训练课程。经过上面这三项培训班的顺利举办,至2001年“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启动前,我们中国水下考古已经拥有了一支经过专业水下考古技术培训的,来自全国各主要沿海省份的,具有考古学及相关学科背景的水下考古毕业学员三十余名。可以说,从人员数量上讲,中国水下考古已经拥有了足够国家协调调配的强大的水下考古人才储备库。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储备。
自从发现“南海一号”沉船之后,因为我们深感自身的各个方面落后于世界水平,所以,中国水下考古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从最一开始的,派遣张威、杨林、王军去往荷兰、日本、美国等水下考古发展较早,技术力量雄厚的国家学习开始。我们逐步把水下考古和潜水有关的技术带回国内,并逐步在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水下考古项目中逐渐使用并熟练掌握。不仅如此,我们还发展出一整套适合我国沿海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工作的流程,并在逐步完善。
1990年2月中国南海沉船调查发掘学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来自中日双方的考古界泰斗齐聚一堂为中国水下考古出谋划策。到了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开始联合广东、海南和山东等省份,逐地开启了小型水下考古工作队调查沿海海域各处水下遗址等工作。199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开始对辽宁绥中三道岗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著名的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这处沉船遗址前后经过了7年6次陆续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成为了中国水下考古第一次自己独立组织完成的大型水下考古调查发掘项目。并获得了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
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项目为我国水下考古队伍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我们中国自己的水下考古操作流程。
1996年中国水下考古又顺利完成了对我国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科考工作。在“96西沙群岛文物普查”工作中,中国水下考古不仅获得了远海水下考古工作经验,而且培养出了一批能够适应远海水下考古工作的水下考古队员。
除此之外,限于篇幅的原因,中国水下考古还有沿海各省份很多水下考古调查项目未能提及。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水下考古在这12年的发展过程中,时刻没有停下脚步,用一个又一个水下考古项目来锻炼我们的水下考古队员,积累了工作经验,获得了宝贵的中国自己的水下考古操作流程。为即将开始的“南海一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储备基础。
第三个是设备与资金。
在中国水下考古这些年来,通过各项工作积累了一定量的工作专用设备,个人潜水装备,可以说从物质储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南海一号”沉船调查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巨大的,中国水下考古人感到没有合适的机遇和推动力重启该项目。就在张威心存挂念,一直不能忘怀他在1989年那次与“南海一号”水下24米的亲密接触时。张威的团队受邀来到了香港迪士尼水上乐园项目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工作期间巧遇香港爱国人士、潜水俱乐部老板陈来发先生。陈来发随即成立了香港中国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协会,并完成对“南海一号”沉船调查项目的资助,这才解决了“南海一号”二次调查启动资金的问题。
2001年4月,“南海一号”沉船新一阶段的调查工作重新启动,中国水下考古王者归来。这一次我们有充足的水下考古人才,我们有全套的水下考古相关设备,我们有香港爱国人士的资金支持。天时、地利、人和!历史的大幕,再一次拉开,开启了“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最终走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漫漫长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