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肖风伟 通讯员 祝鹤 王金铭
近日,信阳市商城县铁佛寺湿地公园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通过观察,整个种群总数有9只。
10月8日,商城县铁佛寺湿地公园,白琵鹭在游玩觅食
白琵鹭是我国濒危珍稀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大型涉禽,全身羽毛白色,嘴长而直,扁阔似琵琶,所以叫白琵鹭。目前全球白琵鹭总数在3.1万至3.4万只。在我国,白琵鹭一部分常年留在南方,另一部分则在春季迁徙到北方繁殖,10月至11月南迁。据了解,这是在商城县境内首次发现白琵鹭种群,它们停留在近岸滩涂,或嬉戏,或觅食,或在低空自由飞翔,场面壮观。
10月8日,商城县铁佛寺湿地公园,白琵鹭在优美飞行
据了解,白琵鹭对环境十分敏感,对栖息地环境要求非常高。此次在铁佛寺湿地公园首次发现数量如此众多的白琵鹭,体现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候鸟喜欢把这里当成回迁途中的驿站,补充营养后继续北上。
10月8日,野生动物保护巡查人员在观察白琵鹭栖息情况
近年来,商城县铁佛寺湿地公园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大力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目前,湿地修复治理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基本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结构完整、水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景观优美、科普教育与生态旅游功能兼备的综合性省级湿地公园,越来越多的湿地、浅滩,为鸟儿提供了食物来源,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白琵鹭、中华秋沙鸭等珍稀鸟类前来“安家落户”。
(上顶端,看河南,知天下!欢迎提供新闻线索,顶端新闻·河南商报信阳新闻热线13838180125,投稿邮箱ddxwxy@126.com)
什么是白琵鹭
白琵鹭
体长700-950毫米的中型沙禽。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先端扩大垦匙状,黑色,先端黄色。夏羽白色,头后具橙黄色长的发状冠羽。前颈下部具橙黄色颈环。上喉裸露,橙黄色。冬羽颜色与夏羽相似,无冠羽,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环。虹膜暗黄。脚黑色。
神农架林区为旅鸟。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岸边浅水处;也栖于水淹平原、沼泽湿地、河谷冲击地等各类生境。常成群活动,偶见有单只活动的。休息时常在水边呈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飞翔时常排成稀疏的单行或呈波浪式斜列飞行,飞行时伸颈、伸腿。5-7月繁殖。成群营巢,有时亦与其他水禽混群营巢。巢址多选在厚密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丛或树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带。营巢于芦苇丛、灌丛上或树上,有时亦置巢于地面。雌雄共同营巢、孵卵、育雏。雏为晚成鸟。主以虾、蟹、水生昆虫及幼虫、软体动物、蛙、蜥蜴、小鱼等小型动物为食,偶尔亦吃少量植物性食物。以晨昏觅食为主,觅食地点多在巢址附近,有时亦到几十公里以外觅食。取食方式是一边行走一边将嘴张开神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觅食。
白琵鹭种群数量总的呈下降趋势,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2,我国也将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琵鹭体长为70—95厘米,体重2千克左右。黑色的嘴长直而上下扁平,前端为黄色,并且扩大形成铲状或匙状,很像一把琵琶,十分有趣。虹膜为暗黄色。黑色的脚也比较长。夏季全身的羽毛均为白色,后枕部具有长的橙黄色发丝状冠羽,颜色为澄黄色,前颈下部具橙黄色颈环,额部和上喉部裸露无羽,颜色为橙黄色。冬季的羽毛和夏羽相似,全身也是白色,但后枕部没有羽冠,前颈部也没有橙黄色的颈环。
白琵鹭在国外,繁殖于欧洲、印度、斯里兰卡和非洲北部海岸;越冬于马里、苏丹、波斯湾、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南部等地。全世界共分化为3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其中繁殖于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甘肃、西藏等北部地区;越冬于长江下游、江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东南沿海及其邻近岛屿。
白琵鹭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岸边及其浅水处;也栖息于水淹平原、芦苇沼泽湿地、沿海沼泽、海岸红树林、河谷冲积地和河口三角洲等各类生境,很少出现在河底多石头的水域和植物茂密的湿地。常成群活动。偶尔亦见有单只活动的。休息时常在水边成一字形散开。长时间站立不动,受惊后则飞往他处。性机警畏人,飞翔时两翅鼓动较快,平均每分钟鼓动达186次左右。飞翔时常排成稀疏的单行,或成波浪式的斜列飞行。既能鼓翼飞翔,也能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而且常常是鼓翼和滑翔结合进行,在一阵鼓翼飞翔之后接着是滑翔。飞行时两脚伸向后方,头颈向前伸直。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也常在晚上觅食。还结成小群,偶尔也见有单独觅食的。多在不深于30厘米的水边浅水处觅食,在海边常在潮间带和河入海口处觅食。繁殖季节有时飞到离营巢地10—20公里的地方觅食,甚至有的到离营巢地35—40公里远的地方去觅食。觅食不是通过眼睛直接捕食可见食物,而是一边在水边浅水处行走,一边将嘴张开,伸入水中左右来回扫动,就像一把半圆形的镰刀从一边到另一边来回割草一样。嘴通常张开5厘米,嘴尖直接触到水底,当碰到猎获物时;即可捉住。有时甚至将嘴放到一边,拖着嘴迅速奔跑觅食。
在我国北方繁殖的种群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南迁。迁徙时常呈40—50只的小群,排成一纵列或呈波浪式的斜行队列飞行。通常鼓翼飞翔,偶尔也滑翔。多在白天迁飞,傍晚停落觅食。在我国南方繁殖的种群主要为留鸟,不迁徒。繁殖期为5—7月,此时常发出象小猪“哼哼”一样的叫声,以及兴奋时用长嘴上下敲击所发出的“嗒嗒”声。成群营巢,由几只到近百只组成。有时也与鹭类、琵鹭类和其他水禽组成混合群体营巢。通常营巢在有厚密芦苇、蒲草等挺水植物和附近有灌丛或树木的水域及其附近地区。营巢于干旱的芦苇丛中或树上和灌丛上,有时也置巢于地上。多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区营巢,但在亚美尼亚也发现有在近2000米的高原湖泊营巢。营巢位置和觅食地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远于10—20公里。巢彼此挨得很近,一般1—2米,有时甚至彼此紧挨在一起。巢较简陋而庞大。通常用芦苇和芦苇叶构成,有时也用部分枯的树枝,内放草茎和草叶。营巢位置可多年使用。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5到6枚的。卵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颜色为白色,具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通常间隔2—3天产一枚卵。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但直到卵产齐为止,通常都仅晚上孵卵。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孵化期为24—25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抚育,喂食时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嘴中取食。45—54天左右雏鸟即可飞翔,但此时并不离开亲鸟,而是在亲鸟带领下逐渐开始自己觅食,亲鸟在开始时也喂食,但以后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喂食。
目前世界上白琵鹭的种群数量约有31000—34500只,但各地的种群数量普遍不高,多数国家都只有很少几百对繁殖种群,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则已经完全消失。据1990年和1992年冬天在亚洲的调查,1990年冬季种群数量为8005只,其中我国有763只,1992年冬季种群数量为10366只,其中我国为892只.
二级保护动物有哪些?
1、小熊猫
是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雌雄相似,不存在二态性。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
2、亚洲黑熊
共有7个亚种。雌性体长110-150厘米,雄性体长120-189厘米;尾长小于12厘米;肩高70-100厘米。雌性体重40-140千克,雄性体重60-200千克。
3、天鹅
指雁族(学名:Cygnus)的鸟类,属游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除非洲、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均有分布。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腺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枚;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
4、白颊猕猴
2015年3月27日,从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获悉,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发现猕猴新种,因该种猕猴成年后具有稳定的脸颊部白毛特征,中国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白颊猕猴”。
5、狼
食肉目犬科犬属,又名野狼、豺狼、灰狼。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