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农业的持续发展为人类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诞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南方稻作”和“北方粟作”两套农业系统的国家。江汉平原的史前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史前人类生业形式演化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显示,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一直盛行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迟在油子岭文化时期(距今5800-5100 ),北方的粟、黍已经传播至该区域。然而,除了水稻和粟类农作物以外,江汉平原史前先民日常食用的其它植物性食物有哪些,其植物性食物结构的演变过程如何等尚不十分清楚。
近年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姚凌副研究员等合作,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位于江汉平原北缘的屈家岭遗址(距今5800-4200 )出土陶器表面残留物进行了提取与分析,揭示了该遗址油子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先民日常消费的植物性食物来源与结构演化。相关成果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植物学权威杂志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研究结果显示,除水稻与粟类作物外,遗址陶器表面还发现有薏苡、莲藕、山药、橡子以及豆类的植物淀粉粒,表明屈家岭先民的植物性食物来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仍具有较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其中莲藕和薏苡是本次实验中首次发现的先民消费的植物性食物种类,且莲藕淀粉粒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表明其曾被先民普遍食用,这应与当地河湖湿地广布、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有关。
综合课题组前期工作及本次实验不同时期各类淀粉粒出现频率等定量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相比于粟黍,水稻在屈家岭先民的食谱结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采集获取的野生植物性食物在屈家岭先民食谱中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该项研究系首次利用淀粉粒方法对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表面残留物进行分析,其结果为揭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生业经济的区域特征、食物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北方粟、黍类旱地作物向南方地区传播的时空过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该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Muslim Khan为该文的第一作者,杨玉璋教授及李为亚特任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编辑 许大鹏
中科大获取史前人类食物加工方式演变直接证据
史前人类食物加工方式演变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显示,早在距今2.8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人类已经开始使用不规则的石质研磨工具,对各类采集获取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加工处理。此后,该类工具在我国南北各处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遗址被长期使用,并在距今9000至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阶段发展到顶峰,形成形态规整、制作精良的磨盘磨棒组合工具。然而,在进入距今7000年后的仰韶文化阶段后,该类工具却快速消失。有研究认为,磨盘磨棒组合工具的衰落与仰韶文化时期史前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关,即随着农作物在人类食谱结构中比重的迅速上升,杵臼类具有更高效率的脱壳工具逐渐取代磨盘磨棒,成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来的主要食物加工工具。然而,由于考古材料的缺乏,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上述食物加工方式转变的发生。中科大成果会实现秒被重新定义,中科大最近几年有何科学成果?
实现了时间“秒”的精确测量和传递。
时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大家都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流失,而且永远都不可能重新来过。时间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时间最小单位基本上都是以秒来计算的。科学家们在物理研究中,由于对时间的把握需要绝对精准,以便于做到更加准确的定位,因此我国科学家向更高的难度进行了挑战。
中科大的科研成果
时间是最基本的物理量,时间越精确,也就意味着科学家们的作出的判断越精准。当然了,还要考虑到时间的传递技术要和时间精度相契合,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不过,中科大的科学家们知难而上,一度向这个硬骨头发起了挑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时间这个问题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重大成果,并在国际上进行了实验。
中科大成果会实现秒被重新定义
中科大研究出来的这个实验,是百公里级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科学家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新疆南山天文台和高崖子天文台研究实验出来的。可以想象,原本自由空间光频传输技术只能传输十公里,如今经过我国科学家团队的精心钻研直接达到了一百公里,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对于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都要非常重要作用,而且,秒的定义也将会被重新变更。
中科大最近几年有何科学成果?
中科大其实是不断有科研成果问世,不过,我感觉最大的科研成果,就是实现了万秒十的负十九次方量级稳定度时频传递。这个科研成果,也将改写曾经在1967年一直沿用至今都秒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