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句很经典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出自《老子》。
老子
其实,看着非常简单,但是深入追究起来,特别深奥,特别智慧,很多人能理解到这一步那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因为很多人碰到优势局面或者是顺境的时候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于是就开始膨胀,最后跌到谷底,实例太多了,如果你没见到过,只能说阅历太少。因此这种情况应该很谨慎的对待人事物,这样才能平顺的度过这段时期,并且为后期不顺的时候做准备。这才是正道。
道
其次呢就是劣势局面或是逆境、不顺的时候,过于消极,心情低落,没有斗志,更有玻璃心想要寻短见,这都是不正确的,其实啊,碰到这时候,你应该高兴才对,因为这种情况正是你积累实力的时候,不然你怎么逆风翻盘呢?正如黄元御,这是有名的御医,还是高级御医,其实他本心不是当医生,而是考科举,但是由于考试前生病了,被医生治坏了一只眼,而科举考试是要求五官端正的,因此没能参加考试,进而只能默默读书,随着医书阅读愈多,医术也变得厉害起来,最终成为一代有名御医。
陰陽辯證
其实啊,这种辨证的思维不仅用于生活,更用于身体和心灵健康问题上,现代人智慧不足,就是缺乏这种两面看待问题的思维,钻牛角尖,发脾气等,最后心灵出了问题,伤及中医气血、西医神经,最后必然患一些焦虑、抑郁、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所以说,多角度看问题,辨证看问题,更是从中医角度看问题.
论语读后感作文
论语读后感作文 (一)
滁州市湖心路小学三年级 张君溪
每天早上,学校的广播里都会播放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经典作品。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受到这些国学经典的熏陶,渐渐地对国学产生了兴趣。在爸爸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儒家经典 ——《论语》。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我在《论语》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段话的意思是: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即使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是啊,真正的孝顺是对父母的陪伴与关爱!
我听姐姐说过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在乡下教书的老师,他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由于家中无人照看,于是他天天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车带她去上班,这一绑就是五年!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这位老师是真心爱自己的母亲,是真正的孝道。他并没有把母亲丢在家里,让她吃饱、穿暖,而是坚持五年如一日,将自己年迈的母亲带在身边,直到老母亲最后离去。我想,虽然我现在年龄还小,能力也有限,但可以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平时不能对他们随便乱发脾气,要尊敬他们才对,做个听话的好孩子。长大后,更要常伴父母左右,时刻孝敬父母!
《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孝敬父母,还教会了我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以后,我还要学习像《论语》、《弟子规》等这样的国学经典。
论语读后感作文 (二)
杨佳宁
"圣人"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对父母孝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千年以来,"孝"也是历朝历代的人们的话题。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追求"孝"."次孝""彼孝"是否有区别?
针对"孝"的讨论主要较为集中的出现在里仁篇。其中提到"子曰:是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为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婉转地劝止,若自己的意见未被听从,仍然恭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父母为长辈,尊敬自然是最为必要的,我十分认同婉转劝止的方式,一则不显得对长辈不敬,二则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若父母足够开明,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这样的方法想必是有效的。但若父母意识不到错误,恐怕这种方式不能奏效。仅仅停留在"忧愁,不怨恨。"的思想上,我个人认为这种处事方法流露出了些许懦弱。孔子也提到过君子重义,会为义死而无憾。若义与父母意见向背,又该如何解决呢?生活在此时我的观点是,若父母在重大问题上有原则性错误,仅仅忧愁不是君子的作为。坚持原则未必就是不孝,即使为"不孝",必也是一时之不孝。君子的作为如何能允许完全背离父母的意愿呢?一时之不孝或许能带来后益。在这两点之间是会有一个平衡点的,君子的为人想必是能够巧妙掌握的。"劳而不怨"这样的观点从圣贤口里讲出,也许正能体现时代的强烈特点吧,当这种观点成为被社会普遍认同的,自然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善,一则以惧。"这句话通俗易懂,相较于上一句我个人也认同得多。对于父母的长寿而高兴,可是又为高寿的他们随时可能的离世而恐惧。将子女对父母的依靠依赖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孔子的观点大多是可认同的,然而无论此人圣贤与否,单看一家之言而对"孝"下定义未免有些草率和偏激,我想这大概就是与现代观点有些出入的根本原因所在了,但是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春秋时期的孔子对孝道的解读已经十分近乎人情,为大众所接受,特别是与有些过激的《二十四孝》相较,孔子的观点已经算是冷静思考后的产物了。至多,《二十四孝》是将前人的"孝"整合并发扬,若不去特别评论某些做法像"埋儿奉母"等是否合适,至少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孝道贯穿着历史的发展,孔子与《论语》则是开端,为整个社会千年变化奠定了基础。
论语读后感作文 (三)
俞国浩
许多名著,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只因其百年之后,作为后人的我们重读此书,依旧能从其中感悟到许多,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动人的诗句,简短的那几句话语便足以使人深省,再次领略《论语》,直叫人感悟良久。
也曾学过《论语》,那时的学习在课堂,只知道每天如小和尚念经一般,重复来重复去,并不心甘情愿,只为记得滚瓜烂熟,考试时能够脱口而出,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浪费资源,如今重回经典之中,品鉴琢磨,果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常言道:"半本论语治天下",孔夫子所修的儒家之道运用于治国之中,从前的我实在无法理解,因为无法参透,而如今,却朦朦胧胧,也有些似懂非懂了。孔夫子的言论于古于今都有着无法超越的意义存在,他所主张的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以礼服人,修身养性,良师善友等等,若将这些言论参透并且实施于今,确实足以治天下。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和平的年代,但是实质上仍旧有着许多战争因素存在,使战争也一直处于蠢蠢欲动的状态,先不说其他的国家是如何治理其本国,或文或武,暂与我们无关,但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家来说,至少在我的眼中,国家领导人许多的治国之法确实都有着孔夫子的影子。如孔夫子所说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的实质含义其实是: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孔夫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运用于现代社会,即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我无法信誓旦旦的说,若国家领导人以德治国就一定会将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因为毕竟古今还是有别,若真的以德治国而不用法,那么社会也是无法稳定的继续下去,因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法治社会,然而,若将"为政以德"表现在法理思想上,那么就是"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恤刑慎杀".这样看来,孔夫子的治国思想,是不是正好呢。
《论语》之中,有着太多思想原则供我们去不断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里面的精髓也不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全的得到,孔夫子的儒家之道也确实有着无法计量的价值存在,但看待事物,正如孔夫子所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去对待,《论语》一书也如此,因此无法否认的是,在孔夫子的《论语》之中,许多思想还不能够完全的运用于现代的社会之中,甚至有许多思想的无法去任用的,是错误的,比如从中的等级制度,在孔夫子看来,不同等级的人有着不同的"特权",但现代社会中却是主张人人平等,由此可见,古今之别,是无法跨越链接的。
社会是一个动态体,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我们处于这个动态体之中,必须去顺应潮流,推动社会的前进而不是一味守旧阻碍。我们读了《论语》的冰山一角,经典之魂并不是一味的选择去相信,而是去不断地深入,了解,去参透其中,再与今结合,才能够将其之魅力发散于各个角落之中。
读完《论语》,虽然依旧是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但并非一无所获,至少让我懂得了一点,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心得 读后感,求原创!
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 又是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 什么叫“恕”呢?老师又加了八个字的解释,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个儿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他不会让你记住那么多,有时候记住一个字就够了。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 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但是,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 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二十里路,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老和尚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故事的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失业、婚变、朋友背叛,亲人离去等等这些事情,它对你是大事还是小事,没有客观标准。 这就如同划个一寸长的口子,算大伤还是小伤?如果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她能邪乎一星期;如果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他可能从受伤到这个伤好,一直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的内心究竟是做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 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是“仁”字。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我记得大学英语课本上,有一则西方哲人写的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 就这三个问题,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 他很苦闷。后来有一天,出去微服私访,走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投宿到一个陌生的老汉家。 半夜里,他被一阵喧闹声惊醒,发现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进老汉家。 那个人说,后面有人追我。老汉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来了。 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看见追兵来了。追兵问老汉,有没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