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非遗活化研究的意义,非遗活化利用

历史趣闻     2023-7-14     点评:15举报

芮 潇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如何让人们共享文化遗产并从中受益是值 得深思的问题。文章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大遗址保护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 的建设策略;学习并研究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有效传承非遗的案例,从中得到启发,进而提炼出非 遗传承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新策略,为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提出参考依据。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大遗址保护

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 由遗存及其相关环 境组成,一般是指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上具有重大 意义或我国历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占重要 地位的遗址遗迹,包括原始聚落、古代都城、宫殿、陵墓 和墓葬群、宗教遗址、水利设施遗址、交通设施遗址、军 事设施遗址、手工业遗址、其他建筑遗迹[1]。大遗址的面 积有几十万平方米、几百万平方米,甚至几十平方公里、 几百平方公里。例如:长城、古运河、秦始皇陵、楼兰遗址 和殷墟等。

大遗址保护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现状

大遗址起讫年代距今久远,分布地域广阔, 气势宏伟, 埋藏丰富, 综合并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和文明的起源、形 成和发展, 是构成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主体, 是中华文 明曾经高度发达, 并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的 历史见证, 是我们民族的骄傲[2]。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 的时代,我国大遗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 中,既有自然因素,也不乏人为因素。有的大遗址邻近城 市、毗邻铁路等其他大中型基础性建设,有的还会影响人 类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的大遗址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因而,许多大遗址不论是遗址环境 还是文物本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化遗产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有关部门陆 续出台了各项保护政策和政策措施,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 新内涵,并提供了保障。2009年,国家文物局提出“建设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大遗址保护理念(国家考古遗址公 园,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 游憩等功能,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 义)。在此后的12年间,我国不断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的建设,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大遗址保护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矛盾

在提倡保护大遗址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的建设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遗址保护与遗产地民 众之间存在联系密切。例如,以科普展示功能为主的区域 严格限制开发建设,大遗址周边的部分居民主体的生活受 到了影响,他们自身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对待遗址保 护工作不够重视。遗址保护与居民利益之间存在矛盾。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审美情趣和精 神文化需求均得到提高,简单的遗址陈列展示无法满足人 们的观赏需求。如何有效利用遗址,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 故事,保护遗址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中人们思考的问题。 此外,需要确保遗产经济运作机制得到及时有效的完善与 优化,才能保证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大遗址保护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策略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括遗址本身及其所在的环境,具 备文化传播、科研教育、休憩体验等多项功能,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有助于促进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也有 利于缓解城市建设土地需求和遗址保护用地之间的矛盾。 因此,推进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必然的趋势。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遗址保护模式,具有独特的优 势。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1.协调好 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和公园游客三者之间的关系。融汇古 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满 足当代人休憩、娱乐、科普等多种功能需求。2.立足实 情,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遗产、 地理区位、政策背景,因地制宜,处理好不同类型、不同 环境、不同城市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用发展 的眼光看问题,提升遗址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连 贯性。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有效非遗传承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 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随着非遗价值的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重视非遗的保 护。但由于不可避免的城镇化趋势,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 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致使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面 临着极大的考验。官方定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 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 功能,此空间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的示 范意义[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有效非遗传承典型案例介绍 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桥 头、匡堰两镇,位于曾经的越窑青瓷中心锻造区。自授牌 以来,实践成果广受好评。获得“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 百强案例”的荣誉,每年参观的游客多达30余万人次。专 家学者将上林湖区域窑址的挖掘成果概括为:理清了秘色 瓷有别于其他青瓷的装烧工艺以及兴衰过程。

通过调研及查阅文献,我们不难发现:国家考古遗址 公园为代表的文物古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联系密切, 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成功离不开非物质文化元 素的组合融汇与场景再现。故宫博物馆也举办了“秘色重 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国内外知名 学者出席了会议,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人们对非遗的认 识更为全面深刻,悠久的中华文化在良好的学术平台上得 到广泛传播。此次会议的交流讨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和社会影响力。在直播时代下,越窑青瓷文化通过直播的 形式展示了越窑青瓷的制作流程及技艺,传承人精湛的技 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护非遗的坚定信念展现得淋 漓尽致。

非遗传承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相结合的意义

文化遗产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 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它们都是 历史时期人类的发明创造、传承并积累的,是极具历史价 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财富。

将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 是促进文化活态保护和持续性保护的关键。非遗的产生与 实践依托于特定的空间,并与空间形成相应的联系。物质 文化遗产具有生命和活力,它们与周边的空间和环境联系 紧密。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也是传递人类多种生产生活 方式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

在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保护无形的文 化遗产,文化遗产将不具备可以佐证的物质载体,而支离 破碎的非遗文化也难以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同样,如果只 注重保护有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将不具备厚重的历史文 化内涵,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 失殆尽。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联系紧 密,在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将二者整体保护,以实现文化 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非遗传承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启发

从传承非遗的角度出发,进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 设有利于更多的人掌握历史知识。非遗的发展和推广需 要特定的自然环境,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科学、合理地 利用非遗资源是提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效果的有效路 径。例如,通过开展学术讨论的形式能够有效地提升非遗 知名度,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参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时, 能了解到遗址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

深度开发内容IP,实现文化活态传承。网络直播是当 代社会很受欢迎的传播方式,其具有真实性、可视性、交 互性等特征[4]。通过网络直播建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播内容,将核心资料以艺术化、叙事化的手法呈现出来。 参与的受众可以获得沉浸式体验并感受文化的内在魅力,进 而产生情感共鸣,主动加入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行动中。

非遗传承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策略研究

提炼非遗原型,场景化展示文化内涵,建立数字博物馆

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基于场地现有的历 史文化,提炼出与场地密切相关的非遗典型的意境、技艺 和空间,通过符号化语言和建筑形式进行场景复现,使枯 燥繁琐的提炼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例如,人们步行在越窑青瓷主题的小径上,途中经过一个个刻有描绘青瓷生产 过程的景观小品,参观者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匠人们练泥、 淘洗等烧制青瓷的整个步骤,神秘的技艺化作一幕幕动人 的场景,将深深印在参观者的脑海中。

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故事场景的物化, 展示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固态展示。随着非遗数字博物馆的 建设,形成了相应的保护机制,人们在专门的场所近距离 观赏到专业的非遗文化,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将激发人们了 解非遗、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数字 技术日益成熟,更多的文化遗产可以进行活态展示。在三 维、动态、交互的展示模式下,人们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 文化、感知文化。这是守护精神家园的过程;是心灵得到 慰藉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文化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彰 显文化自信的历程。

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文化创意产业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对一部分遗址的有效保护,在国 家考古遗址公园中传承非物质文化有利于资源的全面保护 和协调发展,而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园一直是人们喜闻乐 见的旅游产品,也是考古遗址需要体现的重要属性。基于 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既有利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挥科研、 教育、游憩等功能,也利于游客了解文化遗产、产生文化 认同感,并将文化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予以重视,进而 保护好、传承好优秀的人类文明。

在全面掌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种类、数 量、保护现状及发展困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分级,衍生 出可以使游客认可、接受的系列旅游产品。这样文化与旅 游结合带来的积极意义,将远高于单独地传承文化或单纯 地发展旅游业,将能够创造出更大的文化效应、社会效应 和经济效应。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结合时,一方面,需要满 足公众休憩、娱乐、娱乐等功能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将重 要的旅游资源借助全新的展示形式全面地向公众展示[5]。

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全面了解 文化遗产的情况后,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合理的旅游路线对 其进行开发或利用,不得以追逐经济利益为由,损坏文化 遗产;同时相关人员也需要研究旅游市场,吸引主要游客 群体,衍生出配套的遗产旅游产品和更加优质的服务。

文化遗产与互联网+相结合,搭建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互联网+”是文化遗 产保护和传播的重要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长期有效保 护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遗产数据库。建立文化遗产数字 库的意义极为深远,它能够将数量多、跨度长的遗产按照 特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整理,以实现遗产整体保护和系统保 护,也能够满足使用者多元化的功能需求。

如何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是许多科研者一直探索 的问题,对此,安徽段大运河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它按 照相应的规则整理了遗产文化,将其分类,并凭借VR技术 让成系列、成体系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游客们 在经过沉浸式体验后,对许多曾经让人难以理解却又弥足 珍贵的历史场景、人物和事件产生了新的认知,宝贵的文 化遗产将走向更大的舞台。

搭建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 作将朝着更加高效、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6]。总而言之, 搭建保护数据库为文化可持续传承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是 数字化保护技术有效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值得人们 进一步探索。

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生生不息的见证,它不仅是我们 宝贵的财富,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它不仅关注过去, 也关系着未来。我们留不住历史的脚步,但是能留下历史 的记忆。在将推进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推动大遗址保 护利用融入现代生活的背景之下,如何挖掘文化遗产的发 展动力并延续它的功能,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值得人们 深思。

文章选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大遗址保护、国家 考古遗址公园中有效非遗传承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 时代背景和文化遗产传承技术手段,提出了非遗传承与国 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相关策略。希望文章可以起到抛砖 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 研究中来,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共同守 护好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赵重阳.关于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 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06):108-109.

[2]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130-136.

[3]耿一淏,顾雪玲,徐丽砚,张雅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 游产品发展初探——以曲阜鲁故城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 月),2019(12):140-142 146.

[4]叶之宁.“直播 ”时代下的越窑青瓷文化传播[J].西 部广播电视,2019(05):86-87.

[5]王新文,付晓萌,张沛.考古遗址公园研究进展与趋势[J]. 中国园林,2019,35(07):93-96.

[6]薛可,龙靖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新挑战 和新对策[J].文化遗产,2020(01):140-146.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石棺被盗大案,建筑工地发现诡异棺椁

石棺被盗大案,建筑工地发现诡异棺椁

历史趣闻阅读:590   点评:12
古诗词趣闻,古代奇闻

古诗词趣闻,古代奇闻

历史趣闻阅读:385   点评:20
郭沫若考古成就,郭沫若发掘定陵后果

郭沫若考古成就,郭沫若发掘定陵后果

历史趣闻阅读:545   点评:14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新疆挖掘出4000年前睡美人皮肤吹弹可破复原图惊艳四方

新疆挖掘出4000年前睡美人皮肤吹弹可破复原图惊艳四方

历史趣闻阅读:550   点评:17
2021文物案,深度讲解文物

2021文物案,深度讲解文物

历史趣闻阅读:507   点评:8
古墓惊现两千年前失传的扁鹊医书,四川古墓挖出扁鹊大量真迹

古墓惊现两千年前失传的扁鹊医书,四川古墓挖出扁鹊大量真迹

历史趣闻阅读:566   点评:10
出卖并直接参与杀害了刘胡兰的人是谁

出卖并直接参与杀害了刘胡兰的人是谁

历史趣闻阅读:10892   点评:361
清官海瑞没钱吃饭为何有钱娶6个老婆

清官海瑞没钱吃饭为何有钱娶6个老婆

历史趣闻阅读:8156   点评:379
戊戌六君子分别都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戊戌六君子分别都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趣闻阅读:12183   点评:172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