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我对良渚说,良渚和良渚新城

历史趣闻     2023-7-6     点评:12举报

编者按: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五千年前,良渚先民以勤劳为曲、信仰为歌,领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之歌,积淀下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携手钱江晚报、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连载,带你从记者的角度,贴身观察,追溯那些发现背后的人和事。

我对良渚说,良渚和良渚新城

2016年5月15日,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结果在北京揭晓。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的调查与发掘,入选“十大”。

在良渚考古80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良渚人又“得”大奖对考古人来说,是一种欣慰。

这个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再次证实了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更重要的是,经过了80年的努力,考古学家建立起了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从七千年的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钱山漾一广富林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

我对良渚说,良渚和良渚新城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

在浙江人为这个比大禹治水还早1000多年的发现骄傲时,在北京,有一个人,也一直默默关注着良渚考古的一举一动。

这个人,就是作家阿城。

我在北京采访完“十大”评选的第二天,下午1点,带着一本阿城先生记挂了很久的大部头——由良渚博物院编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走进了他的家。

2015年4月,阿城的《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获得了钱江晚报和博库主办的“春风图书榜”非虚构类白银奖,这是近10年来,阿城第一次亲自在公众面前领奖。那次,他还去良渚博物院逛了一圈,对器物上的刻画符号很感兴趣,得知这本书即将出版,便早早“预定”。

本来,我是单纯去送书的。

“嗯,花了很大力气呀。”他点了一支烟,坐下来,拆书的塑封,开始翻。五分钟后,才说了第一句话。

“光是良渚的(刻画符号)就出了这么大一本书,”他继续翻书,回来翻听录音里的声音,清冷安静,更多的是他翻书的声音。阿城的房间也是素白的,loft式的工作室,顶高,开阔,落地玻璃窗外的院子,随意种了些绿植。做了一半的木工活儿,停在那儿,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器物,瓶罐盆壶,像是刚出土一样,摆在院子里。每个房间里,书、画册、唱片,各种收藏,散落在随手可拿的位置。

“我们说针砭时弊,这就是那个针砭,烧热、压穴位的,这些其实都是巫掌握的医。”他拿起一件石器开始“讲课”,对身边各种日常事物,他依旧保持着非凡的好奇心和洞察力。

隐者阿城——很多人都会这样说。

就像这个快递也蛮难找到的住处一样,这些年,阿城有意跟过去告别,专注讲述中国文化脉络,探源文明的造型,前言后语很少提起文学的过往。

但这两年,他的新书是“热闹”的。2015年出了《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还重出了《威尼斯日记》,2016年就有更多重磅了。由汉唐阳光出品的《阿城文集》是阿城的作品首次结集出版。但是,他对30年前的“新文集”,依旧只字不提。“他们本来要出全集,我说我还没死呢。”一贯阿城式的“呛”,然后伴以几声很萌的笑。

阿城真的隐身了吗?

回到开头。本来是去送书的,然后,顺便“汇报”了一下良渚大坝得奖的消息,以及2016年下半年良渚考古80年即将开展的纪念活动,因为知道他是良渚文化的铁粉。之后的一个半小时,他拉拉杂杂谈了诸多关于良渚大坝、良渚文明的事儿。看起来又是闲话闲说的姿态,但,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谈论历史问题。

他什么都知道。只是不说,或不轻易说。

“您去看海昏侯的展览了吗?”我问。

“还没整理完,看什么?难道看金子?”又是两声萌笑。

这是一个“低温”的阿城,甚至常常让人觉出喜剧感的阿城,然而“风暴”却在圆框眼镜之后,呼呼地吹着。一如他所关注的良渚,正所谓沧海桑田。

《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中,一件良渚玉璧上有“鸟立高台”的图符,阿城夹着烟的手,在这一页上停了很久。鸟下面的高台里刻着一个奇怪的图形,究竟是什么,学界还有很多争论。

“你划拳吗?”阿城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

“五魁首六六六。”他变着声调念了起来。“五魁首,一个手全部张开,就是这只鸟下面的东西。我们很多日常身边的材料,都是这样。全国多少人划拳,都知道五魁首但没有去问,为什么是五魁首。

这让我想到一个听过的故事。据说阿城曾遭蒙面汉打劫,事后他准确推测出了劫犯的身份,因为他被劫时清楚看见了劫犯从头套里刺出的胡茬颜色和卷曲度。

不管是曾经的文学写作,还是现在的造型探源研究,以及对大陆架文明的猜测,他所关注的,依然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活的材料。“我觉得像良渚这样挺好,就摆在那儿,让大家看,你自己如果有心得研究,就自己去做。”阿城说。

我对良渚说,良渚和良渚新城

你是否曾经关注过“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是在世界第一城,他是我国最早的水坝都城,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水坝城市,并且在世界申遗址文化中也得到了世界人命的的认可,并且它的考古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他的人文,地理,和当时的一些文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等都得到了很好地保留,成为了后人研究、发现还原当时的一些东西是具有重大价值的。

良渚古城遗址是我国入选的第55项世界遗产,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他的入选也让中国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对于世界来我国来说,他意义是非常大的,他的发掘,也让很多文物出土,并快速对他们进行保护,使得文物和遗址文化,不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消失,使得很多未解的文化公众于世,让中华文明得到广泛传播。

在现在的中国,人口密度广,更多的土地流失,被建造高楼大厦,所以很多珍贵的文物和一些还没被发现的古遗址被压于高楼之下,很多优秀的名族文化被现代楼盘和经济快速发展所冲击,所以他的发现,不仅让人们更了解文化,也更了解自己所缺失的文化和信仰。

良渚古城遗址中的渚古城在我国同年代古城中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稀少的存在,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同时他的结构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坝‘,所以他的发现是对我国和世界来说意义重大的。

我对良渚说,良渚和良渚新城

介绍一下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员11月29日在杭州宣布,一座290多万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遗址的核心区域被发现。 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等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小标题)发现“中华第一城”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的良渚遗址是其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从1936年发现至今,在这40余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考古科研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 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为配合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基建项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一带发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文化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考古人员顺藤摸瓜,以这一发现为基点,开始向南北进行延伸钻探调查和试掘。经过18个月的努力,考古人员在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11月29日,考古人员宣布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据介绍,这座古城位于莫角山四周,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古城东西长约1500米-1700米,南北长约1800米-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约40米-60米,石头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根据城墙外侧叠压的堆积中出土的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 尽管古城的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古工作后判断,但考古人员发现,古城建城的位置是经过精心勘察与规划的。良渚古城遗址发现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介绍说,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小山,则分别被用来作为城墙西南角和东北角的制高点。 (小标题)良渚文明找到“都城” 确定文明发展阶段 这是一座令考古界期待已久的古城。 在良渚遗址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多年来已相继发现墓地、祭坛、制玉作坊、建筑基址、防护工程、聚落遗迹等各类遗迹135处。遗址分布密集、规模宏大、类型齐备、级差明显,显示出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带有史前都城性质的空间形态和聚落布局。一个疑惑也由此环绕考古学界多年:“遗址规模这么大,反山、瑶山上又有高规格的墓地,难道没有中心吗?” 良渚古城被认为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其发现串连起良渚遗址中多年来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令良渚文明最核心区域格局更为清晰。关注良渚文明多年的知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介绍说,古城所环绕的莫角山一直被推测是良渚遗址的中心。其西北角是反山,其中发掘的12号墓出土过刻有神人兽面纹的大玉琮等500多件玉石制器,据推测是王一级的墓葬;莫家山的东北角是马金口,出过六七米长的大方墓遗址;山的东南面是钟家村,出土过重要的大玉璧。“现在看来,这些重要遗址建筑都在古城内,城外则分布着祭坛、高等级陶器作坊、玉器作坊、码头等重要遗迹。”严文明说。 之前,考古界一直认为,良渚文化发展水平是即将进入文明或者初步进入文明的阶段。如果进入早期文明社会,则应该有个初步的国家组织,以区别于以血缘为单位的氏族社会。都城正是其重要标志。 严文明表示,有明显职能分工与布局规划的良渚古城的发现,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改变了考古界原来对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小标题)考古意义相当于发现殷墟 考古学者认为,良渚古城的发现,不仅改变了对良渚文化文明发展阶段的认识,对中国乃至世界史前文明研究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在实地考察后明确指出,良渚古城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中国目前所发现史前文明时期规模最大的古城,可称为“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据介绍,我国已经发现了60多个史前古城,面积一般为10万至20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古城只有两个,一座位于湖北天门,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一个是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面积约280万平方米,“不过其西城墙不存在了,所以只是个估数。”严文明说。 严文明表示,良渚古城的考古意义之所以重大,不止在于其规模第一,更因其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国家文物局曾明确提出,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主体范围在环太湖流域,政治中心就是莫角山、古城以及外围的良渚文化遗址群;扩张区则北至江苏北部,南到浙江南部,西至江西、安徽;影响区则从山西南部的陶寺古城,南到广东。“其影响范围占了半个中国,并被后世中国的主体文化明显继承,如果没有比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严文明说,“只有在这个大背景下,古城的意义才充分凸显。” 据了解,考古人员接下来将仔细勘探古城,如找城门、找道路,了解里面的格局,必要时有的部位会进行解剖性的发掘。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耶律洪基只是因为老婆懿德皇后写黄诗才杀她的吗

耶律洪基只是因为老婆懿德皇后写黄诗才杀她的吗

历史趣闻阅读:10516   点评:348
仙境传说 迷宫,仙境传说手游隐藏任务

仙境传说 迷宫,仙境传说手游隐藏任务

历史趣闻阅读:570   点评:18
曹操的父亲是怎么死的,曹嵩是太监吗?曹操起兵讨伐陶谦的原因

曹操的父亲是怎么死的,曹嵩是太监吗?曹操起兵讨伐陶谦的原因

历史趣闻阅读:12512   点评:392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蔡伦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改进造纸术的蔡伦人品如何

蔡伦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改进造纸术的蔡伦人品如何

历史趣闻阅读:8131   点评:82
大臣掏出免死金牌,为何皇帝还是将其斩首

大臣掏出免死金牌,为何皇帝还是将其斩首

历史趣闻阅读:13596   点评:280
世界著名的十大博物馆的英语名称,著名的博物馆有哪些英语资料

世界著名的十大博物馆的英语名称,著名的博物馆有哪些英语资料

历史趣闻阅读:577   点评:18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十年回顾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十年回顾

历史趣闻阅读:540   点评:12
唐朝棺椁被盗,杨彬盗墓贼

唐朝棺椁被盗,杨彬盗墓贼

历史趣闻阅读:457   点评:8
清朝离奇事件,清朝历史上的奇闻

清朝离奇事件,清朝历史上的奇闻

历史趣闻阅读:1587   点评:80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