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历史趣闻     2023-6-30     点评:21举报

“刘老师,这里有一封您的信。”

一天,在中国社会研究院工作的刘凤翥收到了一封来历不明的信。可奇怪的是,他在看完写封信后,就立即翻看起了自己关于契丹文字的研究笔记。

契丹族,这个曾发源于中国东北,在世界民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民族,在明代之后便再也找寻不到这150万契丹人的踪迹了。

有人说:曾经横扫了中亚的契丹人和神秘的玛雅人一样,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

可是事实当真如此吗?刘凤翥收到的那封神秘信件难道和契丹人有什么关联吗?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未知天书竟是契丹文字?

1922年6月,来自比利时的传教士凯尔温(L.kervyn)听到了一个被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在内蒙古发现了一座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古墓。

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的他,当即跟着一群凑热闹的人来到了那座古墓中。饱经风霜的陵墓埋藏在深山之中,时间为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他为了弄清楚这究竟是谁的陵墓,专门雇了三个人挖掘古墓里残存的东西。6月21日,经过几天几夜的忙碌后,三个人从淤泥里发现了一堆石块。

只见四份灰色的石块上有文字,其中两块被刻满了看不到的图案,另外两块刻录的则是汉字。

凯尔温通过对汉字的解析才明白原来这些正方形的石碑是哀册。

由于内蒙古鲜少有精通拓印之术的人,为了弄明白另外两本不知名文字的碑刻,他只好找匠人将上面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誊画了下来。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1923年,凯尔温将其中的一份手抄版照片刊登在了《北京天主教会杂志》上,并且将之称为“有趣的发现”。

这篇文章被转载后,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因为这种像“天书”一样的字符,并不是目前现存的任何一种文字。

后来,学术界知道这些文字出土于辽兴宗的陵墓后,大家才意识到这原来就是消失了七百多年的契丹文字。

唐代初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为了能够熬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天,在大贺氏的领导下组建起了首个联盟——大贺氏联盟,契丹族便是其中的一份子。

但是随着唐朝的兴盛,周边的联盟或被大唐铁骑粉碎,或是俯首称臣,势单力薄的契丹人也只好不停地更换依附对象,先是后突厥,再是回纥。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唐朝末年,天下纷争四起,契丹族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07年,凭借着铁血手腕统一了各部落,即位可汗。

公元916年,在地位彻底稳固后,耶律阿保机称帝,定国号为“契丹”,而这也是契丹一族名字的由来。一个强大的国家,想要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要有文字。

契丹族以游牧为生,在建国后转变为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文化和军事的需要,觉醒了民族意识的契丹族,仿照汉字的结构和形态,先后创建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

这两种文字被创立后,很快就和汉字一起在辽国境内被推广开来。

1124年,辽国集结了境内剩余的兵力,与女真族展开殊死决斗。

然而这场举国之力而进行的“豪赌”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了。1125年,辽不敌金,导致国破家亡,但是他们所使用的这两种文字却被传承了下来。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带着契丹残部迁徙至西域,建立的王朝也被称之为“西辽”。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从中国被驱逐出去的部落,成了中亚地区的一大强国。

但是随着元代的建立以及西辽的灭亡,曾经150万契丹人仿佛在一夜之间从世间凭空蒸发了。那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强悍民族,只余下历史中的廖廖记载和世人的口口相传。

在契丹与宋朝南北对峙的200多年间,中原地区与西方的丝绸之路也被契丹所封锁,这让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知,马可波罗才在他的游记中用“契丹”之名,向西方介绍中国。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国家称中国为“契丹”。

1191年,金章宗下诏废除契丹字,契丹字从这以后也逐渐消失于世人眼前。

文字的生命在于使用,无人使用的文字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不为人知的“死文字”。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神秘来信究竟意欲何为?

凯尔温公开发表自己的新发现后,逐渐掀起了一股研究契丹文字的潮流。得以重见天日的文字也开始再度焕发出生机。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刘凤翥考入了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院。后来就开始了他关于东北古代民族史的研究。

1970年,他被分配到河南息县的“五七干校”进行劳动,在闲暇之时自学契丹文字,也就此上演了他和契丹文字的不解之缘。

为了能够破解这些失传了多年的文字,他和于宝麟不远万里先后跑到河北、辽宁、内蒙古等辽国曾经的属地,拓刻下了当前已发掘出的所有契丹文字石碑。

因为要搜求、拓制契丹文字碑刻,他们克服了气候、地域等因素带来的阻碍,走遍了每一个出土过契丹文物的地方。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一次,他们两人来到昭乌达盟勘探古墓时,刘凤翥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为了不影响工作小组的研究进度,他宁愿抱病也要继续坚持拓碑。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终究割舍不掉几十年来对契丹字特有的情结,经不住新资料的诱惑”。而这样的经历也曾一次次在西安、巴林左旗等地重复上演。

他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1977年,一份10万字的契丹小字研究报告,开启了契丹文字研究的新篇章。

不过刘凤翥的目标却不止于此,他坚信留下了文字的契丹人不可能凭空消失,而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后代。

然而想要在偌大的中国,找到历经数百年的时间发展的契丹族人的踪迹,又谈何容易呢?

一天上午,刘凤翥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件。也就是开头的那一幕。

寄信人来自遥远的内蒙古自治区,是达斡尔族的熬拉·丘志德,而他寄信的目的是希望刘凤翥教授能够帮助他们考证他们的祖先。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达斡尔人世代居住于嫩江边上,以渔猎农耕而生,只是长期以来的游牧生活,再加上没有文字的记载,达斡尔人早已忘记了他们从何而来?

在他们的语言中,“达”是“过去”,“斡尔”意味着“位置”,“达斡尔”这一族名也是在探寻他们的故乡。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试图寻找达斡尔人的起源,然而他们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有人认为他们是契丹族的后裔,也有人认为他们是由蒙古族演变而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达斡尔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

在看完这封言辞恳切的来信后,刘凤翥再度翻看起了自己关于契丹族的研究。契丹族同样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而他们在国破家亡后便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了。

为了帮助他们调查真相,也为了能够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测,刘凤翥不顾自己已经退休的年纪,来到了信中所提的位置,这里聚集着2万多达斡尔人。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想要探究一个民族的起源有很多方法,除了语言文字还有生活习惯,还有民族风俗和传说,这些东西也有可能潜藏着祖先遗留下来的信息。

经过了解,刘凤翥发现达斡尔人与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信奉萨满教。

达斡尔人的语言虽然与蒙古族很相似,但是却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由于没有相应的文字,他们只能通过汉字或是简单的蒙古语进行记录。

研究了几十年东北民族历史的刘凤翥,深知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处,往往能够找到新的发现。有天下午他发现村口有一位剪纸艺人,作品里的人物服饰非常奇特。

这些人物的服饰融合了契丹、蒙古等民族特色,又兼具一点作者的创新。跟作者交流以后,刘凤翥了解到原来这些剪纸人物都源自于达斡尔族古老传说。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居住在莫力达瓦的达斡尔有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萨吉哈尔迪汗的人来到这里修筑“边堡”,边堡抵御住了敌人的入侵,他带领着达斡尔人便世代居住于此。

分子考古解开历史谜题

通过几天的调查取证,刘凤翥心中几乎已经确定了达斡尔人的祖先了,真正让他作出这个结论的是来自于村子里的一场曲棍球比赛。

曲棍球运动这种契丹人极为擅长的运动,曾经被当做锻炼士兵的一种方式。达斡尔人似乎在曲棍球项目上也有着远超常人的天赋。

不过刘凤翥本人得到的推断并不能从根本上证明他们就是契丹族的后代,因为缺乏实证。

可是随着契丹王朝的湮灭,又该如何寻找确凿的证据呢?

这时他想到了国际上正炒得火热的“分子考古学”。所谓的分子考古,就是通过采集古人残存的基因与现代人进行基因对比,找到其内在的遗传联系。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1995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凤翥等人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杨焕明教授等人,向国家科委联合申报了“分子考古学”项目。

在项目成立后,协和医科大学承接了此次DNA的比对工作。一切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他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到哪里去找契丹人的DNA呢?

这时有人建议提取通辽市的契丹公主样本。1986年,内蒙古通辽市发现了一处辽代陵墓,经考证,这是一位辽国公主和驸马的陵墓。

虽然墓葬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是里面出土的许多文物都带有鲜明的契丹色彩。

陵墓中的两具遗体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干瘪风化,但他们身上包裹的金丝华服,和制作精良的黄金面具,依旧向人们诉说着陵墓主人生前的雍容华贵。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这位以高规格下葬的公主身上的契丹血统毋庸置疑,也成了最适合做DNA采集的对象。经过层层审核后,项目组终于拿到了从这位公主遗体上取样本的机会。

为了确保数据准确,专家们还找另外找到了一些契丹人的牙齿、头骨等,和目前在莫力达瓦自治区居住的达斡尔族人进行DNA比对。

经过紧张的等待后,测验结果让所有研究人员为之欢欣鼓舞。根据分析,达斡尔人与契丹人基因十分接近,基本可以确定他们就是契丹后裔。

在几百年间对自己的起源懵懵懂懂的达斡尔人,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起源。根据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再结合史料,契丹族神秘消失的真相也终于被历史学家们揭开了:

金、蒙战争爆发后,一部分不愿意服从金国、“誓不食金栗”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蒙古帝国在进行扩张过程中,大量征召这些骁勇善战的契丹人。

这些被分派到各地的契丹人,成了蒙古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版图的重要力量。在这期间,有人找到了“世外桃源”,将族群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如达斡尔族。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另一部分随着金的统治范围向中原地区、淮河流域等地带进行迁徙。这些人和女真族一样,在和汉族人长久的共同生活中逐渐汉化。

还有的则在历史长河中被其他民族的人同化,成了民族大融合中的一份子,如同那些携带着部分契丹人基因的鄂温克人和蒙古人。

朝代的兴起和衰落,造就了民族的大融合。在这个互相同化的阶段中,或许历史会被遗忘,文字可能失传,语言也随之改变,但是血脉中流淌的遗传信息却不会改变。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辽国被灭, 150万契丹人为何突然消失?他们的后代现在又在何处?

契丹是中国古代时候北方游牧民族,辽国亡国后契丹人一部分向中亚及西亚地区迁移,并且在那里建立了西辽,如今在中亚很多国家当中都是有一定契丹人后代子孙。除此之外一部分融进了别的少数民族当中,目前南方地区,西北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契丹人活动遗迹。不过目前来讲我国的民族当中并没有契丹族,因为在金国将辽国亡国后,有很多契丹人为了能够活下积极主动隐藏自己身份,加上很多契丹族许多人都被金国征入军队当中四处作战,以及以后蒙古变强大后也将契丹人列入军队四处作战,最终契丹人急剧下降。

1、契丹人离开家乡与其它中华中华民族进行融合

辽国亡国后很多契丹人都离开故乡,向别的地方进行迁移。目前我国东北地区达斡尔后代就被称作当时契丹人与其它少数民族的后裔。在中国西北地区,西藏高原地区地区,甚至云南地区都看见过许多契丹人日常日常生活遗迹,说明当时契丹人为了活着不断积极向方向活动。

2、契丹人融进了中亚及西亚中华中华民族

辽国亡国以后,契丹皇家耶律大石带着后代往西迁移,最终在如今在中国新疆中西部地区及中亚,西亚地区建立了西辽。西辽亡国以后契丹人与当地人相互之间融合,也有一部契丹人持续向中亚及西亚地区迁移。因此如今在中亚及西亚很多国家都能看到契丹族子孙后代。

3、契丹人在战争当中数量急剧下降

不管怎样说如今在我国的民族当中并没有出现契丹族,除了因为契丹人先祖早就融入别的中华中华民族当中。还在于当辽国亡国后,金国对契丹人当政极其苛刻,不但限制其民族发展,都将很多契丹人列入军队作战。到了后来蒙古全是坚持在这样做,促进契丹人数量急剧下降。

150万契丹人神秘消失下落不明,契丹人的未解之谜

契丹消失之谜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民族。“契丹”本意为镔铁,表示坚固。然而,自元末明初以来,契丹族却从史籍中突然消失。阜新,开州立县是从辽开始,阜新被史学家称为契丹人的“故地”和“摇篮”。辽时,阜新建有头下州9座,人口达20万。可以说,阜新与契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近,在有关专家用DNA技术认定达斡尔族及云南阿、莽、蒋姓“本人”为契丹族后裔的消息公布于众之后,阜新成为解开契丹源流问题的“重地”。昨日,记者对契丹族的源流问题做了进一步追踪调查。
用DNA技术破解契丹消失之谜
曾经创建了持续219年之久的辽王朝的契丹民族,从元末明初以来忽然从史籍中消失得不见踪影。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民族是否如逝去的时间一样不复存在了?
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利用DNA技术解开了契丹族消失之谜: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为契丹人后裔。云南的阿、莽、蒋氏“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相似的父系起源,也是契丹族后裔。
事实上,云南省保山地区约有十余万分属现在十来个民族的阿、莽、蒋姓“本人”,近些年一直自称是契丹族后裔,要求有关部门澄清他们的来历。但是因为考古技术上的障碍,学术界对这个自称是契丹族后裔的人群始终未能“正名”。同样,从前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论,有说源于契丹大贺氏者,也有说自古就独立发展于其他民族者,各执一词。
而现在,这个一直令历史学家困惑的历史之谜终于被破解,DNA技术解决了达斡尔族和云南阿、莽、蒋姓“本人”的源流问题。这个破解过程是这样的:在云南保山的5个小村庄,专家们取到了阿、莽、蒋姓“本人”和其他民族的血样;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取到了有墓志为证的契丹人牙齿、头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鄂温克、蒙古族和汉族等人群的血样。经过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显示出了准确的结论:达斡尔、阿、莽、蒋氏“本人”都是契丹后裔。
至此,专家们做出这样的结论和比喻: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频繁用兵的契丹人被征服,分散到各地,有的保持较大的族群,如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续存保留下来,有的则被当地人同化了。后者是最难寻找的,因为,契丹族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外婚制”,所以纯粹意义上的契丹人已不复存在了。经过不断地迁徙、隔离和融合,多数契丹人如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样融化了,用一个专业术语命名即“分子意义上的后裔”。
这些业已融化了的“冰”还能找到吗?
两份家谱述说着这个耶律姓人家的家史
20世纪80年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原人大副主任戴位彧在作一项调查时,在王府镇河东村叶长青家发现了叶家珍藏的两份家谱,一份以蒙文书写,一份以汉文书写。与这两份家谱一同珍藏的还有两份土默特官府发给这个家族的文书,一份颁于清道光十五年,一份颁于1918年,均为蒙文。后来,这两份家谱与文书一同载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勒巴干主编的《蒙郭勒金姓氏及村民考》。此后,阜新市建设局干部陈志健根据汉文版的《蒙郭勒金姓氏及村民考》结合叶长青家的家谱认定这个叶氏人家是契丹后裔,肯定其族源出自耶律氏,即现在的这个“叶”姓源自辽契丹的“耶律”姓。
昨日,记者见到了叶长青。尽管年过七旬,但叶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珍藏的两份家谱及随同珍藏的两份官府文件。颁于道光十五年文书的题头是:“准耶律氏希如们宝路等入册入甲土籍执照”。其汉文家谱序言为:“大清康熙庚子年奉旨陪侍和硕格格。祖父系正白旗包衣牛录,康熙壬寅年故于本京。至雍正元年,父与祖母郑氏陪从出外”。这份家谱从祖父那哈、祖母郑氏起,记到第四代。
著名契丹史学家朱子万这样评价叶长青家珍藏的两份家谱:“它为辽亡后契丹人之流向提供了一份珍贵资料。”
契丹:留给今人的一份历史记忆
阜新,是契丹族故地,这早已被史学家所认同。自北魏开始,契丹族就开始在阜新活动。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大辽开始,在整个辽朝时期,契丹统治者将阜新当成了它的“腹地”。据考证,今阜新境内有9座头下州,属于辽早期的有遂州、顺州、豪州、欢州,属于中期的有徽州、成州、横州,另有一个时代不太明确的闾州。这9个头下州当时有人口19万多人,如再加上军队人口等,可达20多万人,其中契丹人占10%之多。
辽亡后,阜新的这些契丹人流向何方?还有多少外地的契丹人流向阜新,他们究竟融化在哪些民族当中?
目前,阜新的这份家谱为证的契丹后裔的发现,为探索契丹消失之谜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脉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消失的民族契丹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野史趣闻大全,古代野史奇闻大全

中国古代野史趣闻大全,古代野史奇闻大全

历史趣闻阅读:2719   点评:26
张学良竟看上山寨女土匪,张作霖死后为何九年才下葬?

张学良竟看上山寨女土匪,张作霖死后为何九年才下葬?

历史趣闻阅读:13183   点评:256
恐龙给我们的启示,恐龙科普知识小课堂

恐龙给我们的启示,恐龙科普知识小课堂

历史趣闻阅读:552   点评:14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505   点评:191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已实施考古发掘项目994项内容,三峡文物保护修复基地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已实施考古发掘项目994项内容,三峡文物保护修复基地

历史趣闻阅读:487   点评:8
周慧追溯生命的足迹是什么,怀旧经典周蕙

周慧追溯生命的足迹是什么,怀旧经典周蕙

历史趣闻阅读:552   点评:11
类似于龙岭迷窟的盗墓电视剧,刺激好看的5部盗墓电视剧

类似于龙岭迷窟的盗墓电视剧,刺激好看的5部盗墓电视剧

历史趣闻阅读:590   点评:10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哪五关斩了哪六将呢?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哪五关斩了哪六将呢?

历史趣闻阅读:12491   点评:103
李光地和容妃的女儿蓝齐儿的爱情悲剧

李光地和容妃的女儿蓝齐儿的爱情悲剧

历史趣闻阅读:8961   点评:127
我的世界梦幻指令,我的世界七个指令大全

我的世界梦幻指令,我的世界七个指令大全

历史趣闻阅读:429   点评:16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