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初,一个重磅消息公开发布:雷峰塔地宫即将发掘。
在中国,雷峰塔绝不是最顶级、最重要的文物遗址,但论起知名度,雷峰塔却不亚于任何一处。《白蛇传》的故事,让雷峰塔在民间闻名遐迩,妇孺皆知。
小时候看《新白娘子传奇》,看到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的一幕,对法海痛恨到极点,恨不得穿越过去,摧垮雷峰塔,解救可怜的白娘子。
大家都知道,西湖畔的雷峰塔早在1924年就倒了,鲁迅先生还写了一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入选过小学语文课本,很多70、80后都记得。
雷峰塔下有一个地宫。
长久以来,人们猜测雷峰塔的地宫里究竟埋藏着什么,真的是白色娘娘吗?
20世纪初的雷峰塔
直到21世纪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对雷峰塔地宫进行发掘。
浙江电视台将对雷峰塔地宫发掘过程全程现场直播。也就是说,地宫发掘的每一个步骤,都会通过电视画面,同步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安徽、山东、河南、江苏、辽宁等30多家媒体宣布,对发掘过程进行第一时间追踪报道。
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也是全国人民大饱眼福的机会。
一切要从雷峰塔的历史开始讲起。
重建的雷峰塔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国王钱俶的宠妃因难产病逝,钱俶为了纪念这位宠妃,祈求国泰民安,在西湖南岸建了一座砖造的7层佛塔,取名“皇妃塔”。
皇妃塔建在净慈寺前的夕照山(雷峰)之上,又地处杭州西关外,当地百姓有时叫它“西关砖塔”,但更多的人们还是喜欢叫它“雷峰塔”。
雷峰塔矗立在西湖南滨,与北岸的保俶塔,南北对峙,遥相呼应,是西湖美景的经典标志,“雷峰夕照”,历来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但历史上的雷峰塔,命运多舛。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因战乱被毁。直到50年后的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智友法师重修了雷峰塔,为砖塔塔芯加木制檐廊结构。
佚名《西湖清趣图》(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艺术馆)描绘的雷峰塔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雷峰塔再度遭遇战火,木结构檐廊全毁,仅存赭色的砖塔塔芯。
数百年来,雷峰塔栉风沐雨,仍矗立如初,但因屡遭劫难,年久失修,早已根基不稳。
清末民初,当地愚民百姓迷信,认为雷峰塔砖可驱鬼辟邪,纷纷盗砖,官府保护不力,致使塔基严重削弱,塔身摇摇欲坠。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许,雷峰塔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座矗立753年的宝塔,终因塔砖盗挖过多,加上附近村子打桩引发震动,轰然倒坍。
雷峰塔倒后,举国皆惊,鲁迅挥笔写下著名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历来有识之士,也多方呼吁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
但当时中国正值乱世,多少呼吁都被漠视,当局既无心恢复,也无力重建。
1924年前裸露砖砌塔身的雷峰塔
2000年,时间进入21世纪,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启动了雷峰塔重建工程。
雷峰塔倒后,形成了一片庞大的废墟。因雷峰塔系在原址重建,势必要对雷峰塔遗址进行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这一光荣重大的任务。
雷峰塔遗址废墟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荒芜山丘,每值夕阳西照,断砖衰草,斜阳残晖,无尽荒凉,让人想象不出它曾经的风光。
对雷峰塔遗址的考古发掘,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遗址的发掘,从2000年4月至9月,持续近5个月,一共清理了8000多立方米的废墟,由此第一次揭开了塔身、塔基的形制、结构。
地宫发掘前的废墟
但真正引起巨大轰动且为公众熟知的,还是地宫的发掘。
地宫位于雷峰塔塔基中心的塔心室下方,砖砌正方形竖穴式,长、宽约1.4米,深1米,口部以一块方形石板密封,石板上压着一块巨大的顶石。
考古队员勘查发现,地宫固若金汤,保存完好,无盗扰迹象,这说明地宫内如有物品,应该会被保护地很好,这将是一个极大的收获。
发掘地宫,举世瞩目,马虎不得,发掘时间定在2001年3月11日。
前一天晚上,参与发掘的全体队员约好沐浴净身,从不迷信的领队黎毓馨更是特意焚香,祈祷明天的地宫发掘一切顺利。
3月11日早上7点多,考古队员抵达了发掘现场。
他们发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记者早就等待多时,见到队员们抵达,一个个不顾阻拦,冲破防线,占据有利地形,都想第一时间见证雷峰塔地宫掘开的那一刻。
考古专家接受记者采访
看到各路记者满怀期待,一名住在附近的老人给大家泼了一句冷水:“塔里什么都没有,值钱的宝贝早让盗墓贼偷走了,塔倒的时候,白娘娘也走了。”
此话一出,围观群众纷纷点头,他们坚信此次发掘必将一无所获。
确实,没有任何人知道,地宫里埋藏着什么,考古队员心里也没底。
上午9点整,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全场目光一下子聚在地宫上,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第一个步骤,是吊起压在地宫盖板上的巨大顶石。
这块石头看起来个头并不是特别大,但重约750公斤,起吊是借助机械力量完成的,机械上的辘轳据说可以承受3吨重的分量。
但就在顶石起吊过程中,9时20分整,现场忽然传出“轰”的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包括电视机前屏气凝神,观看直播的观众。
起吊顶石的过程
经检查,原来是辘轳出了问题,巨石在被吊起约1米高时滑脱砸下,幸好当时底下已插进钢管,巨石砸在钢管上发出一声巨响,没有砸坏地宫盖板。
此前,外界盛传为了配合电视直播,考古发掘事前经过了周密的“彩排”,直播只是为了“演戏”,随着这一声巨响,“彩排”的谣传被彻底击碎了。
所幸的是,辘轳很快修复,化险为夷。
接下来是打开沉重的石盖板。
上午11点17分,地宫的石盖板在钢管撬动下,被掀开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石盖板下方,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什么;家家户户的电视前,无数双眼睛也在盯着屏幕,期待着重大的发现。
随着石盖板徐徐打开,雷峰塔的地宫终于揭开了笼罩近千年的神秘面纱。
只见一个铁函置于地宫正中,铁函下压着大量铜钱,其中夹杂玉钱、玉龟、玛瑙、料珠、铜镜、银钏等物品饰件,这些是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
考古人员打开地宫发现铁函
铁函之外的地宫空隙里,堆满了各种大小文物,包括鎏金铜佛像、玉观音像、玉童子像、贴金木座、银腰带、漆镯、铜镜、铜钱、丝织品、佛经卷,等等。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叹不已,大家欢呼雀跃,拥抱鼓掌,欢呼声响彻全场。
这一场景,通过电视信号,在第一时间送进了千家万户。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激动了:这就是千年雷峰塔的地宫,它里面没有白娘子,却有更重贵的宝贝!
此时此刻,此前忐忑不安的考古队员,情绪反而恢复了平静,反倒是现场的记者、围观群众,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十分兴奋,发现的快乐让他们久久难以平静。
但真正激动人心的发现还没有到来。人们心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巨大疑问:铁函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贝?难道真的是传说中供奉的佛祖舍利,还是被镇压的白娘子?
雷峰塔地宫内的铁函
可惜的是,他们无法第一时间看到激动人心的画面了,因为当天中午12点,地宫发掘初步结束,电视直播也随之完成,后面的内容就是录播了。
由于地宫空间狭小,文物层叠,清理难度很大,加之函内藏品不明,为慎重起见,考古队员决定拆除地宫西南壁,将铁函出土后,再到室内打开。
这是一项十分慎重的工作,考古队员小心翼翼,顾不上吃饭休息,从下午3时一直忙到次日零点前后,才完成外围清理工作,铁函具备了出土条件。
为防止铁函底部脱落,文物受损,考古队员用木板托底,把铁函周身绑上几圈绳索,一群人站在地宫内,用手托住底盘使劲往上送;另一帮人站在地面上,抓住绳索用力往上提,齐心协力,终于把铁函搬出地宫,抬上了汽车。
凌晨2点,铁函被送到浙江省博物馆山洞库房,予以严密保管。
雷峰塔地宫内的铁函
3月12日上午,有关方面举办了临时新闻发布会,盛况空前,事无巨细皆成“新闻”,掀起一股空前的热潮,至今仍被许多人称为“新世纪以来浙江省最大的文化新闻事件”。
与此同时,全国人民有了更大的期盼:那个神秘的铁函究竟有什么珍贵的宝贝?传说中的佛祖舍利子?甚至是传说中的白娘子?
接下来,考古队员将打开铁函,揭开这个最大的悬念。
这个悬念一直持续了4天。
2001年3月14日晚间,铁函开启工作在浙江省博物馆山洞库房进行。各路记者齐聚省博物馆,蹲在大门口彻夜守候,望眼欲穿。
地宫发掘出的文物
晚上7点,在狭小、闷气的库房里里,开启铁函的工作开始了。
队员们先把无关物品全部移出室外,解开铁函上的绳索,去掉这个“铁疙瘩”身上的水锈,丝绸文物专家赵丰清理掉粘在铁函底部的丝织品,待一切就绪,准备开函。
晚上7点42分,在所长曹锦炎的协调指挥下,考古专家黎毓馨、沈岳明、孙国平、郑嘉励四人憋住一口气,将罩在铁函底板上的盖子垂直往上一提。
千呼万唤的铁函打开了,过程很顺利,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铁函打开的一刹那,一座金涂塔夺目而入。
真漂亮啊!所有人惊呼出声。
只见舍利塔底部水锈斑斑,上半身光彩熠熠,耀人眼目,巍然耸立,一如新造。
铁函内发现的舍利塔
这时,几条生活在函底的无名小虫,受到惊吓,慌不择路,到处乱撞,被考古队员无情地扫出函内,失去了生活许久的“家园”。
这个细节后来被以讹传讹,说在舍利塔内发现了一只透明蜈蚣,蛇最怕蜈蚣,这只蜈蚣就是用来帮助镇压白娘子的,一些自媒体更是抓住这个虚构情节大做文章。
一切工作完毕,已是深夜11点,饶是专家们见多识广,也十分兴奋,毫无睡意。
第二天一大早,铁函内的重大发现被曝光,全国一片沸腾,雷峰塔地宫里最大的秘密终于公布于世,而那座纯银阿育王塔,就是钱俶当年建造雷峰塔的目的所在。
雷峰塔地宫发掘成果非常丰富,对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工艺成就、佛教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和意义,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当之无愧。
清洗后的阿育王塔
神奇的塔中塔:至今未开,谜题难解如今,雷峰塔地宫的鎏金纯银阿育王塔仍珍藏在浙江省博物馆,虽历经千年,仍完整无缺,熠熠生辉,光彩照人,成为该馆重要的镇馆之宝。
这个阿育王塔到底是干什么的?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一个国王,此人性情暴躁,当政时杀人无数,后来看到战争荼毒生灵的惨状,被佛祖感化,良心发现,皈依佛教,制定了佛舍利塔的形制,故而称为“阿育王塔”。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瘗埋舍利的制度逐渐与我国传统葬俗融合,将盛有舍利的棺椁置于舍利函内,再将舍利函置入地宫,同时将供养舍利的“七宝”一并放入,是当时信仰佛教的权贵阶层常见的丧葬习俗。
据史料记载,吴越国王钱俶崇敬佛教,为纪念因难产而死的宠妃,建造雷峰塔以藏阿育王塔,供奉舍利。也就是说,这座阿育王塔,是整个雷峰塔的核心所在。
阿育王塔的构造
阿育王塔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身为核心部位。
塔身为四周镂空,透过镂空可以看到塔身内还藏着一座金塔,为一金质容器,用薄金片包裹成棺状,与银质的阿育王塔呼应,象征“金棺银椁”,是埋藏佛舍利的最高规格。
舍利是梵语?arīra的汉语翻译,意为骨身或遗骨,相传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
人们猜测,金塔内藏着的是佛祖发舍利。
但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以及对宗教信仰的尊重,塔内的金棺至今也未打开。自从2001年至今,21年过去了,这个“塔内塔”里的秘密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既然没有打开,怎么知道金塔内藏的就是佛祖舍利?
原来,雷峰塔地宫曾出土过一份《华严经跋》碑刻,碑文是钱俶的亲笔手迹,上面明确记载了金塔内藏有“佛螺髻发”,即“佛发舍利”。
出于对宗教信仰的尊重,或许阿育王塔内的“金棺”永远不会被打开,人们将永远无法“眼见为实”,但钱俶笃信佛教,想来不会撒谎,亲笔书写的碑文相当可信。
阿育王塔塔身细节
世事浮云:物是人非,人物现状今年是2022年,一晃21年过去了,雷峰塔考古发掘的巨大影响至今犹存,而当初参与塔地宫发掘并做出巨大贡献的考古专家们,也各有发展,成就斐然。
曹锦炎,时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如今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历史考古专业人才。
黎毓馨,时任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队领队,如今是著名历史考古专家,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研究员。
沈岳明,时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如今是著名瓷器考古文物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黎毓馨在做讲座
赵丰,时任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如今已经是著名丝绸文物考古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孙国平,时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如今是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曾担任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领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郑嘉励,时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当时参加工作不久,主要负责雷峰塔地宫发掘的记录宣传工作,如今已是宋韵文化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如今,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早已成为历史,新雷峰塔早已在旧址拔地而起。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
对这些考古专家而言,他们的脚步遍及全国各地,参加过的考古发掘项目不计其数,像雷峰塔地宫这样印象深刻、影响巨大的发掘,却绝少经历,今后也难再觅。
人事如浮云般掠过,只有精美器物永存,在无数人的注目下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
《考古》之《杭州雷峰塔地宫的清理》(黎毓馨)
《浙江考古公众号》之《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记》(郑嘉励)
《瞭望》之《目击雷峰塔地宫发掘》(慎海雄)
《文物世界》之《盛世重光--雷峰塔地宫秘藏文物出土记》(周新华)
《中国收藏》之《亲历者讲述——20年前雷峰塔神秘地宫发掘背后》(王菁菁)
当年雷峰塔突然坍塌,专家在塔底挖出一个装有蜈蚣的盒子,有什么秘密?
在1924年的时候雷锋打倒,当时工作人员并未对雷峰塔进行深入发掘。是在2001年的时候才对雷峰塔重新的进行了发掘的工作,而专家有称在雷峰塔的地宫当中发现了一个小盒子,当打开小盒子的时候,里面出现了一只活的蜈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雷峰塔的历史
该塔是在北宋初年的吴越国时期所建立的,雷峰塔就在杭州市,当时的吴越国就在浙江上海一带。而该国的最后一任国王所崇拜的便是佛教,所以便花金钱建筑了一个塔。当时给塔的命名为皇妃塔,但是后来因为其所在的地方叫做雷锋,所以人们称之为雷峰塔。
二、雷峰塔的倒塌
建造这座塔的时候,所使用的都是砖木结构,这类的结构经历了百年的风吹雨打,还有战争的摧毁,以后已经严重的老化了,但是那段时间里依然是没有倒塌的迹象。一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在东部沿海一带有很多的倭寇入侵围住了杭州,经过烧杀抢掠之后便将雷峰塔给燃烧了,木质结构几乎全部烧毁了,只剩下由砖身所砌的塔。在夕阳的照耀之下是非常美的,所以成为了西湖的著名美景之一。
而等到清朝末年的时候,居然有留言传出说雷峰塔里面的砖能够辟邪,而且能够去除疾病,所以人们开始对雷峰塔进行疯狂的挖掘,这才导致雷峰塔彻底倒掉。
三、雷峰塔倒后的发掘
对于这座塔的倒塌,人们都是感到很遗憾的。但是在那个年代,仍然没有人去组织力量进行重建。所以这个地方也变成了一个废墟。就在1999年的时候,市政府便宣布重新的修建雷峰塔,在2011年的时候也开始行动了,并对雷峰塔地宫进行了深入的发掘。而专家在清理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块由石头所盖住的,挪开以后便发现了这神秘的地宫。本就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没有什么大的东西,也没有特别有价值的宝贝。
却发现了一个非常小的盒子,当时的工作人员以为里面装的应该是舍利子的,但是打开以后却发现里面居然是一个活的白色的蜈蚣。这件事情可是引起了很多兴趣,当时也有发表意见,有些人认为这是法海和尚在里面放的,就是为了关注白娘子。看过影视剧的人可能都有所了解,蛇其实是最怕蜈蚣。当然后面还有故事,有专家将这个活的无辜放到玻璃瓶以后进行了严密的包装只是留下了一个小的缝隙主要就是为了放空气。
但是当时却发现蜈蚣已经没有了,但是平身确实完好无损,也没有任何打开的迹象,它就像是穿越到了其他的时空,一样没有任何痕迹。
2001年雷峰塔地宫出土了什么文物,轰动了全世界?
2001年,杭州雷峰塔的重建工作正式动工,工作人员在清理雷峰塔废墟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雷峰塔的地宫。随后,一项针对雷峰塔遗址的考古工作启动了,考古人员对雷峰塔废墟上发现的地宫进行了发掘。就在这次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批很珍贵的文物,其中一座鎏金阿育王塔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雷峰塔的前世今生一部《白蛇传》早已让杭州雷峰塔成为家喻户晓的景点,雷峰塔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初年(公元977年),当时吴越国的国君钱弘俶为了供奉佛陀髻发舍利,专门修建了这座雷峰塔。此后,雷峰塔在两宋和明朝时期遭受过多次战乱的破坏,又被数次重修。但最终在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杭州城的时候,雷峰塔被倭寇放火烧毁。
雷峰塔自修建以来就是西湖湖畔的著名景点,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青睐的西湖名胜。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也曾数次慕名前来西湖雷峰塔游玩。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雷峰塔的塔砖被民间乱传为具备特殊的功能,于是人们纷纷去挖雷峰塔的砖头,拿回家辟邪。1924年9月25日,这座本已年久失修的千年古塔,在经历了人们的盗挖后,终于倒塌了。
民国时期,雷峰塔的倒塌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一方面,雷峰塔本身就是一处名胜;另一方面,千百年来雷峰塔的精彩传说早已深深的刻在人们的心里,所以雷峰塔一倒塌,社会上就出现了许多重建雷峰塔的声音,当时的不少文人名士也为重建雷峰塔发声。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时因为一些原因,雷峰塔并不能及时重建。一直到1999年7月,浙江省最终拍板决定重建雷峰塔。
2001年3月,考古人员对雷峰塔地宫进行了发掘。地宫位于雷峰塔首层地面以下2.6米,地宫口被一块1500多斤的大石板盖住。雷峰塔的地宫虽然不大,但是出土的文物数量不少而且极其珍贵,除了数量众多的古钱币以外,还有一座莲花底座的青铜佛像,以及一个装有佛陀髻发舍利的铁函。考古人员将地宫里面的铁函取出地面,然后借助外力将铁函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座制作精美的银质鎏金阿育王塔。这座阿育王塔里面又有一个金质的盒子,佛陀髻发舍利正是被存放在这个金盒子里面。
在这次重建雷峰塔的过程中出土的文物当中,最珍贵的当属这座鎏金阿育王塔以及塔里面供奉的佛陀舍利。这座阿育王塔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目前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