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唯一援鄂女医生,为患者想出治疗妙招
“这个办法好,我出气明显好多了。这个办法值得推广!”这是湖北黄冈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对湖南益阳市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唯一女医生向艳琳说的一句话。
在驰援黄冈期间,向艳琳提出了“清醒病人俯卧位通气”的观点,很多类似病人因此避免了插管上呼吸机,不但减轻了痛苦,而且有效果。
5月15日,向艳琳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跟死神抢人
2月11日,向艳琳被选送为湖南省援鄂医疗队第三批第五支队成员,这是益阳市首批援鄂医疗队伍,而她是益阳地区派出的唯一一名女医生,而且是队里唯一的一名重症医学专业的主任医师。
在湖北省黄冈麻城市,向艳琳每天在隔离病房开展救护达8小时以上。为做好防护隔离工作,每次上班都要提前半小时、下班也要推迟半小时,以便穿、脱厚重的防护服。一旦穿上防护服,就不能喝水、吃东西和上厕所,因此,她每天上班前都尽量少吃寡饮,有时甚至还要用上尿不湿。
每天,向艳琳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忙碌于查房、看病历、看检查单等医疗工作,对患者病情情况评估,还要给患者做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帮助患者吸痰、做俯卧位通气等。这些工作都要“零距离”接触病人,特别是上呼吸机的时候,患者房间病毒密度大,传播几率大增,但向艳琳从不退缩。
同时,向艳琳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清醒病人俯卧位通气”的观点。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因为病毒侵袭肺部,出现了明显气促,用了高流量给氧仍无法改善,已经达到了插管上呼吸机的指征。向艳琳知道俯卧位通气是重症医学中用来改善低氧血症的经典办法,但都用于插管上呼吸机的病人,在镇静镇痛的前提下实施,护理难度很大。她想到,对于清醒病人,让他自己趴着睡,不也就是俯卧位通气吗?向艳琳把这个办法告诉这名病人,让他尽可能长时间趴着睡。第二天,对方高兴地反馈:“这个办法好,我出气明显好多了,看到机子上的数字到了99了。这个办法值得推广!”这名病人所说的“99”这个数值,医学上称之为血氧饱和度,是评判是否缺氧的指标。在用这个方法之前,他的血氧饱和度上不了90,而正常的数值应该在95以上。
这是个成功的尝试,这名患者也因为这个方法治疗有效而避免了插管上呼吸机。后来类似病人都做了这种“清醒俯卧位通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3月3日,向艳琳给麻城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顺利脱机拔管成功。该患者是一位76岁的老奶奶。老奶奶自确诊新冠肺炎入住麻城市人民医院重症病区,插管上呼吸机达20多天,期间还经历了心跳呼吸骤停、顽固低氧血症、严重休克等危险情况。 “就像跟死神抢人。”
在病房上班的最后一天,有患者拉着向艳琳的手不肯放松,反复说:“没有你们,我就活不到现在。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谢谢你们!”
在驰援麻城出发之际,向艳琳向医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月12日,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敢跟2岁女儿视频
在向艳琳支援湖北时,她的丈夫李志祥在家乡的另一个“战场”也毫不退缩。
李志祥是益阳市赫山区人武部保障科科长,负责管理整个办公区和生活区小区。他第一时间带领工勤人员挨家挨户宣传管理措施要求、发放防疫物资和预防知识小手册;在小区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疫知识。他还积极参与地方一线抗疫,一有时间就到街道、乡镇和村组,组织民兵协助地方做好宣传引导、登记排查等工作。
在家里,李志祥既要照顾年过七十的父母,每天下厨做饭,又要照顾才2岁多的女儿李向怡吃喝拉撒,还要指导儿子完成作业。
11岁的儿子李向杰在妈妈临行前保证“会认真上网课,帮着爷爷奶奶照看妹妹”,同时,他对妈妈说:“你要凯旋归来,到时我用压岁钱请你吃大餐。”
向艳琳最担心的是女儿,“出发时没有告诉女儿,怕她哭着不让走,后来听爸妈说在大哭,也不敢跟她视频”。令她感动的是,后来,女儿看着哥哥画的“武汉加油”的图画,也用稚嫩的童声喊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妈妈加油!”
整理:唐天喜
小编:喜之郎
我想让新冠肺炎患者吃点中药:一位洛阳中医院医生的武汉抗疫日记
哗,护目镜瞬间充满了雾气,只能通过镜片模糊地看着外界,摸索工作。呼吸困难,胸中憋闷。在武汉隔离病房中,每名医护人员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华中 科技 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一线的医生王荣宝也不例外。像钟南山这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的有哪些?
1、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
病人在哪,中医人的战场就在哪。
4月20号,是最后一批援鄂队员凯旋的日子,张忠德在结束医院的欢迎仪式后,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叶欣烈士的雕像跟前。他说:“老战友,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次我们医院参加援鄂的88名队员零感染,我把他们一个不少的、全都带回来了。”说完这句话,他忍不住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17年前,张忠德跟叶欣护士长在救治“非典”患者时都被感染。那时他不分昼夜剧烈地咳嗽,像被人按在水里无法呼吸。每天在死亡线上挣扎。在ICU一个月,当张忠德艰难地摆脱了死亡,却听到了叶欣牺牲的消息。
为此,张忠德悲痛万分,一整天滴水未进,眼泪不停地流。“这里危险,让我来”,叶欣说的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回响。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张忠德就暗下决心:“我要好好活着,完成护士长未竟的事业!”
今年,当张忠德作为国家中医药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除夕赶往武汉,不少朋友问:“你都已经死过一回了,这把年纪干嘛还冒这个险?”
张忠德回答,年纪大了,信仰不能变,病人在哪,中医人的战场就在哪!
2、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
这个仗我们越打越从容。
“院长,结果出来了,两例都是阳性!”1月14日清晨6时,深圳三院院长刘磊被手机铃声惊醒。那时,全国还都没有湖北以外的病例报告。春运就要到了,深圳有1000多万流动人口,在深圳的湖北人180万,有专家研判,深圳将成为全国最危险的城市之一。
刘磊说, 1月下旬,医院每天都会收治几十名患者,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收治60名。 “战区”一天天扩大,从一层楼,到一个病区,再到一栋楼,最后深圳三院都成了“疫区”。
形势严峻,刘磊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怕患者病亡,二怕医务人员倒下。因此,他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医务人员,一个都不能倒。
同时,省卫健委领导、钟南山院士和省专家团队及时赶来,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了史上最强的ICU队伍、充足的物资准备,短短两天,就集齐了60台呼吸机,5台ECMO。
世卫组织专家到深圳三院调研时惊叹地说:“整个欧洲都没有一家医院有这样充足的设备。如果我得了新冠肺炎,一定要来中国这家医院治疗!”
“这个仗我们是越打越有底气,越打越从容!”刘磊说,医院科研团队开拓创新,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攻关”,战果显赫:在全国率先从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RNA,提出存在“粪口传播”。
全球首次在冷冻电镜下观察到新冠病毒真实形貌;并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分离出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等。
深圳三院先后制定了5个“深圳版”的临床诊疗方案,并与全国及多国分享,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深圳智慧”。
钟南山院士这样评价:“深圳三院对新的东西比较敏感,而且敢于试验、勇于观察,值得学习!”
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
“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1月23号武汉封城。作为卫生战线的老兵、流行病学博士,朱宏立即召开医院党委会,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倡议。
17年前到小汤山抗击非典的24名队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请战书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2月10日,朱宏带队奔赴荆州。他向前方指挥部请战,前往洪湖:“南方医院前身是部队医院,善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荆州洪湖市,他们不到1天完成了重症病房改造,1天半完成了新CT的转运安装,2天搭建了核酸检测平台,3天搭建了新冠肺炎专病大数据平台和居民健康信息上报微信平台,实现了健康闭环管理,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一开始,医疗防护物资急缺,N95口罩只够戴3天,朱宏急得睡不着觉。情急之下,他放了一个空纸箱在走廊上,把临行前儿子塞给他的一大盒N95口罩放了进去,号召党员带头捐出自带的口罩,优先给临床一线使用。
第二天,箱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口罩。心头一热,眼眶湿润,一个个承载着亲人牵挂的口罩,解了燃眉之急。
3月19号,南方医院正式撤离洪湖。一大早,老百姓就自发从四面八方赶来,从医疗队驻地到高速路口,沿途十几公里,全是依依送别的群众。一位老大爷拉着朱宏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是党中央、是总书记派来的救星啊。”
朱宏含着泪说:我们不是救星,我们也是洪湖儿女。
4、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谢达贤:
守好社区门,就是守好一座城。
广州有11个区2740个社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了2200万。疫情防控对社区工作者是一场最严峻的挑战。如何守好社区门?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团工委副书记谢达贤分享了三个故事。
黄石街辖区内生活着45万人,外来人口超过三分之二,特别是城中村,小街小巷多,人员密集,需要大量的人员值守。应该怎样设岗布防?谢达贤和同事们拟定了设岗初步方案,逐一实地查验,最后确定了72个岗点,一天内就走了3万多步。
春节假期,他把社区党员组成29支党员突击队,并发动“双报到党员” 参与值守。在广州的疫情防控中,有超过17万名党员下沉社区,6500多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服务队冲锋在前,筑起了一个个牢不可破的社区防控堡垒。
今年春节前,在正常的人员流动中,黄石街道有几个人递交了离职报告。但大年初二,递交离职申请的工作人员也全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为了让社区安全多一分保障,他们主动将离职延后了三个多月。
6月份,一对刚从国外回来的母女被安排在隔离酒店进行健康医学观察。在入住的第二天,母亲就因常规病毒感染需要住院治疗。6岁的小女孩,妈妈不在身边,可怎么办?
谢达贤站起来,号召同事们当起了小女孩的“临时爸爸妈妈”。社区工作者们分成了4个班,轮流照顾小女孩,24小时全程陪护,一刻也不离开,直到第三天她的母亲出院。
类似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在社区发生。身为社区基层干部,谢达贤深深懂得,守好社区门,就是守好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