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宣布是在《大西洋》月刊刊登有 关“奥巴马主义”的综合性文章之后仅仅4天到来的。在这篇文章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新闻记者杰弗里·戈德堡说,普京犯了严重错误,俄罗斯正在“流血”, “战线拉得过长”。
奥巴马认为,无论是在叙利亚还是乌克兰,这位俄罗斯统治者一直奉行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为虚弱的政策。
美国总统说:“认为与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前或者普京不得不在叙利亚部署军事力量以前相比,俄罗斯现在在叙利亚或者乌克兰的地位更为强大,这种看法从根本上讲误解了外交事务或者世界上权力的性质。
真正的权力意味着能够在不必采用暴力手段的情况下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然而,普京却自豪地宣扬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俄罗斯之所以能够减少用于完成叙利亚使命的兵力,是因为俄罗斯已经实现了目标。俄罗斯宣布减少兵力令白宫和美国情报界出乎意料。普京再次出乎美国的预料,似乎技高一筹。
虽然普京的这一宣布充满谎言和歪曲,但一个明显的事实却使他的话掷地有声——与布什从“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发表的现已臭名昭著的宣言所不同的是,这位俄罗斯总统的确可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俄罗斯大 规模的轰炸攻势支持下,这支联合力量看来已经打断了反巴沙尔的叛乱分子的脊梁骨,将其驱逐出曾经对叙利亚政权构成威胁的重要区域。
俄罗斯空袭开始前几周还 在迅速向前推进的叛乱组织已经全面撤退。叛乱分子已经把守了多年的战线被粉碎,他们变得混乱甚至被包围。
这一切基本上是在该国北部地区的阿勒颇市周围完成的。但是,巴沙尔在南部及与约旦接壤的德拉省也进一步站稳脚跟。与奥巴马的预测相反,俄罗斯在叙利亚并没有元气大伤。普京实现了他想要实现的全部目标,然后离开了。
或者说他离开了没有?
在过去一年当中,克里三次访问俄罗斯,但相比之前两次,这次有所不同。据德国电视台报道,美国国务卿克里24日继续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双方充满对对方的好评,赞扬在叙利亚冲突中的合作。
我们知道,在2014年到2015年几乎一年半的时间里,美俄的高层交往和经济交往几乎中断,俄罗斯陷入了乌克兰危机漩涡,而美国试图将俄罗斯困死在乌克兰漩涡之中。但是,这次克里访问俄罗斯的态度大变意味着美俄的关系正在回暖。美俄关系由尖锐对立转向回暖,不是普京向美国示弱的结果,恰恰是向美国示强的结果。那么,普京都干了什么,迫使美国最终还是与俄罗斯开始进行局部妥协了呢?我们不妨对此进行一个复盘。
自此,乌克兰陷入内战。俄罗斯为了保住自己黑海的战略利益,迅速支持克里米亚亲俄势力完成了克里米亚的独立,并在独立后加入了俄罗斯。
这次事件彻底激化了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在美国的推动下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经济由此陷入了衰退。与此同时,俄罗斯不得不应付东乌克兰的内战,东乌克兰的战乱又进一步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俄罗斯陷入了一场战略困局之中。
在2015年9月底,俄罗斯在准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后,只用一个月时间就迅速完成在叙利亚军事部署,并展开了对IS和叙利亚反对派的空袭。仅仅数月时间,俄罗斯即重创IS和叙利亚反对派,并把叙利亚反对派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迫使美国走向谈判桌。
我们知道,美国最初是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的,这是从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就开始的事情。但是,叙利亚反对派实在是太不堪用了,哪怕西方派出雇佣兵(巴沙尔政府曾抓住过一批法国雇佣兵,后来怎么处理的没有看到进一步的消息)帮其打仗都打不赢,被巴沙尔政府打得丢盔弃甲,直到2013年9月濒临崩溃。
与此同时,在伊拉克、叙利亚的IS开始在2014年初快速崛起,不断攻城略地,并最终开始形成非常强大的势能,差点攻占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美方的想法是,既然自己不能空袭干掉巴沙尔,反对派又不堪用,那就让IS来推翻巴沙尔吧。待巴沙尔政府被IS推翻,美国再打着反恐的旗号干掉IS,接着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管叙利亚了。到那时,美国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干这件事的,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眼看,白宫借刀杀人之计就要成功了,奥巴马估计正在计划着自己这只黄雀什么时候出击合适,突然半道杀出个普京,直接军事介入叙利亚,打击IS。美国是没有想到俄罗斯会这么做,明显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待美国反应过来,进行更多布局后,俄罗斯的阶段性战略目标也已经达到了。这就是普京下令撤军,奥巴马立刻派克里到莫斯科谈判的内在逻辑。
当然,奥巴马之所以想和普京进行妥协,还有如下原因:
奥巴马现在是最后不到一年任期,美国今年是大选年,下半年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将开始为抢总统大位而展开角逐。民主党的总统奥巴马自然不想共和党拿叙利亚说事,所以就想赶紧先粉饰太平,把这事暂时达成个妥协再说。普京也正是抓住了奥巴马政府的这一心理,才会如此主动地撤军以显示诚意。
二、普京留有余地,美国也就不想冒险了。
普京对美国是留有余地的,这一点从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喊出巴沙尔别想收回所有领土即可知,俄罗斯是将叙利亚的一些地盘准备让给美国势力以换取美国在乌克兰的让步。这实际上就是在告诉美国,我们可以在叙利亚进行势力割据,你占一片,我占一片。如此,也就是普京给美国留有余地,而普京的要价就是,美国需要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俄罗斯交易。俄罗斯留有余地,美国也就不想再盲目冒险了。试想,如果在奥巴马最后一年,让土耳其、沙特全部卷入战争,这个局面对民主党选举是很不利的。而沙特、土耳其迄今为止也没有敢进一步冒险。
美国正在抓紧时间在叙利亚北部库尔德地区建军事基地和机场,一旦建成即意味着美国在叙利亚有了军事存在。试想,在没有动用美国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竟然拿到了在叙利亚建机场的机会,这不但可以巩固美国在叙利亚的战略地位,也是奥巴马炫耀的政治资本。当然,这一切其实是俄罗斯打下来的,正是俄罗斯打击IS才打出了空间,美国才能在叙利亚北部建军事基地。对美国来说,虽然没有得到整个叙利亚,但美俄共同掌控的叙利亚也比叙利亚反对派被消灭强得多。至于以后,留给下届总统解决即可。
由此也说明一个道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里,要想成为赢家,非得掌握话语权不可,而话语权则来源于自身的实力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实力。在这方面,俄罗斯给中国不少启示,值得我们思考。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手段,譬如在南海,中国就坚持一个原则: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种岛!种岛!种岛!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扮猪吃老虎的做法。但我们除了这些手段,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学学俄罗斯这种奇招获胜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