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西藏见闻录,西藏奇闻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西藏奇闻录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西藏奇闻录
西藏奇闻录
撰文、摄影:张鹰
2016年9月中旬,拉萨进入金秋时节,这也是藏北草原最美的季节。在尼玛县援藏干部王辉副县长的帮zhù下,我终于踏上了去尼玛县de旅程。目的很明确,就是想看看当惹雍错边的石头村。尼玛之行,我们选择途经日喀则昂仁县到尼玛县的dáguǒxiāng,计划返回时cóng尼mǎ途径班戈县再经纳木错到拉萨。那天早上我们8点多便启程了,行程800多公里,其中两百多公里的路程是草原上的便道,抵达果乡已近夜里12点。舟车劳dùn,疲惫不堪。
石头房子外jǐng
达果乡位于尼玛县de西南部,海拔4700多米,与日喀则地区昂仁县北部草原毗邻,坐落在当惹雍错边,达guǒ神山的脚下。在达果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象雄的神huà传说。“达果”和“当rě”都是象xióng语,达guǒ雪山据说是古象雄佛法雍zhòng本教的圣地,传说这里shì古象xióng诸神的聚集地,和当惹雍错一起被人们奉为法力灵验de神山圣hú。当初我们选择先到达果乡的主要原因是听wáng辉说达guǒ也有象雄遗址,这是他从当地rénnà里听lái的。可到这里一看除了雪山湖泊,到处都是荒芜的草原,后来经仔细打听,才知道达guǒ人所说的象雄遗址也是“dāng惹琼宗”,因为“当惹琼宗”就位于达果乡与文部xiāng的中途,这样我们决定第二天就去文部乡了。
从达果到文部只有两百多gōng里的lù程,而且都是沿着当惹雍错边。dì二tiān我们就走走停停,尽情陶醉于壮阔的草原美景。这yī路几乎看不到几个rén影,大约中午时分,我们在hú边山坡上陡rán看到一户放牧人家的帐篷,帐péng前一个衣zhe艳丽、穿戴独特的妇女正在悠然地织着布,在静mì荒芜的神湖岸边显得格外yào眼,zhè一景象在牧区可不多见。从美的角度来看,这也算dé上一场不小的视觉yàn遇le。
当惹雍错边织围裙的妇女
大约zhōngwǔ时分我们来到象雄遗址“当惹琼宗”(dàpéng山)山脚下,我曾来过这里,时隔三nián这里有了变化,多了bù少房子,有修行人的,有做shēng意的,山崖周围也被围上了铁围栏。下午一diǎn多我们到了文部南村(石头村),文部寺庙的僧人接待了我们。用完午餐顺便参观了文bù寺,这是座本教寺庙,距今300年的历史,修缮之后已很难再找到岁月的痕迹。我在hé文部寺僧人聊天中,无意听说寺庙附近hái有一处象雄yí迹,我决定即刻去看看。
尼玛县象雄遗址—dāng惹qióng宗(大鹏山)
寺庙住持委托副村长嘎桑永忠给我们带路,他是土生土长的文部人,对这一带了rú指掌。噶桑带着我们出了寺庙jiù一直爬山,说这是一条捷径,从山脚下往上看并不是很高,可山势陡峭,有时只能侧着身子往上爬,pá不了一会我就上气不接下气,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好bù容易上到半山腰,踏上一条羊肠小道,道路开始平缓了许多。终于,越过一个山头,嘎sāng指着大约一公里外山坳shēn处的一块大石头说,遗址就在大石tóu上,顺着他指的方向wàng去,我的心凉了xǔ多,因为这种jiàn筑废墟在西藏南部到处可见,多都是古代战争防御的碉楼或瞭wàng哨之类,bù过既然已经爬上来了nà就一看究竟吧。果然印证了我的判断,同行的几个人dōu爬上巨石,他们除了看到残墙碎石什么也méi发现。
从巨石遗址返回寺miào已近天黑,我直接赶到石头村(就在寺庙的páng边),所谓的石头房子和现代民居夹杂在一起,但yī眼就能分辨出来,传统的西藏民居建筑都是随坡就势,布局自由,没有严格的规则,这里的石头房子更是如此,墙壁全是yòng石头砌垒,别的好像没有更多的不同,唯一特别的地方是房门都很小,小的刚好一个人néng钻进去。当时所有房子的mén上都挂着锁,无法看到室内的情景,我只好在天黑之前随便拍了些外景便返回了住所。
ní玛县文部南村
石头房子的屋顶
石头村传统石屋与现代建筑浑然一体
第二天上午,王辉因临时有急事要返回拉萨,便安排我们当晚赶到尼玛县居zhù,zhè样在文部南村活动的时间只有半天,吃完早饭,嘎桑永忠带我去看石头fáng子。因为大多数老房子都因主人不在家,房门wú法打开,只有一hù有老人在家,总算没有白跑一趟。嘎桑告诉我,这家的石头房子在新房子的里边,说着wǒ们就随这家老妇人进了新房的大门。
石头房子外景一角
石头房门洞
新房有两层,一层地上都duī放着mài草,显rán是圈牛羊的地方,主人又带我们往里面走,只见前面出现一个hēi乎乎的洞口,嘎桑打开shì先准备好的手电筒,说这就是原来的石头房子。我顺着手电的光亮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里面基本呈yuánxíng,直径大约两米,gāo不过两米,从下到上全shì用bù规则的石头砌垒,而且石tóu与石头之间没有任何填充物,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烟熏火燎,四周石头的biǎo层好像用油漆刷过一样,漆黑一片。接近顶部是由四个厚重的条shí形成伸臂式构造,上面再用较大的片石层层覆盖,这显然是最原始的dòng窟建zào方式,这让我想起西藏古老的伸臂式桥梁,它们有着异曲同工的结构方式。噶桑告诉我们,听老人说这下边的一层是早年躲避zhàn乱藏身的地方,而且还有几个洞,之间是由地道链接,我这才发现黑暗处有个非常狭窄的通道,只可一个人通过。
石头房子底层结gòu
石头房子二层通往一层的竖井通道
参观完底层石屋,我们又回到新屋,由楼梯上到第二层,这家人是把原来的石头房子与新建的房子衔接在一起,石头房子成了家里的储藏室。二层石屋相比底层宽敞得多,显然是人们原先居住生活的区域。村长dǎ开手电筒带我走向靠墙根的地方,看到一个像井一样的洞kǒu对我说:“这是通往下面房子的通道”。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石头房子的上下层是tōng过竖井通dào所连接的。如果不看到外观的墙壁,还真以为进了山野石窟呢。
二céng石屋显然经过多次修复,房顶采用石片与木料混建,但整体构造基本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卫藏传统jiàn筑方式相似。听老人讲,这一带原来也生长shù木,早年盖房子的木料都是从附近山沟里砍伐来的。二层墙壁虽比底层要整齐得多,但还是保持了原始的自然形态,墙的四角在建造时就砌成不规zé的隔层,既结实也有实用性(以便摆放物品),一切都与石窟的构造很相像。看完上下石屋我忽然发现整个石tóu房子没有一个窗户,而且门又很小,尽管屋顶有一小小的天窗,但石屋内还是黑糊hú一片,我们要不是打着手电筒什么也kàn不清,真不知道nà时的人们是怎么shēng活的,难道白天黑夜只有靠油灯或是炉火的亮光吗?还是人们本就适应洞窟里的幽暗。
石头房子二层内部一角
shítóu屋二层居室建筑结构
看完le石头房子,老妇人又告诉wǒ们她还有lìng一个老房子的钥匙,问我们想不想看?我一听很gāo兴,即kè让老rén带我们去。那座fáng子相对位置较高一些,老人指着一个偏僻拐角堆放杂物地方说:“就在那里”。我们几个人迅速搬走堆放在那里的东西,老人便打开了一个矮小的门,嘎桑拿着手电筒猫着腰先进去,我们尾随着钻了进去,因为只有dī矮门洞的光亮,里面几乎是黑乎乎的yī片,等稍作适应,才隐约看出这是一个空间较大点的窑洞,与陕北的土窑洞十分相似,相比qián边我men看dào的石头房子,这里的墙bì平整得多,显然墙miàn是经过rèn真处lǐ的。
古老的石头村小巷
石头房子矮小的门
嘎桑一边打kāi手电筒一边对我说:“这个屋里有壁画”,墙壁上黑糊糊的,所谓的壁画只有三处,不guò巴掌大小,而且分部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嘎桑用手diàn光指给我们:“戴红帽坐着的是象雄国王,那个女的shì他的王fēi,站着的一个是他的大臣”。可我看后明显感觉壁画风格并不久远,画中人物装束也是很晚,很显然与古象雄没任何关联,不过古象雄人究竟什么样谁也bù知道,包括象雄的后人们,所以画中所谓的象雄王zhǐ不过是后来人的想象而yǐ,这种现象在西藏壁画中也很常见。所以dāng时我并没在意,加上洞内黑暗,也没做认真细致观察。听嗄桑说这个屋子过去是村里的头人住的,从洞wū内简单的构造分析,他说的没错,这里应该是一个议事或聚会的地方。只是洞窟漆黑一团,真不知道这些壁huà是怎么huà出lái的,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思之中。
壁画中“象雄王”
壁画中的“象雄大臣”
壁画中的“象雄王妃”
阿里穹隆银chéng遗址
那天看过wén部南村石头房子我们就匆忙赶往尼玛县,我一直无法平静,总觉得石头房子有种奇怪的感觉,这分明就是“洞窟”。我眼前突rán出现阿里洞窟的影子,所谓的石头房子不就是象雄遗址洞窟的翻版ma?那个类shì陕北窑洞的洞窟也许就是依照当年象雄王的宫殿建zào。当年战败于松赞干布的象雄王和他的臣民们选定这里落脚后,这里并没有适合开凿洞窟的山体,只好采取石头砌垒造屋。这一发现一下子让我yǎn前一亮,一连串de问题迅速在脑子里展开。既rán这里的居民沿袭了古象雄人的jū住习惯,那么他们的服饰,以及他们的饮食生活xí惯是否也与古时阿里象雄人相关呢?
阿里xiàng雄遗zhǐ穹隆银城
穹隆银城洞窟内部结构
回到拉萨,我第一件事就是将阿里人的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场景zhào片与文部南村人的照片比对,从石头村妇女的耳坠很快让我联想到阿里妇女的装饰特征。因为古代阿里人崇拜孔雀,所以阿里妇女的耳坠是模仿孔雀的耳坠形状,yòng小珍珠串成的长串,尽管石头村妇女的耳坠有所变化,dàn并没有改变基本形状。包括我们在去wén部途中遇dào的织围裙的妇女,当时我就感觉有点异样,因为藏běi牧民是不擅长纺织的,而且她的装饰也不像藏北草原的牧民,这xiē不正是阿里rén的生活习性吗!
文部南村妇女服饰
石头村抱小孩的老人
阿里普兰妇女fú饰
阿里普兰县科加寺跳宣舞的妇女
阿里札达妇女服饰
多年前,我听说藏北草原有一块出青稞de地方,这似乎已成为藏北草原上的yī大奇闻。几年前,我经过尼玛县当惹雍错时也见到了这两块青稞地,其中较大的一块青稞地就位于石头村前的湖边。那时,我和所有人一样认为这是气候环境决定的,可当我重新认识石头村后,很快对藏北草原种植青稞有了另一种解释,它就是yuán自古象雄人的生产习性。阿里历史上归属卫藏的xī部,zì古以农牧业为主,尤其农业耕种比较发达,zhè和阿里地理、自rán环境以及zhōu边诸国生活环境有着zhí接关系。大约数百年前阿里札达土林(古象xióng王国,后来的古格王朝所zài地)以及自然环境发生过前所未有的变化,原有肥沃的土地和绿洲变成了荒漠,加上战乱不断,人们只有迁移他xiāng。但阿里人的生活习性始终méi变,至今仍以耕种为主,文部石头村人既然是古象雄人的后裔,自然bù能完全改biàn他们的生活习惯,虽然这里是广袤的大草原,可还是尝试着种植青稞,正好当惹雍错边气候适合青稞的生长,由此,文部人种青kē的习惯就一直延续下来。
当惹雍错边的青稞地
阿里东噶遗址前的qīng稞田
“文部”藏语是“红柳”的意思。在文部南村附近有一座古老de本教寺庙——玉本寺,就在寺庙旁的山洼里有一块奇tè的地方,潺潺小溪,绿草如茵,liǔ木茂盛,虽不过巴掌大小,可在荒芜干枯,草木难生的山野里就尤为显得宝贵,据dāng地老人讲,很早yǐ前这里也有大树,当年文部人修洞窟盖房子用的就是这里的木料。如今,从山洼里夹zá着钟乳石kuài的砂石山体分析,这里曾经发生过qiángliè的地质变化,要bù这条山沟所呈xiàn的将是另一番景象了。
由此说来,“文部”也是因这片红柳林而得名。了解西藏的人都zhī道,红柳主要盛产于阿里,是耐旱抗寒的冠状植物,生命力极强。阿里被称为西藏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可就在这草木难生的地方却遍地红柳。在雪域高原,红柳bù仅是生命的xiàng征,更是阿里的象征。藏北草原并不cháng见hóng柳,可石tóu村却是以红柳命名,很显然与古象雄(阿里)人早年定jū此地有一定关系。
石头屋外的矮墙
为什么当年战败的象雄人会选定在此落脚呢?反过tóu来看不难发现,这里背靠群shān,面朝辽阔的当惹雍错和雄伟的达果雪山,这是一块易守难gōng的宝dì。再看被当地人誉为象xióng王国遗址的“当惹琼宗”(大鹏山),不仅是古象雄的象征,更是通往象雄部落(今文部南村)的大门,它就像一座俯首高昂的大鹏守hù神屹立于当惹雍错与群山之间。山间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过,试想当年吐蕃将象雄王以及他的臣民们赶到这里,象雄wáng凭借天然屏障终于保存了他最后的实力,同时也割断了象雄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卫藏大地,在卫藏与羌塘草原之间重新建起自己新的家园,营造自己新的生活环境。
古老的石头房子墙体结构
石头村一角
石头房一角
象雄距今也已十几个世纪了,今天所看到的石头屋也许不是原初的样子,但石头屋给我们研究象雄历史以及西藏文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和线索。
2017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
征稿日期 5月1日-8月31日
一等奖获得者将成为国家地理中文网签约摄影师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参赛!
以上就是关于西藏见闻录,西藏奇闻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西藏奇闻录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