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恋母,乃世所同然,本无所奇。而据说男婴恋母,潜意识里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点性意识存在,听上去就似乎也不无道理。但如邻邦日本男人那样“生命不息恋母不止”的,恐怕就是岛国之独景了。
在日本,男人选择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结婚是很常见的。在选择女友时,会选择妻子具有自己母亲的性格,他们对年龄近似母亲的女性怀有爱恋,常在无意之间感到妻子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母亲年轻时候的影子。所以日本的新首相老帅哥鸠山由纪夫也可以说是此类人啊……恋母情节导致日本男人喜欢“大姐姐”.
恋母情节的根源在哪里?谈及我们中国的婆媳关系,矛盾实在非常的大,丈夫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但是这样的情况在日本一般不会发生。从日本的妇女杂志中,我们不难勾勒出一个有着“恋母情结”的男人形象:他异常依赖母亲,不论大事小情都要母亲拿主意;遇到婚姻、恋爱,他总是说:“我妈看不上,我可不能娶她”;他认为,母爱就是一切,因此总有一种回归幼年的强烈愿望。日本男人选择妻子首先就要是不会和母亲抬杠的。
那究竟是为什么中日男人对母亲的态度差别这么大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日本社会分工畸形。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让日本男人没事时间和家人相处,没有精力关心儿女。所以子女和父亲的关系冷淡.其二:日本男人大男子主义。一家之主的尊严,日本男人在家中就摆出一张高高在上的脸。对小孩基本上只有严厉而没有中国父亲的宠溺。可笑的是,很多日本男儿从小就对父亲有意见。
恋母情节导致日本夫妻不生育子女.日本着名性精神疾病专家阿部辉夫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男性性交厌恶症患者剧增。令人费解的是,男性性厌恶症患者并非与妻子不和。 阿部辉夫发现,这种夫妇关系的特征是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化”,即恋爱时,男方有意无意按照自己母亲的模式选择女友,婚后初期双方仍为男女关系,但经一段共同生活之后,男方在性生活中产生“近亲相奸”意识。阿部认为,这可能是日本男性拒绝性交的原因。导致很多人家庭不生育子女,这是日本高龄少子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日本男人的恋母情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依赖型,孩子依赖母亲本乃天经地义,尤其是男孩儿,由于缺少女孩儿的细腻、细心,对母亲的依赖就尤显突出。由于孩子自小到大接触最多也是最亲密的女性就是母亲,这就造成了大多男孩儿在进入青春期择偶时自然而然就会以母亲为假想标准,潜意识里他们找的其实是同时兼有母性的可以依赖的伴侣。
事实也正如此,日本大多数妻子确实也都是兼职母亲,丈夫在她们眼里既是丈夫又是儿子,这就是日本男人恋母情结的第二种类型——兼职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找对了兼职母亲型妻子的日本男人家庭幸福美满,反之,则不妙,比如某些日本女性在婚前也乐得充当兼职妈妈,因为那是一种愉悦的恋爱心理使然,但真正成为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的演奏者以后,浪漫不在,育儿辛苦,一些日本妻子们就不要说对丈夫的兼职母爱甚至连起码的夫妻之爱也是疲于应付。如此一来,缺少了母爱的丈夫们就又会蠢蠢欲动,重新开始“找妈”的活动了。
母亲不在,老婆又不肯兼职,日本男人就琢磨着花钱找妈,于是,日本大街小巷的的“死那哭”(一种备有小吃、酒、小姐,还可以唱歌的类似于酒吧的小食店)就应时而生,男人们在公司或家庭有了烦恼无处倾诉时,就会来到“死那哭”点上一杯兑水威士忌,然后向“死那哭”的妈妈桑或小姐们倾诉一番,说到伤心处,还会趴到妈妈桑怀里哭上一场。偶尔就会在街角“死那哭”里昏暗的灯光下看到四十余岁的妈妈桑温语软腔的安慰怀里那的五十几岁的假儿子的情景。陪他们喝上一杯,唱上一首,然后得到发泄的男人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而妈妈桑则关上门儿开始笑眯眯地数票子。陪你喝陪你唱安慰你那都是看在钱的份上的。这就是日本男人恋母情结的第三种——消费型。而日本男人还执着,认准一家店就能去个十几二十年,那可是“死那哭”妈妈桑的长期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