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鼠的奇闻轶事作文,外婆的故事一一奇闻异事

奇闻趣事     2023-4-16     点评:39举报

网上有很多关于鼠的奇闻轶事作文,外婆的故事一一奇闻异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鼠的奇闻轶事作文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鼠的奇闻轶事作文

鼠的奇闻轶事作文

外婆生于1916年,于1998年10月驾鹤西归,享年82岁,河南信阳人氏,娘家姓刘,是开豆腐作坊的。外婆年幼时虽然是兵慌马乱的年代,但家中所做的小本生意是百姓居家度日不可或缺的食材,所以家产颇丰,用现在的眼光看应是小康之家了。(此处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民谣:小小黄豆圆又圆,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

河南信阳(北宋宰相司马光故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三省通衢,早在西周时期就是诸侯国所在地,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所以信阳人自古以来都有莫名的骄傲,正如有人询问外婆何处人氏时,外婆总是自豪地答到:河南信阳府的!老一辈的信阳人都会将重音放在这个"府”字上,不会简单答复为河南信阳,他们认为增加这个府字显示其地域的重要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县一级,而是州府级别的。(呵呵!纯属玩笑话,不用认真。)

每每听到《外婆的澎湖湾》这支歌曲时就会想起我的外婆,虽然我的外婆没有海浪、沙滩,但由此浮想翩翩,从记忆深处回想起与慈祥外婆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回想着外婆讲的故事,现将其中奇异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一、小金马

外婆娘家是做豆腐生意自然就少不了用水,家中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那是夏天的一个傍晚,外婆和她的奶奶正在院中纳凉。突然间就看见井口处闪了一道金光,从井中跳出了一匹一尺多高浑身亮着刺眼金光的小金马,小金马在院子里由慢到快跑了几圈后,随即便跳进了院子里专门存放豆制品的屋子里,外婆的奶奶赶紧踮着三寸小脚去把房门关上,同时大声将外婆的父亲和爷爷等男人们喊了过来,此时在院子里都可以听见和从窗户看见,屋子里小金马受惊吓后闪动着金光上下跳动和来回奔跑的马蹄声,外婆绘声绘色地说她亲眼从门缝里看见了一道金光在屋里快速的闪动着。男人们担心屋里的豆制品被小金马踏坏,同时又想抓住这匹小金马,于是便打开了房门一窝蜂地冲进屋去赶捉小金马,但是由于手中又没有趁手的网兜之类的捕捉工具,进屋时又将房门敞开着,一不留神小金马便冲出了房间,眼睁睁地看着小金马消失在眼前。外婆说当时由于慌乱,谁也没有看见是否跳回了井中,一家人唯有叹息不止,后悔没有事先准备周全,毫无章法地就想去抓小金马了。事后请的算命先生讲,要么就不要去抓让它在家中自由自在,如果要抓就一定要抓住了小金马,那么刘家将会从此大富大贵日进斗金了,刘家抓小金马的方式惊吓着了小金马,把它吓跑了,富贵就不会主动上门了。一家人后悔不已,果然在这一年里豆腐生意整整清淡一年。

我听了后根本不相信,问外婆是不是一只大耗子或黄鼠狼之类的窜到了屋里,傍晚光线又不好,老的老眼昏花小的懵懵懂懂看错了啊。外婆不服气的说:小马和老鼠又不是分不清,哪有亮着刺眼金光跑起来响着滴达滴达的马蹄声的耗子,肯定是马的外形,同时不止是一个人看见,是一家老少同时看见的,小金马最初从井中跳出来时在院子里围着转时走得很慢是不可能看错的,而且不可能一家人同时看错。

二、赶尸人

外婆所说的赶尸人故事与现在大家在网上看见报道的湘西赶尸人完全不同,可能是道家的不同派系吧。

那时候交通极其不便,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离乡背井外出谋生的比比皆是,总会有人因各种原因客死他乡,家属或死者生前要求落叶归根的,就设法运回故乡安葬。但千里迢迢路途遥远,且道路崎岖狭窄,运输工具落后等等不利因素,造成死在他乡后很难运回故乡安葬,于是便延展出赶尸人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全部是由民间道士执业,而据网上报道的湘西赶尸人是所谓家传绝学。

那时的赶尸人全部是道士,身着黑色道士服饰组成的团队,最前面是专门负责撒纸钱的道士,其次是手持招魂幡边走边摇着引魂铃的道士,紧接着的是身穿长衣袖的道士边走边用长袖在前下方左右横着扫摆动着,紧跟在摆袖道士后面的即是脸上盖着黑布的死者了,死者身上头上贴着道士画着神密符文的黄纸,死者的身后最后跟着负责压阵的道士。整个赶尸队伍的组成基本如此。

赶尸人队伍在路上行走时,行人听到引魂铃声时便会远远的避开,给赶尸队让出路来,就是途中对面遭遇马帮或马车时,马帮和马车也会靠边停下,让赶尸队先通过。赶尸人路过乡村时,听闻引魂铃响后,家家户户会把小孩叫进屋关闭门户,待赶尸队伍走远后方才敢开门。

外婆说她年幼时曾几次亲眼看见过赶尸,大人们路途中躲避不赢时会赶紧将小孩背对着赶尸队伍并捂住小孩的眼睛,大人也会闭着眼睛背对赶尸队,外婆少不更事曾经悄悄地从指缝和门缝中偷看过,只见尸体在队伍中双手下垂一动不动,但随着队伍的的前行僵硬地移动着脚行走,整支赶尸队行走速度并不快,因为天气炎热,尸体脸上都生蛆了,蛆虫在脸上蠕动着,随着尸体的移动不时掉落地面,尸体的恶息令人作呕。

外婆说当时的旅客住在马店(旅店)时从来不能也不会去看大门的门背后,那时马店在营业时是不关大门的。因为赶尸人晚上住店时是将尸体站着放在马店大门后的,赶尸人夜间住店在那个年代是惯例,店家并不忌讳。

外婆所描述的赶尸与网络上描述的湘西赶尸、港澳电影中的赶尸截然不同,湘西和港澳电影的赶尸是一群尸体两手向前平伸,双脚膝盖不会弯,随着赶尸人的敲锣声跳跳蹦蹦的向前跳动。港澳电影上所描述的赶尸人都是夜间赶尸,增加看电影者的恐怖感。而外婆讲赶尸队所赶的仅一具尸体,而且道士夜间是不赶尸的,因夜间阴气重,天临近黑了赶尸人也是要打尖住店吃饭的,如果错过宿头则会在途中的山神庙或庙宇中借宿,待第二天鸡叫三遍后方才继续启程。

当年听外婆讲这个故事时,我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外婆肯定地说是她亲眼所见。同时外婆还说道:不知为什么,现在已经没有听到和看到还有赶尸的了。

外婆所讲的赶尸无从考证,从科学角度是无法解释的。或者从前真的有会这门技艺的民间奇人,现在失传了吧?!不可全信。

三、邻居家的饺子

外婆小时候河南的冬天特别冷,冬季的气温基本都是在零下十度以下,(不像现在人口爆涨,城市人口密集,造成气温升高,同时因高层建筑大量增加,环境破坏气侯变暖,现在的信阳市市区里冬天没有这么低的气温了。)每年家家戶戶都是在年三十之前要包好饺子,信阳那时以面食为主,过年吃饺子是风俗习惯,春节前包好的饺子要吃若干天,大年初三之前是只吃现成的,将包好的饺子放在院子里冻得硬梆梆的以便存放,冻好后再搬回屋里放着,生活条件好的家庭包好的饺子甚至可以吃到正月十五。寒冷的天气就是天然的大冰箱。

这是一个大年初一的早晨,外婆的母亲起床后,便到厨房准备生火给一家人煮水饺吃。外婆的母亲推开厨房门顿时大吃一惊,厨房里的桌上地上堆满了饺子,立即惊动了一家人都跑到厨房里来看希罕事。正在这时就听到隔壁邻居家闹将起来,说家中包好的饺子不见了。家中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又没有被贼进屋的痕迹,房屋周围的雪地上也没有脚印,包好冻好的饺子居然全部都不见了。

外婆的爷爷马上隔着院墙喊道:我家怎么多了许多的饺子,你们过来看看。于是邻居家人忙不迭地跑到外婆家厨房一看,果然是他家的饺子莫名其妙的跑到这边来了。因为各家包的饺子形状及饺子馅都不一样,有钱人家过年包肉馅饺,穷人家的包菜馅饺。自家包的饺子自己认得,而且外婆家因是在自己家中放置也不会胡乱堆放在厨房地上,很容易就辨别好两家各自的饺子后,邻居家千恩万谢地拿走了莫名其妙跑到外婆家来的水饺了。

事情传开后,有好事者来到家中给外婆的爷爷讲:饺子外型似元宝,这是财神爷看你家行善好德,故施展大神通搬运来你家,送给你元宝,你家怎么能不要?邻居家肯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所以财神爷要惩罚他家让其破财。财神爷给的你不要,财神爷一生气,今后你家也发不了财了。据外婆说,外婆的爷爷后悔了好一阵,而且刘家的豆腐生意也确实清淡了一年。

外婆讲了这个故事后,我问外婆是不是有小偷先偷了隔壁邻居家的饺子后,又跑过来又准备偷刘家的饺子,结果因为外婆的母亲起床早了到厨房惊动了小偷,把小偷吓得扔下东西跑了。外婆说两家的厨房都是门窗紧闭,防盗措施严密,外人不可能进得来的。

以上奇闻异事,外婆信誓旦旦地说都是她亲身经历的。

姑且听之,听过弃之,不可认真!

以上就是关于鼠的奇闻轶事作文,外婆的故事一一奇闻异事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鼠的奇闻轶事作文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奇闻趣事类推荐阅读 ⇓
西游记里的奇闻,唐师父为数不多的上厕所

西游记里的奇闻,唐师父为数不多的上厕所

奇闻趣事阅读:3049   点评:68
奇闻怪事儿,历史奇闻怪事真实事件

奇闻怪事儿,历史奇闻怪事真实事件

奇闻趣事阅读:402   点评:23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382   点评:36
中国奇闻怪事特点是什么,中国三大奇闻怪事

中国奇闻怪事特点是什么,中国三大奇闻怪事

奇闻趣事阅读:1975   点评:55
一边上厕所 一边看风景(组图)

一边上厕所 一边看风景(组图)

奇闻趣事阅读:9639   点评:214
军训中的奇闻异事,快件中装满奇人

军训中的奇闻异事,快件中装满奇人

奇闻趣事阅读:2397   点评:46
《江湖奇闻》,奇闻江湖

《江湖奇闻》,奇闻江湖

奇闻趣事阅读:382   点评:15
印度太阳神节:日落时分河中祈祷

印度太阳神节:日落时分河中祈祷

奇闻趣事阅读:13550   点评:353
贵州奇闻怪事,科普奇闻

贵州奇闻怪事,科普奇闻

奇闻趣事阅读:1768   点评:26
奇异 奇怪,奇怪奇闻

奇异 奇怪,奇怪奇闻

奇闻趣事阅读:2415   点评:50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