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连珠、超级月亮、血月、蓝月亮、精灵闪电,仅仅一两年时间里,我们仿佛对奇特天象见怪不怪了。如果按照古时候司天监“天有异象,必有大事发生”那一套理论,呵,那可真是世界末日两回都不够了!
那么离奇天象缘何频繁出?罕见天象不罕见,背后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云少了!从1960-2012年我国的总云量检测数据来看,我国的云在呈波动式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吉林、辽宁、京津冀一带、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四川等地,下降十分显著!
这种下降在不同时段变化趋势不同。20世纪60年代总云量平均为58.52%,70年代上升至58.89%,表现为略上升的趋势;而随后的三个十年均呈快速下降趋势,其中2000-2009年平均只有55.6%,总云量下降了3.29%。
1960年至2012年中国地区总云量空间分布
从字面上看,我们可能觉得个位数百分比的云量下降没什么,但这意味着晴天、多云天气变多,阴天变少,这就给天象观测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云遮月天气,可能就和奇特的天象失之交臂了。
在空间分布方面,我国总云量呈南方多、北方少的带状分布特征,这与我国各地区不同的气候环境有很大的相关关系。北方地区气候相对于南方要干旱,年平均雨量少,水汽供应少,导致云量也少;而南方地区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特别是夏季,降水量多,水汽供应充足,云量自然也多。
当然,我国的四川、云南和贵州云就很多,所谓蜀犬吠日,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总云量最多高达82%。西南季风的水汽供应十分充足,再加上“巴山夜雨”的buff加成,在四川想看到罕见天象,基本靠老天给面子。
云少了,是被谁“偷走”了呢?
答案是全球变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也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同时也就伴随着相对湿度降低的过程。我国的平均气温以1990年为转折点,1990年之前平均气温偏低,1990年之后平均气温偏高,这与总云量距平变化一致。相对湿度以2000年为转折点,2000年之前偏高,2000年之后相对湿度偏低,湿度一低,云就明显减少,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气温升高,云量减少
科技进步了X射线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各路神仙仪器的出现,让天象观测越来越频繁和常态化,许多个人和爱好者都可以拥有一台能力不俗的望远镜。
专业的天文台等机构还拥有自动观测、追踪天象的能力。除了仪器的加成,随着科研工作者们对星体认知的加强,几乎没有罕见天象成为“漏网之鱼”,比如下一次七星连珠,可能出现在2040年,这些都可以通过巨型计算机模拟出来。
媒体的快速发展社群、媒体、网络社交媒体、短视频,越来越繁多的信息获取源在出现。一旦有人发现了“天有异象”,经过大数据算法的智能推荐,很快全网皆知。
古时候出现一次罕见天象,人们智能口耳相传,或是飞鸽传书、著书立说,传播效率低下,知道的人少了,仿佛事情就没发生过。但如今只要发生了,你必然会通过某种渠道获知,从心理层面上感受,就是离奇天象本身更加频繁了。
摊牌了~天象本身并没有更频繁,而是气候变化、科技进步以及信息高效传播带来的假象。
嗯,这份假象你当真了吗?
笔者:丁满,气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