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月的一天,武汉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正在随县(今随州)开山炸石扩建厂房,随着一声爆破巨响,人们意外发现了一片面积达上百平方米的褐色土层,土层下方还有石板,很像是人工铺设的。
在场的很多人认为可能是当年的庙基或者是战壕坍塌后的遗迹,不过所长郑国贤却觉得这块区域的质地和周围完全不一样,决定请考古专家前来查看。当专家到了现场,当即吃了一惊,说:“这里有墓边,有经过夯筑的填土,肯定是古墓无疑,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面积的古墓”。
随后,更多专家进驻,决定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发现地是擂鼓墩,所以这座古墓被叫做“擂鼓墩1号墓”。恐怕所有在场专家都不会想到,这座不经意间“炸出”来的古墓,居然是绝世水墓,由于墓中全部积满水,所以现场发现的所有盗洞都是挖到水层就放弃了,这也让古墓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这座古墓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国国君姬乙的陵墓。
曾国是战国最古老的姬姓诸侯国,它的开国国君是西周的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武王灭商后,把南宫适封到了随州一带,用以监视南方一带的楚人。由于肩负守边重任,所以曾国的国力非常强盛。
何以见得呢?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衡量一个诸侯国是强国还是弱国,有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标准,即数一数战车的数量。如拥有千乘战车的诸侯已属当世强国,而拥有万乘战车的诸侯绝对算是超级大国。
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了带矛的车軎,这个车軎是制造战车中的加强版—衝车的最主要零件,当时国内外一共也只发现了5件车軎,而曾侯乙墓一次就出土了2件,此外还有多达4507件箭簇。
除了4777件各类兵器外,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几件稀世珍宝也让所有人为之惊叹,第一件就是曾侯乙编钟,而第二件则堪称镇国神器,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无法仿造复制。
这件神器就是曾侯乙尊盘,上面装饰有56条蟠龙和48条蟠螭,镂空却又浑然一体,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由于采用早已失传的失蜡法工艺制造,即使在今天也无法通过科学手段原样复制,因而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据后来统计,曾侯乙墓出土的各类文物多达1.5万件,堪称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博物馆。但奇怪的是,除了知道南宫适被封曾国外,所有的史书中再也没有曾国的任何记载。相反,只说随州一带有一个强国随国。
《左传》记载说,楚有三军,而随国实力与楚接近,因而楚不敢伐,所以史谓“汉东之国随为大”。既然随州这一代有强大的楚、随两国,曾国又在哪呢?有没有可能是史书记错了呢,毕竟西周有上百个诸侯国。
但从宋朝开始,随州一带就出土了不少青铜器,上面明确写着曾国字样,足见曾国是肯定存在的。为什么史书没有只言片语呢?直到对编钟铭文的成功解读,专家才解开了这个困扰千年的谜团。
原来,随、曾其实是一国,即一国两名,曾国人自己按照周天子给的正式名称自称曾国,而诸侯国却以地名作国名,称他们是随国。战国时,吴王伐楚,楚昭王就跑到曾国寻求保护。可惜到了战国晚期,没落的曾国最终还是被楚国所灭。
矿工炸山无意炸出一座古墓,专家赶来后,解开了什么谜团?
其实矿工炸山无意中炸出来的是朱元璋的后代朱以海的墓穴,根据史料的记载,朱以海这个人的死是由于郑成功,郑成功死后派人将朱以海给杀掉了。但是根据所发现的这个朱以海的墓志铭所写的内容来看并非如此。朱以海的墓志铭记载显示:郑成功和朱以海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朱以海的死根本就不是因为郑成功,而是因为哮喘,所以史书中的这个记载就被改写了。
史书上很多的事情其实也不能够完全当真,很多的正史所说的事情也可能是道听途说的,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墓志铭所记载的东西肯定是要比所谓的史书上说的可信度高一点的。我不认为朱以海如果真的是被郑成功给杀害后还在自己的墓志铭中夸自己和郑成功关系好,难不成他请了自己的仇人郑成功来帮助自己写的墓志铭?这样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朱以海是朱元璋的后人,明朝期间由于朱棣的反水,导致朱元璋的很多后代都惨遭杀害了。朱以海也是个身世比较惨的人,他刚刚称王李自成就攻占了京城,后来朱以海就跑路了。朱以海在金门的时候结识了郑成功,根据史书记载:郑成功和朱以海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和的,双方经常会发生冲突。虽然郑成功死的比朱以海早,而朱以海是病死的,但是史书很多的人却认为朱以海的死和郑成功脱不了干系。
但是当专家看到了被矿工炸开的朱以海的墓之后,他们就觉得历史书上所说的真实性有待考察了。这个墓穴经过鉴定的的确确是朱以海的墓穴,而从墓穴上面的记载来看,郑成功和朱以海的关系是很好的,根本就不像史书中说的是死对头。而朱以海最后的死亡原因是哮喘病发作,和郑成功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史书中说的郑成功和朱以海矛盾很大是假的。
武汉空军炸山修房子,意外炸出褐色土层,专家赶来:底下有大工程,为何?
中国是一个传承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发现过各式各样的宝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湖北武汉,当地的驻军炸山建房,竟然在地下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1977年9月,武汉空军后勤雷达修理所为扩建营房,来到了随州市一处名为东团坡的小土坡,山坡上有许多的石头,战士们便使用炸药将其炸开,这样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在石头被炸开以后战士们发现这里的土有些不一样,那时任修理所副所长的王家贵有一定的考古经验,看到这种情况他判断底下很可能有一座大墓。
于是就将消息报告给县里的相关部门,但却没有得到重视,他们派出工作人员考察一番后,说下边没有古墓可以继续施工,到了次年2月份,施工队推土时从下边挖出了一块2米多长的大石板,于是王家贵立即下令停止施工,并通知了省博物馆的专家。
经过专家勘探发现这是一座大型墓葬,在这座墓的周围还发现了几个盗洞,刻不容缓,专家立即开展抢救性发掘,打开古墓以后看到墓室内全是积水,这也导致挖掘工作一度停滞不前,经过专家们的努力终于将积水给全部排出,一个完整的墓室显现了出来。
墓中的文物保存完好,共发掘出文物约15000件,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经过对墓中文物的分析,专家确定这座古墓的主人,是春秋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
墓中所有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一套总重量达2567公斤的编钟,共计有65枚,这也是中国目前编钟数量最多,音质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套,被业界称为“国之瑰宝”。本期内容就到这了,博学多才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