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无字碑的来历,目前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夸功说”,表示武则天自己功绩巨大非文字所能表达;二是“罪孽说”,武则天治理国家时过于杀戮,故感到自己罪孽重大,还是不写碑文较好;三是“功过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是非任凭后人评说。其实,此三种说法如果仔细想想,也似乎经不起推敲,因为以武则天当时威赫的皇权,为自己树碑立传是完全轻而易举的事情,更别提“罪孽说”和“功过说”了。但是,事实上,她给自己树立的纪念碑就是一块无字碑,为什么呢?
首先,无字碑的树立是武则天的感情原因造成的。武则天对唐高宗李治其实是充满感情的。因为,李治自从认识她之后,情深义重,为出家为尼的她能够从感业寺回到自己身边,他甘愿向皇后低头,甚至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坚持谋划,终于得偿所愿,而武则天为回报李治的感情,也全身心都放在他身上,并为他生儿育女,给他幸福安定的家。李治死后,武则天在辅佐儿子唐中宗李显登基时,发现李显软弱昏庸,为保护唐高宗珍爱的大唐江山不受伤害,她毅然废除中宗李显皇位,直接凭自己杰出的才能临朝称制,治理江山。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她也并没有把李唐江山传位给武家人,而最终仍然把治理得很好的江山还给了李家。武则天还亲自为李治的陵墓指导选址、设计和营建,并在乾陵的司马道西侧,树立“述圣碑”,亲笔在上面为自己丈夫李治撰写5000余字的碑文,进行“歌功颂德”。武则天死后,遗诏省去帝号,自称“则天大圣皇后”,并在乾陵司马道的东侧,只为自己树立了一块无字碑,以衬托丈夫李治的丰功伟绩,在当时男尊女卑社会现实下,武则天似乎又回复到一个正常女人的心态。尽管武则天为牢牢掌控权势而工于心计和心狠手辣,甚至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以保护江山社稷的安全而不惜重用酷吏杀戮大臣,但从武则天这些种种举动来看,其实她付出的就是对李治及其李唐江山的浓浓爱意和真挚感情。
其次,无字碑的树立是武则天佛性皈依促成的。武则天尼姑出身,自然对佛教心存虔诚。李治在位时,她曾劝其封禅泰山。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则天以自己两万贯脂粉钱,命人根据自己形象在洛阳雕刻卢舍那大佛。武则天执政统治期间,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为主。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令僧人讲解,把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武则天还亲自为《金刚经》写序言:“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眼中无是非,万事皆空,佛皇正如释迦牟尼佛,生前根本不会留下任何文字。武则天乃佛皇,自然留下无字碑。此无字碑来历还有一个重要的佐证,1982年,一位河南的老农民在嵩山山顶发现了武则天的除罪金简,上面刻有“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证实这是武则天在晚年外出时为了自己杀戮之罪而自赎,这一切说明武则天之所以留下无字碑,是因为她在晚年时忏悔自己杀戮的罪责皈依佛门而为的。
第三,无字碑的树立是武则天皇位继承者李显有意弄成的。神龙元年(705年),在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的“神龙政变”中,武则天在重病中禅位为太子李显。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李显顺利继承了母亲武则天的皇位,重新复位,按常规情理,应该为死后的母亲歌功颂德,但由于对武则天当年废除自己皇位依然心存怨念,所以在大臣们商量如何给死后的武则天刻写碑文时,李显根据武则天的遗愿,顺其自然地命令不准刻写,一个字也不刻写,只是命工匠在碑首雕刻了八条缠绕在一起的螭龙,碑的两侧分别各刻一幅升龙图,而在石座上线刻狮马相斗图,从而使该碑有图无字,这样李显既表示了对母亲孝心,又借此对母亲发泄了不满。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陕西的无字碑,相对来说也是有非常深远的历史和价值,而这一块无字碑,相对来说,对于历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那具体与哪位皇帝有关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说。
其实,这块无字碑主要是和武则天有一定的关系,她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想而知,其价值和意义是非常的深远。那么,这块无字碑到底有什么样的用呢?其实,在当今的社会也存在很多的议论和争议,有的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其实是对于自己功德的一种自傲表现,她认为自己对于国家的贡献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清楚的,同时也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反面的评论,它主要说的是武则天对于自己生前的罪过,感到无比的惭愧,觉得用语言来描述出来可能会难以启齿,所以就立下了无字碑。
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是,武则天因为不想对后人造成一定的舆论,同时也不好对于自己有过多的评价,于是就立下无字卑,让后人进行相应的评论,这样子更好的得到客观评价以及对于今后国家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当然,不管是对于哪一种说法来说,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女皇武则天立下无字碑自然就有她的作用,而相对来说,现在也成为了很多人外出旅游的地方,对于当地旅游业来说,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大家平常玩的时候也可以前去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