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说一下读者受众,金庸武侠在大陆最流行的就是三联版的作品,在那个时期,大家对文学作品的渴望是巨大的。由于文化水平原因,很多人可能欣赏不来国外名著,但是对通俗小说却是爱不释手。何况金庸武侠既能满足成年人的童话梦,本身文笔构思情节也都是一流,自然拥有大量读者。除此之外,大量的学生都很喜欢读金庸武侠,比如我是从小学就开始看金庸的。
与此同时,大量港台金庸剧大量引进,大家都特别喜欢看,很多人不满足于电视剧上的内容,就会去找原著来读,三联版成了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版本。
后来金庸先生在三联版基础上进行了再次改编,这个时候,读三联版的人很多都已经长大成人,忙于工作,这时候再读金庸就会当作一种情怀。当他们再次拿起新修版的时候,就会发现再也回不去小时候阅读那种味道了,自然就会觉得改编失败。
而在这个时期,网络文学已经出现,到了后面,网络文学井喷式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玄幻、修仙、都市、异界、穿越等等,通俗文学的道路一下子被拓展的特别宽,读者的选择余地也大了许多。而这个时期,很多人特别是学生都不再去读金庸武侠,什么新修版三联版根本没有概念。
如果这个时期学生阅读金庸武侠,他们读的更多的可能就是新修版,而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他们大量阅读金庸武侠,那么新修版的好评率就会高很多。不过很可惜,这批人大多数都选择网络文学了,读新修版的还是以前的老读者,而他们肯定更加偏爱三联版。这样一来,大家整体对新修版评价就不高了。
抛开读者受众的问题,再看内容本身。实际上,在三联版之前,还有一个连载版,三联版比起连载版,已经进行了大规模改动,虽然有些细节上的瑕疵,但是整体结构方方面面已经十分到位了,也是大家愿意接受的形式。
而新修版呢,虽然完善了一些细节问题,逻辑上更加通顺,但是在很多方面,都让老读者不满意。比如段誉王语嫣的结局,丁春秋李秋水的关系,黄药师梅超风的关系等等,惹来不少读者吐槽。这种较大的情节人物关系设定的改变,对于已经看了几十年的老书虫来说,是十分难以接受的。
还有一点,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避免不了瑕疵和逻辑错误,这种问题在文学名著中比比皆是,但是丝毫不影响它们的伟大。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了瑕疵才能引发读者更多的兴趣和讨论。比如说《红楼梦》,已经引申出一门“红学”来,无数人靠它吃饭。这是为什么呢,说好听一点,是因为里面有很多隐晦的地方需要人解读,说的难听一些,就是因为里面有大量漏洞,而读者就喜欢针对这些漏洞去分析讨论,然后自圆其说。
总而言之,老人们看惯了三联版,新人们看金庸的数量大大减少,再者说,新修改编的内容确实差强人意,自然中意三联版的人占据大多数了。据说金庸先生改编还牵涉到版权问题,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一直觉得新修版就是为了多做一次我们这些老粉丝的买书钱。我看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那段时,真的整个人都不好了。可能是因为三联版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吧,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金庸古龙梁羽生倪匡等陪着我们长大,三联版金庸武侠,看了又看,每个细节记得清清楚楚,于是一有变化,特别是人设的改变,总是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