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大明帝国创造四项世界第一 令全世界震撼不已

历史趣闻     2019-1-29     点评:128举报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不仅灿烂辉煌,而且博大精深,虽有成千上万人前赴后继。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但它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四个世界第一,却鲜为人知。

  第一水底龙王炮想像图。

  首创“水雷战”击沉日本战舰早在16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1549年制造的“水底雷”,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

战斧(与图文无关)

  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1590年制造的“水底龙王炮”。

“水底龙王炮”

  该雷用牛脬做雷壳,内装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信,凭借香的燃烧时间来定时引爆水雷。第一颗触发水雷是1637年明朝末年制造的“混江龙”水雷,该雷通过与舰船直接接触进行引爆。

  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曾使用“水底雷”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1903~1905)中的水雷战早了近3个世纪。

  “火龙出水”是反舰导弹“鼻祖”

  明朝在16世纪发明的“火龙出水”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火龙”的龙身由约1。6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

  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4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

明朝早朝

  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4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

  这种火箭已经应用了火箭并联(4个火药筒)、串联(两级火箭接力)原理。它用于水战时,可在水面上飞行数公里远。当飞向敌舰时从龙嘴发射火箭直接攻击对方舰艇。

“火龙出水”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武器,堪称“反舰导弹鼻祖”。明朝海军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支装备和使用反舰火箭的海军。

  最早使用触发式地雷

  明代工匠设计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由钢轮压火击发引爆的铁壳地雷。明朝陆军广泛装备了这种地雷,并用它在江浙地区多次重创进犯的倭寇。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非人工引爆的触发式地雷,西方到18世纪以后才有类似的武器。

  第一支骑炮兵

  明朝陆军曾装备有一种“虎蹲炮”。此炮首尾长2尺,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外形酷似一只蹲卧的老虎,看起来煞是威风。开火前,先装填5钱重的铅弹或石子上百枚,再用一个重30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杀伤力惊人。

明朝城墙炮台

“虎蹲炮”

  该炮重量轻,体积小,非常适合骑兵用战马直接驮带,由此便催生了明朝陆军的骑炮兵。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骑炮兵,又领先了西方大约200年。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二十八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归根到底是明朝拥有强大的内阁及行政系统,皇权受到极大制约,已经无法与从前的王朝相比。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武则天墓埋500吨珍宝,考古家学称暂不发掘

武则天墓埋500吨珍宝,考古家学称暂不发掘

历史趣闻阅读:8127   点评:175
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早期文明遗址,印度死丘事件考古

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早期文明遗址,印度死丘事件考古

历史趣闻阅读:462   点评:17
魔兽世界变身玩具大全,魔兽世界变身玩具

魔兽世界变身玩具大全,魔兽世界变身玩具

历史趣闻阅读:548   点评:14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2122   点评:27
秦始皇兵马俑发型竟暗示惊天秘密(图)

秦始皇兵马俑发型竟暗示惊天秘密(图)

历史趣闻阅读:8595   点评:290
华夏文明开源之地,历史探源

华夏文明开源之地,历史探源

历史趣闻阅读:468   点评:22
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并非爱因斯坦(罕见天才)

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并非爱因斯坦(罕见天才)

历史趣闻阅读:1006   点评:29
越王勾践的剑在哪里?它为何千年不生锈?

越王勾践的剑在哪里?它为何千年不生锈?

历史趣闻阅读:10171   点评:133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正式出版在古老迷雾中划下明亮金线」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正式出版在古老迷雾中划下明亮金线」

历史趣闻阅读:401   点评:7
喜欢古着的明星,喜欢一个明星无法自拔心里难受

喜欢古着的明星,喜欢一个明星无法自拔心里难受

历史趣闻阅读:392   点评:22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