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诸葛亮的儿子是谁,诸葛瞻(庸才一个)

历史趣闻     2019-1-29     点评:158举报

大家知道一代谋士诸葛亮吧,才智过人,简直就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奇才,但是他的儿子没能继承他的优点,更是庸才一个,才能不够,蠢到极致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儿子吧。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诸葛亮老婆是黄月英,诸葛亮的儿子是诸葛瞻,诸葛瞻是诸葛亮唯一的亲儿子,在蜀汉最后生死存亡之战中表现出了极度高尚的品质,严词拒绝了邓艾的招降,斩了邓艾的招降使者,和儿子诸葛尚在绵竹之战中双双阵亡。随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诸葛亮父子均身居高位,成为蜀汉事实上的中流砥柱,又以三代满门忠烈成就了诸葛的千年美名。但是作为绵竹之战的蜀汉方军事主官,表现出的战术素养之低下让人目瞪口呆!回顾绵竹之战的整个过程令人极为痛惜。难道当时就没有人看出来战场形势吗?

邓艾进逼涪县,尚书郎黄崇跟随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兵到涪县,大军在此徘徊迟疑没有及时推进,黄崇多次劝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应该迅速前进占据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川。诸葛瞻仍犹豫不定,黄崇为此急得痛哭流涕(《黄权传》)。等到邓艾长驱而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还和邓艾来了一个绵竹平原会战,黄崇也和诸葛瞻父子一同战死疆场。何其悲壮啊!这诸葛瞻是怎么回事啊?诸葛亮当年是怎么培养儿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诸葛瞻出现如此离谱的战场判断力?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诸葛瞻为什么这么蠢。

诸葛瞻才能不足的原因

一、先天不足,仅得到父亲的道德指引

“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瞻传》)。因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出生的实在是太晚,出生时父亲已经45岁,都没有什么时间得到父亲的亲手点拨,就这样,父亲还嫌自己太过早熟,恐怕将来不能成大器。我们看到诸葛晚年得子,并没有溺爱孩子,只有家教严格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早熟的孩子。诸葛亮一向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优于个人能力,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从《诸葛亮集》中的《诫子书》里得到印证,“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个全文《诫子书》就是专门写给诸葛瞻的,希望儿子从小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此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幸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才八岁,那个最爱他的人,却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我们到此,还没有迹象看出来诸葛亮确定儿子的培养方向:名臣?名将?抑或文武双全?

二、刘禅过度培养女婿

诸葛亮平时非常喜欢给别人写信,给刘禅写,给诸葛瑾写,给孙权写,给孟达写,给儿子写。《出师表》简直就是专门写给刘禅看的,刘禅经常收到诸葛的信和密报,听到亚父时时刻刻对自己关心和告诫,刘备也要求刘禅对待诸葛就像对待父亲一样,看到诸葛对自己推心置腹,密表给自己推荐的辅政之人都是良善之辈,《蒋琬传》:“(诸葛)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本人认为,刘禅的这一做法只是在表明,我刘禅已经长大了,而且智商没有传说的那么低,我刘禅还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对于刘禅来说,诸葛亮死了,无异于天都塌了。

所以刘禅巴巴的盼着诸葛瞻赶快长大,诸葛瞻才17岁,就让赶快娶公主,娶了公主立马就让女婿担任骑都尉,第二年任羽林中郎将,那就是成都御林军首领,这是多大的恩宠!随后诸葛瞻更是步步高升,随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衔军师将军。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出,刘禅还是很清醒的,黄皓作为玩伴可以,但是作为江山的依靠,非诸葛家的莫属。由刘禅亲自定夺,确定了辅国大将军董厥主内,卫将军诸葛瞻统领除汉中姜维以外的全部军事力量。这一文武搭配,我们发现是那么的眼熟:蒋琬配魏延,费祎配姜维,董厥配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写到这说两点题外话,一是诸葛亮写信有奇效:给刘禅写信,刘禅恩宠诸葛家;给诸葛瑾写信,孙权支持诸葛过继儿子;给孟达写信,孟达反曹魏;给孙权写信,孙权终于认真地联蜀抗魏。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孙权接见费祎时,竟然大骂魏延、杨仪不是玩意,弄得费祎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不知道怎么回答(《董允传》引《襄阳记》)。个人揣度十有八九是诸葛亮写信告诉诸葛瑾自己在前线很为魏延和杨仪之间的争吵头疼,没想到诸葛瑾马上跑去告诉了孙权。二是刘备让刘禅把诸葛亮当亚父,刘禅又把诸葛瞻招为驸马,辈份上简直乱套了,没办法,谁让刘备和诸葛都是中年过完了,要晚年了才得子。刘备是颠沛流离没得选,你诸葛就实在是不像话了,45岁孙子都该打酱油了,结果才有儿子,哪有点权臣的样子。

三、姜维战略调整的影响力巨大

蜀汉立国以来,特别是诸葛亮北伐以来,魏延内讧、费祎被刺、姜维战略调整,这些重大事件对未来的接班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来说,都是不小的刺激,诸葛瞻虽然没有到前线领兵打过仗,但是熟悉掌握汉中前线历年来的军事战略那是必须的,汉中前线的战略几经调整,但是调整的核心内容都是应对围绕粮草运输问题:

1、早年刘备攻占汉中以后,留下魏延守汉中,派遣刘封沿汉水、沔水东进和孟达一起拿下汉中的东三郡(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刘备带领主力撤离汉中回成都,这是刘备的一重大失误。因为在刘备主力撤离汉中回成都的时候,关羽竟然北伐襄阳,刘封的西城方向无力东援帮助攻打襄阳。不知道刘备是怎么想的?难道汉中平原的粮食产量不能支撑数十万主力部队的消耗?有可能,曹操撤离汉中的时候,蜀汉有一个乌鸦嘴说刘备攻打汉中,得其地,不得其民。(《周群传》)因为汉中经过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农业收成大受影响。

2、孟达降魏,刘封败退。蜀汉丢失汉中东三郡后,魏延、诸葛、吴懿、王平基本都是采取重兵驻防汉中,偏师出击陇西,引诱曹魏出兵的战略。即便是诸葛的几次出祁山,也是稍有不利,立即撤军,设埋伏攻杀曹魏追军。其中尤以魏延大败费曜和诸葛射杀追赶的张颌为经典,同时诸葛时刻不忘迁移陇西民众入汉中,充实汉中人口。

3、姜维的重大战略调整.经过诸葛、魏延和姜维两代人的努力,蜀汉军的士兵的军事素养得到很大提高,这还是在益州士族全面厌战的基础上取得的成绩。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提到诸葛亮能把长期远离中原的蜀地民众培养成能征善战之众,这本身就是一大奇迹。曹魏军长期龟缩在长安附近,拒不出战。姜维在256年惨败给邓艾是因为胡济失约,姜维大败后竟然没有追究胡济的责任。

四、绵竹之战战前情况

263年,景耀六年春,姜维听说钟会在关中练兵的时候,就上表提醒,建议派张翼廖化督诸军分别守卫阳安关和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因黄皓弄权的原因,朝廷直到8月钟会杀奔骆谷,邓艾杀奔姜维屯田的沓中时,才派右车骑将军廖化赶赴沓中援助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前往阳安关。姜维离开沓中时,一路被邓艾追杀,急急掉个花枪甩掉诸葛绪后与赶到的廖化汇合。《晋书陈寿传》说:“诸葛瞻又轻寿”,那我们就奇怪了,陈寿这么有学问的人,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什么会瞧不起他呢?

本人在这大胆推测:文武双全立志要接替老去的姜维北伐的诸葛瞻一看见陈寿就来气,你们大将军在前线浴血奋战,你作为他的主薄,竟然不跟着到前线建功立业,反而跑到东观阁来混日子,你真是和你师父谯周那个投降派一个德行,真是一个废材!此时的诸葛瞻应该是担任侍中或者尚书仆射,也就是天天在天子跟前转悠的时候,他哪知道陈寿来东观阁就是姜维派来观察刘禅动向的。姜维内心痛苦啊,自己乃一介降将,身居高位,打了几个败仗,蜀汉朝廷就想抛弃他。

诸葛亮的其他子女

诸葛瞻(长子)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死守绵竹,后在与邓艾军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诸葛怀(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国,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果(长女)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相传,诸葛果在这里避战乱,最终修成仙道,羽化升天

诸葛乔(养子,原诸葛瑾之子)到蜀国后任驸马都尉。

历史趣闻类推荐阅读 ⇓
华人在海外建有7个国家 国人毫不知情

华人在海外建有7个国家 国人毫不知情

历史趣闻阅读:13377   点评:348
互联网考古出版物小红书给快手上了一课

互联网考古出版物小红书给快手上了一课

历史趣闻阅读:363   点评:12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肝炎不一定都会传染人,带你全面了解肝炎疾病

商家广告阅读:6268   点评:182
陕西省出土文物,陕西挖出的宝藏

陕西省出土文物,陕西挖出的宝藏

历史趣闻阅读:409   点评:3
窑火千年青瓷不老的原因,千年青瓷

窑火千年青瓷不老的原因,千年青瓷

历史趣闻阅读:417   点评:18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起源于哪里?他们富有动感特色的舞蹈文化是怎样的?

中国的俄罗斯族人起源于哪里?他们富有动感特色的舞蹈文化是怎样的?

历史趣闻阅读:9373   点评:202
世界未解之谜考古之谜解说史上难以相信的巨作是什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解说

世界未解之谜考古之谜解说史上难以相信的巨作是什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解说

历史趣闻阅读:543   点评:12
古剑奇闻录页游戏,以色列潜水员发现900年前的古代十字军剑

古剑奇闻录页游戏,以色列潜水员发现900年前的古代十字军剑

历史趣闻阅读:2045   点评:69
雍正为什么不喜欢弘历:雍正是康熙的第几子

雍正为什么不喜欢弘历:雍正是康熙的第几子

历史趣闻阅读:7890   点评:148
古代浙江省主要陶瓷窑址论题,杭州出土顶级古瓷标本

古代浙江省主要陶瓷窑址论题,杭州出土顶级古瓷标本

历史趣闻阅读:493   点评:14
站长统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