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孤高自傲,为现实社会所不容,也就注定了她的悲剧一生,这是现实的悲哀,也是无可奈何的。黛玉是学不得,也没人能学得。我们只能象欣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静静地欣赏着她
绛姝仙子林黛玉的死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有沉塘而死、投河而尽、泪尽而亡之论。其实尽管没有曹雪芹最后的作品我们仍然可以考证出黛玉去世前后的情况。
林黛玉的死,我觉得其实还是泪尽而亡,但是绝不像高鹗续书中说的那样,在贾宝玉大婚之时,这是以喜衬悲的方法不符合作者原意。他的死应该是在贾府落难后贾宝玉被抓,黛玉为他担忧,整天忧心忡忡,掩泪而泣,最后泪尽而亡。映证了“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林黛玉为何拒绝
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情节,就会明白。宝玉来到沁芳闸,看到桃花“落红成阵”便拾起来抖入池内,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仍旧把花糟蹋了。不难看出黛玉绝不会死在这么不干不净的地方的。
再看黛玉的《葬花吟》其中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不也是印证吗!在红楼梦曲中有这样一句: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也在提示我们林黛玉最终因为伤心过度泪尽而夭。在林黛玉的诗词中也多次有过泪尽的暗示,这里举一例: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这几句诗写得再明白不过了。
仔细研读后就会明白,书中的调包计很不符合逻辑,而是在贾家败落、贾母去世、林黛玉也花魂消亡后,宝玉无可奈何地娶了宝钗。
红楼梦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是以诗为谶,我们再看几句林黛玉的诗: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在大观园点戏时第一出《豪宴》;脂砚斋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脂砚斋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脂砚斋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脂砚斋批:《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所点之戏具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这充分告诉我们后半部书的发展脉络可以很明确的知道黛玉该是在贾府败落之后泪尽而亡的。
因为那个时候,男女之间是不可以有自由恋爱的,儿女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有真爱,也是不能说出口的,一旦说出口,便是失德。宝黛在一个特定的特殊的环境得以萌发爱情,就不得不得时时处处在道德与爱情之间徘徊游弋,做出痛苦选择
因为这涉及到她作为一个贵族小姐的清白声誉,一旦这种声誉遭到破坏,她这辈子,不仅仅是婚姻,就是人生也毁了,所谓众口铄金
这也同样关系到宝玉的声誉,一个贵族公子,如果落下放荡不拘的名声,这辈子也没什么好果子吃。这就是花袭人告白王夫人时所说的,人言可畏,死无葬身之地了
最关键的,这些嫌疑,不仅仅是宝玉单方面的,也有黛玉的份儿,是两人情不自禁时发生的。虽然总是黛玉先意识到问题,率先阻止,但是,毕竟,黛玉也有责任的,有的时候,其实也是黛玉在挑头
宝黛的爱情嫌疑,一旦坐实,不仅会给极力反对的王夫人以口实,而且也会让贾母不好说话。这其实也是贾母狂批才子佳人小说的原因,那是在堵贾府众人的口,暗示宝黛没有这种嫌疑。
这些压力,这些忧虑,使得黛玉总是时时处处在反思和宝玉相处落下的种种嫌疑,偏生宝玉又是个不管不顾的,怎么是好啊?所以,在这个清秋之夜,黛玉忧虑着自己的爱情,默默流泪,夜不成寐。这就是“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啊。试想如果父母健在,那里还会有这样的嫌疑呢?这就是黛玉同时会感叹宝钗有母有兄的真正原因。